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85章 统战(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正是此意。”陈秉文笑着说道。

就在这时,秘书阿丽敲门走了进来。

“陈生,青州英坭董事会秘书来电,正式回复了我们关于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件。

回复函刚刚传真过来。”

“啊?怎么说的?”

陈秉文问道。

“青州英坭董事会同意了我们的请求。

定于下周二上午十点,在青州英坭公司会议室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增补董事议案。

对方表示,长江实业的李生对此表示欢迎,期待与新股东代表共商公司发展大计。”

阿丽汇报道。

果然来了。

与陈秉文预料中李家成的反应几乎一致。

爽快同意,姿态做得十足,但时间上绝对拖到最后一刻。

“好,知道了。回复对方,我方准时出席。”

陈秉文吩咐道。

随后,他看向方文山和凌佩仪正色道:“接下来,就看下周二会议上,他们是真心合作,还是笑里藏刀了。”

方文山冷笑一下:“怕是后者居多。我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凌佩仪点头:“技术升级议案我会加紧准备,作为我们的第一个主动提案,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

“嗯。”陈秉文站起身,“你们去准备吧。

记住,进入董事会后,多看,多听,少表态。

但该争的时候,寸步不让。”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方文山和凌佩仪离开后,陈秉文没有继续待在办公室。

他起身出门,径直来到隔壁专门为投资部操盘手准备的房间。

房间里电话声、计算器敲击声和低声指令交织在一起。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

几块巨大的黑板挂在墙上,上面写满了各种股票代码和价格走势图。

几名操盘手紧盯着黑板上的数字和不断更新的报价。

投资部的负责人谢建明,之前收购泰国金象食品时打过交道,见到陈秉文进来,立刻起身迎了上来。

“陈生。”谢建明低声打招呼。

“嗯,情况怎么样?”陈秉文走到一块专门标注着“青州英坭”的黑板前询问谢建明。

谢建明拿起一份刚打印出来的交易记录,汇报道:“陈生,这几天我们按照计划,在市场上持续吸纳青州英坭的散股。

目前进展还算顺利,又吃进了大约2.3%。”

他指着黑板上的数据:“我们的总持股已经达到23.8%。

不过,股价也被我们和可能存在的其他买家推高了一些,平均成本比最初收购凯恩家族股份时高了大约8%。

而且,越往后,流通盘越少,吸筹难度和成本都在增加。”

陈秉文看着黑板上的数字,眉头微蹙。

23.8%,距离他想要的25.01%还需要收购大约1.21%的股权。

这点差距,在平时不算什么,但在与控制权相关的博弈中,往往是决定性的。

“长江实业那边有什么动静?”陈秉文问道。

“有。”谢建明肯定地回答,“市场上能感觉到另一股资金也在吸纳,手法很老练,尽量不引起价格剧烈波动,但买盘很坚决。

我们判断,大概率是长江实业在暗中增持,巩固他们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这个情况在陈秉文意料之中。

李家成绝不会坐视自己轻松拿到否决权。

他沉默了片刻,大脑飞速计算着。

青州英坭的临时股东大会下周二就要召开。

在此之前,不算今天,只有两个交易日。

“建明,”陈秉文开口吩咐道,“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金,集中优势,在下周二股东大会召开前,必须将糖心资本对青州英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25.01%,或者更高。”

25.01%是一个心理和实际的双重门槛。

超过四分之一,意味着对许多重大事项拥有了事实上的否决权。

谢建明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个命令意味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操作风险。

“明白,陈生。

我会亲自盯盘,调动所有资源,全力吸筹。

只是强行扫货可能会把股价打得更高”

“股价不用太顾虑,现阶段拿到足够股权是第一位的。”

陈秉文果断地说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制造一些波动,吓出一些散户和小机构的筹码。”

“明白!”

