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中东暴君 > 第四十三章 困兽
腓尼基,贝鲁特。

“伙计们,我是威尔森·斯图尔特,一名合众国的战地记者,这是我在贝鲁特的第187天.”

联合国的战地记者威尔森坐在萨布拉街区的一栋小楼的阳台上,开始录制自己今天的总结:“自从锡安人打退了苏尔里亚军队以后,落在这里的炮弹就没停过,我们的生活物资被完全切断了,现在只能靠联合国的空投续命.”

差不多一个月之前,阿拉法特解放组织(PLO)因为顶不住锡安的猛烈轰炸,被迫化整为零,朝着其他地方转移。

而对PLO恨之入骨的锡安部队,和迦太基的长枪党民兵,打着“彻底肃清极端分子”的旗号,彻底封锁了曾经被PLO占据的西贝鲁特。

而这里除了满地的废墟,就只剩下无法撤走的、阿拉法特难民中的老弱妇孺。

就在威尔森录制的时候,运输机的轰鸣响彻萨布拉街区的上空。

在无数人期盼的目光之中,运输机在丢下一个撑着降落伞的大箱子后,便扬长而去。

那箱子下落的速度很快,而人群冲过去的速度更快!

威尔森连忙将镜头转了过去,记录下眼前这一幕。

空投箱子砸塌了一栋废墟,紧接着如潮水般的难民围住了空投,开始疯抢。

一些瘦小的孩子借助身体的优势,使劲儿往人群的缝里钻。

那里面有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和药品。

威尔森将镜头转向混乱的人群,并说道:“如你们所见,文明和秩序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很难想象,仅仅半年之前,这里还是整个中东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他的话刚说到一半。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从下方传来,混杂着漫天的断肢、血肉的烟云冲天而起。

伪装成“空投箱”的炸弹在人群最密集的时候爆炸了,巨大的冲击破如环形朝着周围扩散,拥挤在最里面的人群仿佛直接被无形的巨手狠狠拍碎。

残肢断臂伴随着碎布片向四周倾泻而下,整个街区好像下了一场“血雨”。

威尔森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那恐怖的爆炸声不光将他震翻在地,同时也短暂剥夺了他的听觉。

威尔森大喊了几声“F**k!”,但他自己却听不清自己在喊什么。

直到过了大概半分钟,伴随着强烈的耳鸣,楼下人群的哭喊和尖叫才传入他的耳朵里。

浓烟散去之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个焦黑的浅坑,周围遍布着扭曲的、无法辨认的躯体,受伤未死的人在血泊中爬行、抽搐。

至少有数十人在刚才的爆炸中直接丧命,而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威尔森感到一阵眩晕,胃里翻江倒海。

可紧接着,数个街区之外,引擎的轰鸣和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

数辆架着机枪的皮卡车冲破了薄弱的障碍,车上的士兵开始对还没回过神来的难民进行无差别的扫射。

威尔森认得那些士兵穿着的制服——他们是腓尼基政府的长枪党民兵。

带着对PLO的满腔怒火,这些民兵开始了无差别杀戮。

难民顿时四散而逃,不过他们跑的再快,也没有子弹快。

在机枪的火舌下,人群如割麦子般倒下。

长枪党皮卡车顶上的喇叭还在重复喊着:“交出所有的阿拉法特解放组织!”

“我们不是阿拉法特解放组织,救救我们!”

威尔森看到两名平民挥舞着双手,试图向隔离墙外的锡安军队大声呼救。

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冰冷无情的子弹。

两名平民应声倒地,紧接着锡安的士兵跑上前,对平民还在抽搐的尸体进行了补枪。

看到这一幕的威尔森只感觉一道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根本不是一场清剿,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惨无人道的屠杀和种族灭绝!!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猛地撞开,房东阿塞夫大叔脸色惨白地冲了进来,一把拉住他:“威尔森先生!快!躲起来!千万别出来!长枪党都疯了,他们正在挨家挨户抓人!只要是活人都得遭殃!”

这位本地穆斯林,曾因威尔森承诺“揭露真相”而冒险收留他。

这时窗外又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和哭喊声,威尔森不再犹豫,在阿塞夫的帮助下,速藏进了卧室一个狭窄的衣柜深处。

他关闭了摄像机的电源,世界陷入一片黑暗,但耳朵却被迫接收着外界所有的恐怖声音。

这一夜,枪声、哭喊声、求饶声、粗暴的砸门声、以及零星的爆炸声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威尔森蜷缩在衣柜里,紧紧捂住嘴巴,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第二天清晨,枪声逐渐稀疏了下来。

当威尔森小心翼翼地推开柜门,他听见了一阵由远及近的、巨大的直升机轰鸣声。

他透过窗户缝隙,看到联合国标志的直升机正在萨布拉街区的上空盘旋。

直升机携带的高音喇叭,正用多种语言对整个街区反复喊话:“这里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所有武装人员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并撤离该区域!重复,立即停火并撤离!”

