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86章 华润相邀(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临近下班,陈秉文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李国伟打来的。

“陈生,没打扰你吧?”李国伟的声音听起来很客气。

“李经理客气了,正准备走。

有什么事吗?”陈秉文问道。

“是这样,上次你提的天水围开发思路,我跟我们张总详细汇报了。张总很感兴趣,想当面听听你的高见。不知你明天方不方便?来我们公司坐坐?”李国伟说道。

陈秉文心里一动,知道上次埋的种子发芽了。

华润这是真想听听外部意见了。

“明天周日,我没事。时间张总定就好。”

“那好,明天上午十点,我在公司楼下等你。”李国伟语气轻松了些。

“一定准时到。”陈秉文挂了电话。

华润主动找上门,说明他们内部对天水围的困境已经有了共识,并且认可了他之前的思路。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星期日的早晨,港岛街头比平日清静些。

此时普遍实行六天工作制,股市自然也跟工作日保持一致,按下休市的暂停键。

喝过早茶,陈秉文让赵刚开车,来到伟业大厦。

他没上顶层的陈记总部,而是径直走向大厦底层。

这里新挂了一块牌子:威龙影业有限公司。

为了方便联系,他拍板租下了这几间办公室,作为和程龙合资的威龙影视公司的落脚点。

程龙与罗维的纠纷,最终以程龙支付罗维八十万港币赔偿金了结。

程龙刚翻身,一口气拿不出这么多钱,这八十万是陈秉文以私人名义借给他,约定等威龙影业盈利后再偿还。

没了罗维的纠缠,程龙整个人干劲十足。

特别是陈秉文给他的那个《师弟出马》的故事梗概,让他找到了明确方向。

他根据梗概扩充出了完整剧本,连导演、武指、摄影等主要班底也基本敲定。

前段时间陈秉文忙于收购青州英坭与和黄的股票,无暇顾及这边。

今天周日得空,他特地过来看看筹备进度。

威龙影业的办公室里,程龙正和剧组的技术人员商量拍摄细节。

见到陈秉文进来,他立刻迎了上去。

“陈生!你怎么来了?”

程龙高兴的招呼道。

“过来看看你准备得怎么样。”陈秉文笑了笑,扫了一眼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分镜头草图和一些场景照片。

“差不多了!剧本定稿了,武指是元奎和元彪,摄影找的阿全,灯光、美术都是熟手。”

程龙兴奋地介绍,“演员也基本定了,我演师弟,大师兄准备请石坚叔来客串,反派定了王羽,女角还在谈,有几个选择”

陈秉文边听边点头。

程龙的效率比他预想的要高,看来他是真的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

陈秉文点点头:“资金方面呢?预算做出来没有?”

“初步预算做出来了,”程龙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陈秉文,“大概需要一百二十万左右。

主要是搭景和道具开销大一些,演员片酬我们都尽量控制,很多用自己洪家班的兄弟。”

陈秉文快速翻看了一下预算表,心里有数了。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港产片中属于中等偏上,但对于程龙这部自立门户后的首部作品,也算必要的投入。

“嗯,预算没问题。

威龙影业的账户上,我前期注资的两百万已经到位了。”

陈秉文放下预算表,“你这边人员、剧本、预算都准备好了,那就别耽搁,尽快安排开机。”

程龙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太好了!陈生!

场地我也联系得差不多了,就等资金到位签合同。

演员也都谈好了,就等定下具体开机日子。

我争取下周末之前把所有前期搞定,下下周就能正式开机!”

