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1979戏梦人生 > 第69章 说你行你就行(三江加更)
蓝田野最近上班时间非常规律。

作为一个导演,他最近没有事情可做,而作为一个演员,最近人艺集中精力在复排的话剧是《骆驼祥子》和《日出》,他也没有关键戏份,正好可以歇一歇。

此时恰逢中戏新学期开学,他便被院里安排去给表演班的同学们上几节课。

青年学生新鲜的面孔和热情的态度让他感受到了几分青春的味道。

上午的课程结束,他蹬着自行车从南锣鼓巷往人艺走,刚进了首都剧场,就听见隐隐约约有些声音吵闹。

等他停好了车走到后门,一大群人正围着布告栏上新贴的文件品头论足。

蓝田野踮起脚一瞧,看到《天下第一楼》、演员几个字,就已经心中了然。

他心中暗暗叹息,钟山这个“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果然还是太能引战了。

事实上,在事情发生的当天,蓝田野就从于适之那里得到了消息。

听着他口中的几点原因,蓝田野对于自己这个外甥的想法还是支持的,只不过这个提法确实容易遭人嫉恨。

果不其然,现在《天下第一楼》的选角通知一贴出来,就在人艺引发了一片哗然。

对于那些五十大几岁乃至直奔六十岁的老演员来说,他们大都没什么意见。

不过对于刚刚五十岁,还没有走到舞台中央的演员们,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打击。

比如正好1930年出生的朱续,他看着告示,茫然的问着周围的人。

“这五十岁以上,五十岁算不算?”

“我说,我四月份过五十岁生日,《天下第一楼》五月份公演,是不是我就不行了?”

没人能回答。

但质疑的声音确实很多。

“拿年龄卡演员,这算什么?”

“培养青年演员,我们这些五十整岁,就成了老人了?”

“这样不合理!不合理!”

如此多的舆论,自然导致了不少人对钟山态度的改变。

这几天,钟山在后台走动,不时就能看到别人眼中故意的冷漠、审视乃至敌意。

有些内心不服气的人,干脆跑来跟钟山讲道理,提出的问题也很合理。

编剧组里,朱续耐着性子听完了钟山的理由,沉默片刻,终于问出了一句话。

“你说的都对,可为什么是50岁呢?为什么不是51岁?”

钟山看着一脸苦涩的朱续,反问道,“所以我改成51岁,然后再等一个正好51岁的人过来问我,‘为什么是51岁,不是52岁’吗?”

朱续闻言,张了张嘴,没再说话,站起来走了。

蓝因海看着这两天被各种演员施加压力的钟山,叹了口气。

“规则制定出来,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只不过,钟山你这样做,可是太招人恨了!”

一旁的梁秉鲲也抱怨道,“我现在都怀疑老夏把挑演员这事儿丢给你,是故意坑你?”

钟山一脸无所谓地收拾东西起身。

“事儿是我自己提的,跟老夏什么关系。”

“再说了……我问你们,五十岁以上的人骂我,难道五十岁以下的人就不支持我?都憋着不说罢了。但是你们去排练厅看看!热闹着呢!”

正如钟山所说,这个规则卡掉了一大批人,也让原本一直被老演员压制的的一批中年演员看到了希望。

跟俩人摆了摆手,钟山抱着本子推门去了排练厅。

今天要确定的是最重要的几个角色。

钟山来到排练厅的时候,夏春已经在导演桌前端坐许久。

而在排练厅内侧站着的一列演员,几乎都是青年面孔。

此时大家望向钟山的眼神自然个个温暖如火。

见到钟山进来,夏春招招手让钟山坐下,然后伸手按了按桌上的西餐铃铛。

“来,开始吧。”

这是钟山在人艺排的第二出话剧,他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夏春和林钊华工作方法的巨大不同。

林钊华跟自己商量完了,根本不公开选角,只是去找每个单独的人谈,谈好了就开始读剧本。

而夏春则是一切公开的做法,把角色都丢出去,让大家自由竞争。

首先要确定的角色自然是卢孟实。

作为《天下第一楼》里的大掌柜,卢孟实有着最完整的人物发展轨迹,自幼父亲就是跑堂,亲眼目睹父亲被东家侮辱,他心中憋着一股劲儿,立志要在五子行闯出声名。

同时呢,作为一个京漂,他也有自己的缺点,跟玉雏的感情、对饭店伙计们的管理、对东家少爷们的处理方式,乃至对竞争对手、供应商们的手段做法,很多时候也谈不到宽厚、光明磊落。

但这恰恰也是人物的魅力所在。

此时站在排练厅里,竞争卢孟实这个角色的,足有四位。

第一位当然是谭宗尧,此时他已经自己调整了一番扮相,走到中央,跟夏春对了一段卢孟实跟老掌柜对谈的戏份。

钟山看着他的表演,心中赞叹。

谭宗尧眼神中那种自信坦然,又带着证明自己的欲望,笑容中一切尽在掌握的强者气质,演绎的恰到好处。

夏春对完词,扭头看看钟山,钟山点点头。

夏春扭头继续喊道,“下一位,林连昆!”