威尔森毫不犹豫地抓起藏好的红色信号枪和摄像机,不顾一切地冲出了摇摇欲坠的楼房。

“嘿!!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同时,他朝着天空发射了那枚红色信号弹。

当他冲下楼,真正踏上街道的时候,才彻底看清了这座城市的炼狱景象。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尸体。

许多男性的难民在生前遭到了“去势”,而女性则在死前遭受了非人的凌辱。

不远处的广场上,长枪党和锡安人将阿拉法特难民的尸体堆积成山,淋上汽油进行点燃。

黑色的浓烟裹挟着皮肉烧焦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威尔森再也忍不住,扶着墙壁剧烈地呕吐起来。

他强忍着恐惧和恶心,举起摄像机,颤抖着记录下这人间地狱的每一个细节。

直升机在他的头顶盘旋,螺旋桨刮起的风。

一名南斯堪的少尉从直升机上跳了下来,在看到威尔森的长相后还愣了一下:“爱尔兰人?”

威尔森用流利的撒克逊语回答道:“不,我的母亲是爱尔兰人,我是合众国的记者。”

少尉看到周围惨烈的一幕,神色也不太自然,他对威尔森道:“老天,你一定是疯了!”

“我没疯,但锡安人和腓尼基人一定是疯了!”

威尔森斩钉截铁道:“他们正在对阿拉法特进行种族灭绝!这不光是阿拉伯的灾难!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

距离贝鲁特大屠杀发生仅三天以后,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引爆全球舆论,并在阿拉伯世界掀起前所未有的地震。

锡安军队与腓尼基长枪党对阿拉法特难民营,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约三千五百名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和少数当地的穆斯林,被残忍杀害。

封锁,断水,断粮。

奸杀,虐待,折磨。

当血淋淋的现场照片和废墟影像公之于众时,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而联合国也最终将此次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屠杀】。

大马士革,锡安占领军指挥部。

尤库斯图夫中将手中的电报剧烈颤抖,血压骤然飙升:“混蛋!他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一旁的政务总理卡察夫瘫倒在椅子上,面如死灰:“完了……这下全完了……”

贝鲁特事件如同一记重锤,砸碎了维系大马士革的脆弱平衡。

这场释放平民的行动原本是三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锡安的占领军减轻了管理以及物资的压力;

阿拉伯盟军拯救了他们的同胞;

联合国也因此次行动提升了国际威望。

卡察夫甚至盘算着靠这种默契,在两三个月内说服还在犹豫的尤库斯图夫中将,最好的局面,甚至说不定能带着全体守军体面返回特拉维夫

可这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泡影。

“就算我们现在想投降,阿拉伯人会接受吗?”

卡察夫的声音带着绝望:“我们要面对满城愤怒的阿拉伯民众、不再留情的联合国、和一心准备血仇的阿拉伯军队,不管怎么选,全都是死路一条啊!”

“希尔伯特也配叫总理?他是个该下地狱的疯子!”尤库斯图夫一拳砸碎了桌上的花瓶,接着从暴怒跌入颓唐。

“他早就抛弃我们了。”卡察夫惨笑道:“摩达,耶沙维申,戈罗迪什难道就没有人阻止他么?我们的议会制度就是摆设么?”

尤库斯图夫揉着胀痛的太阳穴,思绪一片混乱。

即便是在去年,他手里仅有不到两百坦克,去面对苏尔里亚一千四百辆坦克的装甲洪流,他都没有这么绝望过。

难道要向阿拉伯人投降吗?

可他不敢用手里这四万军队的生命去赌那个阿拉伯人的仁慈。

至于死守,更是难逃全军覆灭的结局。

就在这时,总参侦察队的本雅明上校推门而入。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他已经以“战时紧急状态”为由,接管了城内多个关键据点的指挥权,并向基层部队派出了“政治指导员”。

“看来二位都清楚现状了。”

本雅明语气平静,“但我觉得,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转机?是你那位希尔伯特总理,亲手把我们推上了绝路!”卡察夫冷笑。

尤库斯图夫抬起头,盯着本雅明,一言不发。

“在我看来,我们还远没有达到绝境。”

本雅明保持着一贯的优雅与冷酷,开口道:“希尔伯特总理不过在腓尼基处决了三千五百个阿拉法特人而已,但我们手里,可还是握着八十万阿拉伯人的性命!”

“你疯了!”卡察夫骇然。

“我只是在提醒诸位,我们手里的筹码比想象中的更重,既然温和的手段已经失效了,不妨采取更坚决的措施。”

本雅明的目光扫过两人:“首先,我们必须稳住上下级军官以及所有士兵,对他们宣称——锡安在腓尼基清剿了三千五百名PLO的残余恐怖分子,这是重大的胜利。以此来稳定军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出自己的计划:“其次,我们要加大对城内清洗的力度,将那些不安定分子,进行公开处决。

这样既能震慑潜在的反抗者,巩固控制,同时又能能逼迫阿拉伯联军率先对我们发起进攻,拯救剩下的平民。

期间,我们将利用准备好的防御工事,以及防御工事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只要那个阿米尔露出一丝战术失误,那就到了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你想在大马士革重演贝鲁特的惨剧?!让我们都背上种族灭绝的罪名吗?”卡察夫厉声质问。

本雅明报以讥诮的冷笑:“难道你以为,我们在大马士革沾染的鲜血还少吗?还是你天真到相信阿拉伯人会宽恕我们吗?醒醒吧,政务总理阁下!如果你要想活命,最好支持这个计划!”

