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又一次不欢而散。
这次谈判失败,欧盟方面立即放出了风声,如果此路不通,将不得不考虑启动【欧洲汽车芯片安全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非欧洲来源的车规级芯片设置更高门槛,甚至提供巨额补贴扶持本土替代。
感受到欧盟破釜沉舟的决心,以及潜在贸易冲突的巨大成本,华盛顿的压力陡增。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开始介入评估,认为为了一个细分市场与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彻底撕破脸,得不偿失。
在又一次关键的视频会议上,哈里森副部长的语气明显软化了许多,说道:“专员女士,我们理解贵方对特定领域供应链安全的关切。但我们必须要确保,任何自主化的努力,都严格限定在明确界定的车规级范围内,并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不会产生外溢效应,影响到其他半导体贸易。”
玛格丽特专员敏锐的抓住了对方松动的迹象,立即回应道:“我们可以就此做出明确承诺和具有法律效力的界定,所有在此框架下发展的产能和技术,将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的车规级标准认证,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同时,我们欢迎美国企业继续参与欧洲汽车市场的竞争,只是在车规级芯片供应上,欧洲需要多一个选择,多一份保障。”
经过又一番激烈的条款措辞博弈,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高度受限的妥协方案。
一周后,欧盟与美国联合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
【经过建设性磋商,双方认识到确保关键行业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美方理解并支持欧洲为提升其汽车工业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供应链安全性所做出的努力。基于此,美方确认,欧洲半导体公司可在其现有技术授权模式基础上,开展针对车规级芯片的架构设计授权生产业务。】
消息传出,意义远超其文字本身。
在欧洲,这被视为一场重大的外交和产业胜利。
虽然只是打开了车规级芯片这一扇小窗,但其象征意义巨大。
它证明了通过团结和强硬,欧洲可以从美国科技霸权那里争夺回一部分自主空间。
恩泽资本伦敦总部,麦克和托尼举杯庆祝。
“车规级……”托尼咂摸着这个词,说道:“要求最高,利润却相对没那么性感,正好是那些美国巨头不太愿意全力投入的领域,我们从这里切入,虽然利润很低,但好在算是迈出去了一步。”
麦克微笑着点头:“老板早就看准了这一点,车规级芯片算是我们的练兵场,一旦ARM在车规级领域站稳脚跟,其技术能力和可靠性得到业界认可,那么未来……”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扇小窗,很可能成为未来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他和托尼都知道,这场围绕芯片的战争终于开始了。
美国为了保住核心利益,认为让出的只是一个鸡肋,可这个鸡肋发展下去,却也具备毁天灭地的威力。
他们今天在车规级这个看似在狭窄领域获得的入场券,价值无法估量。
美欧联合声明的发布,如同在一潭看似沉寂的欧洲半导体湖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产业生态的浪潮。
首先感受到这股春风的是位于风暴眼的ARM公司。
ARM公司的总部所在的剑桥科学园区,往日里还能带上几分学术的宁静,可是现如今,整个公司都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感。
总裁西蒙·希格斯在声明发布的当天下午,就紧急召集了所有核心高管和顶尖架构师。
会议室内,投影幕布上不再是复杂的架构图,而是那份简短的联合声明,被放大到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
“先生们!”西蒙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带沙哑,他指着屏幕喊道:“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只是一个躲在实验室和授权合同背后的设计者,我们ARM即将真正拥有将自己的蓝图变为现实产品的权利,尽管这个权利目前还被限定在车规级这个笼子里,不过……”
“你们说说,谁才应该是全球最强的芯片公司?”
“ARM!!!”
“当然是我们!”一大群顶尖架构师大声喊道。
这一刻,他们真的等太久太久了,他们就像是一名绝世高手,被一群江湖小辈绑在了树上,然后每天让他们帮忙抄写秘籍。
这些江湖小辈,有英特尔,有高通,也有苹果。
因为这些企业的芯片架构设计全都是出自他们ARM之手。
所以,谁才是全球最强的芯片公司?
“没错!”西蒙很激动的喊道:“我们是全球最强的芯片公司,就算是步行,应该也要比他们坐车要快!”
西蒙环视着在座那些同样面色潮红的技术精英们,用力挥了挥手,说道:“所以我们做什么芯片不重要,重要的是门开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严苛的标准,拿出让整个汽车行业为之侧目的车规级芯片解决方案。”
“我们要让博世、大陆、电装这些一级供应商,让奔驰、宝马、奥迪这些整车厂知道,在关乎他们未来智能汽车心脏的问题上,他们有了一个源自欧洲的可靠的高性能的新选择!”