钟山扭头望去,一个身量颇高,看起来有些富态面色的中年人走上了台。

他心中很清楚,这位此前在《茶馆》里串的只算是有几句词的小角色。但是单论表演能力实际上不比于适之、蓝田野这些人差。

甚至在此刻的排练厅里,也能稳压谭宗尧一头。

不过依旧是同样一段戏,林连昆的表演跟谭宗尧风味却截然不同。

如果说谭宗尧表现出来的是那种让人一眼就瞧得出来的精明利落,那么林连昆的表演,就更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江湖。

台词、表演同样挑不出毛病,表演结束,夏春示意他在一旁等候。

随后登场的两位是米铁增和任保贤,这两位给钟山的感觉就要比刚才两人略逊一筹。

米铁增在《茶馆》里演过马五爷,帅气有余,但表演过于正派,像领导多过像掌柜的。

而任保贤正与他相反,表演得略带邪气,像是个富家公子哥。

钟山看完这俩人的表演,直接摇头。

俩人见状,心中都是一沉,而林连昆和谭宗尧的眼神中则有了几分喜色。

夏春此时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等着钟山开口。

钟山看看面前的四人,开口道,“最符合我心中卢孟实的还是谭宗尧,其他三位就不好意思了。”

此言一出,林连昆心中止不住的失望。

像他这样的演员,大约是人艺里最“惨”的。

年近五十,没有代表作品,在各种戏里串场子,偶尔当个二号、三号配角就算是万幸。

看着比自己稍大几岁的于适之、蓝田野在表演上盖过自己,只能默默苦练,可总是得不到导演们的青睐。

是啊,论演戏,这一辈人谁能盖过于适之?

所以当钟山的这条排除五十岁以上演员的规则出来,他的内心又燃起了火。

他是1931年生人,比他强的几乎一下子扫干净了,这样的好机会,还会有第二次吗?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觉得卢孟实这个角色自己已经稳拿了。

可现实还是给了他狠狠一击。

还是落选了。

他站在舞台中央,不由得有些心酸。

是,谭宗尧花了十年入槽,自己可是被压了半辈子,谁愿意一直甘居人后呢?

只是没想到,终究不入法眼。

屏住情绪鞠了个躬,林连昆就要往排练厅外走。

哪知这时钟山忽然叫住了林连昆的名字。

“林老师,您不试别的角色了吗?”

林连昆强打精神,勉强笑笑,“不了不了,老啦……”

“别急啊!”

钟山笑道,“过年那个小品您还记得吧?谁演主角、谁演配角,有时候并不说明配角一定戏差,而是形象更合适。”

他打量着林连昆,“我觉得你现在的状态和形体,如果能稍微再胖一点,演常贵堪称完美。”

“常贵?”

“对!”

钟山一口咬定,然后又指指一旁的任保贤,“任老师就不一样了,我觉得他演克五最好。”

这番言论一出,原本还等着上场试戏的演员们一片哗然。

好么,一个卢孟实试完,钟山直接定出去三个角色,那我们这些没上场的还怎么办?

人群中,任保贤面色不变。

克五这个角色,是钟山早在排小品的时候就跟他提过的,他之所以还来试卢孟实,也是挑战一下自己罢。

现在看来,谭宗尧的形象、表演都无可挑剔。

但他也不亏,克五这个角色也有自己的精彩之处。

钟山这样的选角方式,确实有点吸睛。

看着明显有些不满的候选演员们,钟山只是挥挥手指引林连昆和任保贤到队伍里去。

所有演员继续开始选角流程。

林连昆和任保贤听从钟山的提议,重新参与了“常贵”和“克五”的选角。

林连昆此前并未准备常贵这个角色,但恰好夏春让他试戏的片段是常贵跟罗大头聊天,慨叹自己就是为一大老小奔波的段落。

本来林连昆试卢孟实落选,心中就憋着一份几十年的心酸,如今来演这一段,更是感人至极。

眼看林连昆这个临时加塞的都比演员表现得好,这下很多人已经闭上了嘴。

早有准备的任保贤更是把克五那种不谙世事却又好面子、肆意挥霍的混世公子哥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

这么一对比,大家都服了,看向钟山的眼神也再不是之前的轻慢和质疑。

毕竟结果说明一切。

如此这般,几场选角下来,钟山动不动在片场“钦点演员”的事迹已经广为人知。

但大家诟病归诟病,偏偏钟山选出的人谁也挑不出毛病。

无论是吕衷的玉雏,还是孙俊峰的修二爷,以及修宗地的大少爷,李广复的二少爷,韩山续的罗大头,甚至马恩苒的包哈局执事……

一个个角色都挑得恰如其分,装扮整齐往那一站就赢了三分,一念台词更是众人喝彩。

于是乎,他这“一眼准”的名号很快传遍了整个后台。

对于钟山来说,他有前世的记忆打底,自然知道谁上谁下,可在演员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夏春更是惊讶万分。

“说谁行,一准儿就行,我说钟山,你这份儿眼力,就算我也做不到啊,厉害!”

钟山笑笑,“您应该反过来说,咱们人艺人才济济,谁演都差不了!”

一番选角结束,已经是二月中旬,《天下第一楼》的排练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夏春是一个非常注重体验的导演,排练开始之后,他并没有招呼大家围读剧本,而是直接把全体人员拉到了前门的北京烤鸭店,安排所有人直接到对应岗位上当起了学徒工。

看着后厨里的演员们,夏春的声音不容置疑。

“先熏!熏入味儿了,咱们再讨论表演!”

就这样,一队人马开始在烤鸭店体验生活。

这里面,表演烤鸭师傅“罗大头”的韩山续毫无疑问是最惨的。

面对着一个火炉子,他不得不穿着背心儿,天天热得淌汗。

这天从炉子上下来,他凑到旁边四处帮忙的任保贤旁边。

“我说,最近怎么没看到钟编剧啊?他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