谢建明重重点头,立刻转身走向操盘手们,开始低声布置任务。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陈秉文再次翻出获多利送来的那份青州英坭的详细资料。

此时的港岛公司法下,董事会席位分配更依赖于股东间的协议和谈判,而非严格的股权比例对应。

青州英坭的董事会规模是7人结构。

长江实业作为控股股东,必然牢牢把控多数席位。

根据累积投票制的理论计算,糖心资本持有20%股份,在7人董事会中理论上可确保1到2席。

但这只是理论。

实际操作中,控股股东往往会通过安排“自己人”占据独立董事来稀释少数股东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像财务委员会这样的核心决策机构,其成员资格并非由股权决定,而是完全取决于董事会主席的任命。

即使糖心资本获得了董事会席位,如果李家成不同意,他们很可能被排除在财务委员会之外,无法接触到公司最核心的财务和运营信息,对重大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没有发言权。

而持股超过25%,他就拥有了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否决权。

这是一种更具强制性的权力,不完全依赖于董事会的席位分配。

即使方文山和凌佩仪被排除在财委会之外,他仍然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否决那些他反对的重大决议,迫使李家成必须与他协商。

此时距离下周二,只有两个交易日。

这么短的时间内,单纯在二级市场和李家成拼资金、拼速度,并非上策。

即便最终勉强达到25%,也可能代价惨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且,这种抢筹的举动,还会让散户抱着手里的股票不放,造成市场上流通筹码进一步减少,反而推高收购难度和成本。

想要成功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拿到两个董事会席位,他需要另一张牌。

他的目光落在桌面上那份关于青州英坭股权结构的报告上。

除了长江实业、糖心资本两大股东和市场上流通的散户筹码外,青州英坭还有一批持股比例在1%到5%之间的中小股东。

这些股东持有的股份加起来,也有将近15%。

如果能争取到其中一部分的支持,不仅可以在股东大会投票时增加胜算,更可以在董事会席位谈判中增加筹码,或许能争取到进入财务委员会的机会。

中小股东的联合,有时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他再次拿起电话,接通了法律顾问顾永贤的办公室。

“顾律师,是我。之前让你梳理的中小股东名单,进展如何?”

“陈生,初步名单已经出来了。”顾永贤回答,“持股超过1%的股东有11家,主要是些小贸易行、家族信托和个别老牌富户。

正在进一步核实背景和与长江实业的关系。”

“好,名单和初步背景尽快给我。

另外,准备一份简单的沟通提纲,重点了解他们对公司分红政策、当前管理层的看法,以及是否有意出售股份的意向。”

“明白,今天下班前交给你。”

放下电话,陈秉文稍微松了口气。

多条腿走路,总比孤注一掷要好。

二级市场抢筹要继续,中小股东的统战工作也要立刻启动。

接下来的两天,陈秉文几乎坐镇在投资部隔壁的办公室。

市场上,青州英坭的股票交易异常活跃,股价在多空双方的激烈博弈中持续攀升。

谢建明带领操盘手们,顶着高企的成本,一点点地吸纳着市面上的卖盘。

持股比例艰难地向上爬升。

24.1% 24.5% 24.8%每一次微小的涨幅,都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与长江实业操盘手的直接交锋。

与此同时,方文山也带队开始秘密接触名单上的中小股东。

反馈回来的信息错综复杂。

有的股东对长江实业的管理表示满意,无意改变;

有的则对多年未增派息颇有微词;

还有的持观望态度,表示需要看到更具体的方案。

周五收盘时,糖心资本的持股比例定格在24.9%。

距离25.01%的目标,只差最后0.11%。

但这最后的0.11%,却显得异常艰难。

市场上的流通筹码似乎突然枯竭了,卖盘寥寥无几,而买盘却依然坚决。

股价被推高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水平。

“陈生,收盘了。今天最后这0.1%,成本非常高。”谢建明有些疲惫的汇报道,“长江实业那边守得很死,几乎是在和我们抢每一手卖单。

下周一最后一个交易日,恐怕.”

“我知道。”陈秉文打断他,声音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下周一开盘,不惜代价,集中所有火力,目标只有一个:冲到25.01%。

完成目标后,立刻停止买入,甚至可以反手卖出部分高位筹码,锁定利润,回收资金。”

“明白!”谢建明重重吐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