会议室内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多年来,他们设计了无数精妙的架构,赋能了全球数以亿计的消费电子设备,却始终无法触及芯片真正的核心。
那种为他人作嫁衣的憋屈感,在此刻终于得到了释放的出口。
会议结束,研发部门连夜调整了技术路线图,将原本处于预研状态的几个车载应用的CPU和GPU核心设计项目,提升至最高优先级,资源倾注,全力冲刺。
ARM的解放,仅仅是一个开始。
欧洲大陆上,那些曾经在美系和亚系半导体巨头挤压下,只能在利基市场挣扎求存的十几家半导体公司,也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强心剂。
在德国慕尼黑,英飞凌的工程师们翻出了尘封已久的半导体和微控制器的强化版技术文档,开始与本土的汽车电子巨头进行紧锣密鼓的技术对接。
在法国格勒诺布尔,意法半导体的实验室里,通宵灯火通明,他们凭借在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深厚积累,加速研发集成更多感知和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级芯片。
在荷兰埃因霍温的恩智浦公司,这家由飞利浦半导体业务独立而来的公司,也迅速调整战略,将其在处理器领域的优势与新的车规级芯片自主化需求紧密结合。
这些公司,或许规模不及英特尔高通庞大,或许在制程工艺的顶尖竞赛中稍逊一筹,但他们在工业控制、可靠性设计、特定领域架构优化方面,拥有着数十年的深厚积淀。
以前,这些能力受限于市场准入和生态壁垒,难以在芯片领域大展拳脚。
如今,政策壁垒被撬开了一道缝隙,他们积蓄已久的技术,终于找到了发挥的方向。
就像是媒体描述的那样,欧洲半导体产业这个沉睡的巨人,现在苏醒了。
而在这股由产业界自发掀起的浪潮背后,一只强有力的资本推手,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精准的布局。
恩泽资本伦敦总部,在美欧联合声明发布后不到四十八小时,就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
总裁麦克在面对全球各大财经科技媒体时,宣布了一项震撼性的投资计划:
【为了积极响应并强力推动欧洲车规级芯片自主战略,巩固和加强我们在这一关乎未来工业命脉领域的领先地位,恩泽资本决定,将联合奔驰集团、宝马集团以及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发起一项总额高达15亿英镑的欧洲车规级芯片创新基金!】
麦克的话,让台下闪光灯顿时响成了一片。
奔驰、宝马和大众,那都是力抗美系车的主力军,每一家的市值都高达四百多亿欧元。
而恩泽资本就更不用说了,光他们旗下的陌陌集团就足以媲美市值最高的奔驰集团了。
三家德国汽车巨头的名字同时出现在恩泽资本的发布会上,其象征意义和实际支持力度不言自明。
麦克继续宣布道:“这笔基金,主要投资于ARM、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欧洲本土半导体公司在车规级芯片设计和前沿工艺探索的提升上,另外我们还设立了专项奖励,鼓励欧洲范围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初创企业,进行车规级芯片架构、底层IP、以及先进封装技术的创新研发。”
“我们的目标。”麦克语气铿锵的说道:“不仅仅是解决有无的问题,更是要确保欧洲的车规级芯片,在性能、功耗、可靠性和成本上,具备全球顶尖的竞争力,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健康、繁荣、自主可控的欧洲汽车芯片生态!”
麦克的讲话,句句喊到了欧洲人的心坎里,台下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就在基金宣布的第二天,一则更令人吃惊的消息从英国传来。
恩泽资本以超出当前市场估值近三倍的溢价,成功收购了英国量研科技60%的股权。
量研科技,这家之前因成功研发出触控感测晶片而在小范围内引起轰动的公司,瞬间被推到了全球科技和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许多行业观察者完全看不明白,恩泽资本为何要如此不惜血本地收购一家看似专注于触摸屏技术的公司。
此时,在京州的办公室里,成毅望着手中的一份关于英国量研科技的详细技术报告和收购简报,眼神余越来越明亮。
“量研科技……”他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一抹兴奋,喃喃道:“你们自己恐怕都还没完全意识到,你们手里握着的,是能开启one piece的钥匙啊。”
他的思绪飞快地流转,将量研科技的核心技术电容式触控感测与脑海中那个即将席卷全球的智能手机浪潮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车规级,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让他们打磨技术的练兵场,真正的星辰大海,是那个即将被每个人握在手中的方寸世界。
现在的手机是冰冷的按键和层层嵌套的菜单,而电容式触摸屏,将会彻底改变这一切。
当用户的指尖轻轻触碰就能打开应用时,就会从根本上重新定义手机的概念。
现在,诺基亚、摩托罗拉那些巨头还在沉迷于耐用和手感上,塞班系统又过于臃肿和保守,难以适应触摸优先的交互逻辑。
他们就像当年守着胶卷相机的柯达,完全看不到数字影像的浪潮。
这就是一个短暂的窗口期。
现在发现这个窗口的公司不超过三家。
除了LG集团和苹果公司,那就只有他了。
溢价三倍收购量研科技,看似昂贵,实则是抢占了这个未来万亿级市场的战略制高点。
先在要求最严苛的车规级领域打磨技术,建立可靠耐用的口碑,解决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
他很想看看,如果以车规级的标准来制作手机,那些消费级手机有能抗衡的吗?
这将是一种降维打击。
成毅之所以选择车规级,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的手机要走一条比前世更艰难的路。
想走他想走的这条路,最低标准就是车规级,普通的消费级手机标准根本不适合他们的需求。
他的计划是,融合前世的星链计划,在4G基站打造完毕之前,重启摩托罗拉失败过的铱星系统,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以和任何人进行上网聊天。
这个计划,必须要在全球4G基站打造完毕之前,否则再想推行这个计划将难如登天。
前世的星链计划,技术早就成熟了好几年,但始终卡在了AT&T和Verizon这两大全球通信巨头的反对中。
他们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计划会毁掉他们花了数十年建设起来的地面基站。
不过这些,都只是成毅的规划,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让奔驰车载智能手机和宝马车载智能手机在半年内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