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自量力
“诸位,欢迎来到大晋的未来。”

刘启环看一圈人群,笑着说。

他的声音,借着一个像喇叭的铁管在整个试验场中响起。

“我知道,最近我的做法让很多人不解,有人甚至觉得愤怒。”

“你们说我胡来,觉得我在拿这个国家的未来冒险。”

“你们怀疑,把钱砸在这些铁家伙上,是白费力气。”

“今天,我就把这些铁玩意儿摆给大家看个明白。”

“让你们都看清楚,它们到底是废物还是用处大。”

说完,他拍了拍手。

随即,从一侧巨大的厂房里,传出剧烈的响声。

进而,一个大家没见过的庞然大物缓缓驶出厂房。

那是一个全身钢铁铸成的怪物。

下面是四只大型铁轮子,不需要马拉。

顶上冒着阵阵黑烟,身体不断发出轰轰声响。

场上的人都觉得后背一紧,纷纷往后避让。

有几个甚至低声念念有词,以为碰上不祥之物。

“这是什么东西?”

高拱盯着面前的钢铁怪,总觉得手里的书上查不到任何相关记载。

“它叫做蒸汽机车。”

刘启的声音适时响起。

“你们关心的那个铁路项目,用的核心就是它。”

“它不用喂草,也不用休息,只要煤和水。”

“它能拉着比自己重一百倍的货物,日夜不停。”

“哪怕最快的马,也追不上它。”

说完,他轻轻打了个响指。

那台机车后,很快接上了十几节钢制车厢。

“各位,都上车吧。”

刘启笑着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朕,带你们去兜兜风。”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一个上去。

他们看着那个还在不停冒着黑烟,发出巨响的怪物,心里都有些发毛。

这玩意要是半道上炸了,他们这一百多号人,怕是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怎么,没人敢上来吗?”

刘启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嘲弄。

“连这点胆子都没有,还怎么跟朕谈论国事?”

这话就有点打脸了。

那些自诩风骨的文官们,被他这么一激,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

高拱作为这次事件的挑头人,自然是一个。

他板着一张脸,故作镇定地走上了一节车厢。

心里却在不停地念叨着,子不语怪力乱神。

等所有人都上了车,车门缓缓地关上了。

随着一声刺耳的汽笛长鸣,那个钢铁怪物,竟然真的动了起来。

一开始,它的速度还很慢,车厢也有些颠簸。

但很快,它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平稳。

车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地向后退去。

一开始还是试验场里的那些厂房和烟囱。

很快,就变成了京城郊外的田野和树林。

那些官员们,一开始还都正襟危坐,一脸的紧张和戒备。

可慢慢地,他们就被车窗外那飞速掠过的景色,给吸引住了。

他们一辈子坐过的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八匹马拉的驿车。

可那速度,跟现在这个铁家伙比起来,简直就像是蜗牛爬。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坐车,而是在飞。

“这……这也太快了。”

一个兵部的官员,忍不住惊叹出声。

“要是用这个东西来运兵,那我们大晋的军队,岂不是想去哪就去哪。”

“从京城到北疆,最多也就三五天的时间。”

“到时候,那些草原上的蛮子,还怎么跟我们斗。”

他这话,立刻就引起了所有武将的共鸣。

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人,比谁都清楚速度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这个所谓的火车,简直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神器。

有了它,大晋的疆域,将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

整个国家的战略纵深,将会被无限地扩大。

就连张居正和杨博,这两个一向沉稳的老臣,此刻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他们终于明白,刘启为什么要不计成本地去修铁路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这是在为大晋,打造一条足以碾压全世界的钢铁脊梁。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大晋的国力,将会迎来一个爆炸性的增长。

到时候,别说是什么孔雀王朝,就算是整个泰西大陆,也将在大晋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

而那些之前还在叫嚣着要停掉铁路工程的文官们。

此刻全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们发现,自己之前那些所谓的远见卓识,在刘启这真正的雄才大略面前。

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们就像是一群站在山脚下的蚂蚁,去嘲笑一只在云端翱翔的雄鹰。

是何等的可笑,何等的不自量力。

只有高拱,还死死地绷着一张脸,不肯认输。

“哼,不过是跑得快一点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嘴硬地嘟囔了一句。

“光是造这么一个铁疙瘩,就要耗费无数的钢铁和煤炭。”

“把整个国家都变成一个乌烟瘴气的大工地,值得吗?”

“我们大晋,是礼仪之邦,要的是青山绿水,不是这些冷冰冰的机器。”

他这话,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弊端。

然而,还没等刘启开口。

坐在他对面的顾炎武,就先笑了。

“高大人,您这话可就说得有些外行了。”

顾炎武站起身,走到车厢的窗边。

“您只看到了这火车消耗的钢铁和煤炭。”

“却没有看到,它能带来的,是何等巨大的利益。”

“您知道吗,我们现在脚下的这条铁轨,每铺设一里,就能为沿线的钢铁厂,煤矿,以及无数的配套产业,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它所消耗的每一块钢铁,每一块煤炭,都会通过无数的商业渠道,最终转化成老百姓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

“这不叫消耗,这叫投资。”

“而且是这个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他转过身,看着高拱,眼神里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

“高大人,我再给您算一笔账。”

“以前,我们江南的丝绸和茶叶,要运到京城,走水路和陆路,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中间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还有各种损耗,加起来至少要占到总成本的三成。”

“可如果有了这条铁路,我们只需要三天,就能把货从江南运到京城。”

“成本,可以直接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