“好,具体日子你定,定了通知我。”陈秉文拍拍他肩膀,“好好干。”

从威龙影业出来,陈秉文看看表,已经快十点了,这才让赵刚开车前往华润公司。

华润公司驻地楼下,李国伟果然等在那里。

让陈秉文有些意外的是,华润的总经理张建华竟然也站在大厅里。

“陈生,欢迎欢迎!”张建华主动上前一步,热情地伸出手。

这个待遇,可比上次酒会时高多了。

“张总太客气了,怎么敢劳您大驾亲自下来。”陈秉文连忙握手。

“应该的。陈生现在是港岛商界的后起之秀,我们华润很想多和你这样的青年才俊交流学习。”

张建华笑着引路,“楼上会议室聊。”

会议室里已经泡好了茶。

寒暄几句后,张建华切入正题:“陈生,上次国伟回来,转达了你对天水围开发的一些看法,很有见地。

不瞒你说,这个项目现在确实是我们的一块心病。

投入巨大,推进缓慢,集团内部压力也很大。

今天请你来,就是想更深入地听听你的想法。

特别是你对港岛未来地产走势的判断,以及对我们这个项目有什么具体建议。”

张建华满脸笑容,态度非常诚恳。

陈秉文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必须拿出真材实料。

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张总,李经理,那我就直说了。

我认为,看待天水围,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个地产项目。”

“哦?那应该当成什么?”张建华感兴趣地问。

“国家战略。”陈秉文沉声吐出四个字,“这是中资在港第一个,也可能是九七前唯一一个能成片开发的大型新市镇。

它的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收益。

上面看重的,不是华润靠它赚了多少钱,而是能不能在港英政府眼皮底下,证明华润有能力规划、建设、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这是给九七后看的样板间。

如果做不好,或者拖得太久,外界会怎么看?

会说中资企业空有资金,没有执行力。

这会直接影响未来所有中资企业在港的发展空间和信誉。”

张建华和李国伟相互看了一眼,表情都严肃起来。

这个高度,他们内部讨论过,但没陈秉文说得这么直白和尖锐。

陈秉文正要接着说下去,张建华突然挥手打断他的话,然后说道:“陈生,请稍等一下。

你的观点非常重要,我让公司的管理层都来听一听,学习学习!”

说完,他立刻对李国伟吩咐:“国伟,马上通知在港的各部门负责人,立刻到一号会议室开会!”

李国伟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应声出去打电话。

不一会,呼呼啦啦,十几位华润的管理层陆续赶到。

张建华又郑重的将陈秉文介绍了一遍,这才请陈秉文重新开始。

陈秉文清了清嗓子,面对满屋子华润的中高层,继续说道:“刚才说到,天水围是战略项目。

既然是战略,就不能用普通生意的眼光来看待。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摊子铺得太大,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消化不良。”

他拿起一支笔,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画了一个大圈,又在里面画了几个小圈。

“我的建议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

“第一步,战略收缩,聚焦核心。”他在大圈里圈出一个小块,“把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优先打造一个‘样板示范区’。

就选最先启动、位置最好的一两个片区,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彻底做完善。

道路、水电、通讯、学校、医疗站、社区中心、还有一个像样的小型商业广场。

目的就是让市民和投资者能亲眼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品质有保障的新区雏形,这样才能快速建立市场信心。”

台下有人点头,有人沉思。

“第二步,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陈秉文继续说道,“利用核心示范区成功运营后产生的示范效应、人气和稳定的现金流,再将这些收益投入到下一个相邻片区的开发中。

就像滚雪球一样,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出售一片,回收资金再投入新开发。

这样每一步的投资规模相对可控,资金压力小,风险也低,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陈生,”一位负责工程的经理提问,“这样一来,整体开发周期会不会拉得很长?”

“慢就是快。”陈秉文回答,“现在贪快,资金链紧张,项目停滞,反而是最慢的。

用滚动开发,虽然看上去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资金压力小,反而能持续推动,最终的总时间未必比现在这种僵持状态长。

而且,风险可控。”

港岛目前房地产价格高涨,大家都想着快点建好然后赚上一波。

却没考虑过未来会发生地产崩盘。

陈秉文心里清楚,天水围这种周期长、投入大的项目,必须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

“陈生,”那位工程经理追问,“您说的风险可控是指?”

“资金链风险。”陈秉文直截了当说道,“现在全港地产都在高位运行,融资成本高,销售回款压力大。

如果遇到市场调整,高杠杆的项目最先撑不住。

滚动开发,每个阶段投入有限,即便市场短期波动,也有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