尤库斯图夫中将陷入沉默。

希尔伯特的疯狂断绝了所有退路,而现在却要连他的良知都被抹去了。

本雅明的计划虽然极端,但却有着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至少我还是个将军,我救不了自己,但我还能救我手底下的士兵。”

既然整个世界都将他们当成了屠夫,既然解释已经成为了奢望,既然和平的道路也被堵死,那只有变得更加残忍,才能为麾下将士杀出一条血路。

当尤库斯图夫再次抬起头的时候,他声音嘶哑道:“按你说的办。”

“你们都疯了!”卡察夫浑身颤抖。

本雅明嘲讽地瞥了他一眼:“放心吧,如果最终计划失败了,所有的罪责你都可以推到总参侦察队身上,你们这些政客永远是干净的。”

————

总参侦察队的士兵敲响了阿布·穆罕穆德家的房门。

“到我们了吗?”男主人打开门,满怀希望地问道。

门口头戴红色贝雷帽的士兵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走吧。”

阿布一家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他们很听话的什么都没有带。

所有准备出城的百姓都不允许携带任何细软和粮食。

他们,跟着士兵走出家门。男主人甚至感激地对那名士兵说了句:“多谢。”

如今全城都知道,锡安人正在分批释放大马士革的平民。

在普通市民看来,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盟军就要胜利了,大马士革就要解放了。

他们被引导上了一辆军用卡车的后车厢,里面已经挤了二十几个人。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低声交谈着,憧憬着与城外亲人团聚的时刻。

然而,车子启动后,有人很快发现了不对劲。

“这方向是不是反了?这不是往城外开啊?”一个年轻人扒着车厢篷布的缝隙,疑惑地说。

“可能是要绕路吧,避开前线?”

一丝不安的氛围开始在车内蔓延。

卡车最终没有驶向自由的边界,而是停在了一处废弃的学校操场。

“都下来!”押车的士兵冷冰冰地命令道。

人们面面相觑,迟疑着不肯动。

阿布鼓起最后的勇气,对那名一路同行的士兵哀求道:“长官……不是说好了放我们走吗?求求你……”

那名总参侦察队士兵冷酷的表情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痕,但迅速恢复了原样。

他避开了男主人绝望的目光,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了一句:

“我很抱歉。”

————

库奈特拉,阿拉伯联军总司令部。

“中将阁下,我们已经十六个小时无法和马士革取得任何联系了。对方也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没有释放任何平民!”法赫德皱眉汇报道。

“继续尝试联系,一切以保障平民安全为最优先事项。”陆凛脸色凝重地命令道。

指挥部内,气氛异常紧张。

各国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以及联合国特使扬·埃兰德森,全都齐聚于此。

埃兰德森开口道:“联合国可以尽力为尤库斯图夫中将争取特赦。只要他公开宣布放弃锡安国籍,成为指证特拉维夫政府的污点证人,并主动释放所有被扣押的平民,他可以将功折罪……”

陆凛苦笑着打断他:“特使先生,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连大马士革都联系不上,通讯被完全切断了。”

就在这时,侦察旅的塔米姆旅长亲自冲进了指挥部,他的语气沉重:“司令阁下!刚接到城内的确切情报,锡安人正在系统性地屠杀平民!”

“什么?情报属实吗?!”

指挥部内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陆凛的脸色也飞快地阴沉了下去,事情果然还是朝着他预料中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话音未落,桌上的加密电话刺耳地响起。

陆凛抓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哈菲兹司令沉重的声音:“阿米尔阁下!我们刚刚收到城内的紧急情报!锡安畜生已经开始大规模屠杀我们的同胞了!”

陆凛回答道:“我们也刚刚确认了这一消息。”

这位以铁腕著称的苏尔里亚领导人,此时也深吸了口气,将一直不愿放下的身段放到了最低:“我们不能再等了,阿米尔阁下。我们必须立马解救大马士革!解放还被困在锡安手中的千千万万的阿拉伯兄弟!

拜托你了,

苏尔里亚需要你,大马士革需要你!”

“中将!”

“中将阁下!”

指挥部里,所有来自各国阿拉伯部队的参谋官们都站了起来,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陆凛身上。

有恳求,也有复仇的怒火。

陆凛转过头,看向联合国特使埃兰德森:“您是知道的,如果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我是没打算动用武力。”

埃兰德森重重一点头:“我明白,请您稍等片刻。”

随后埃兰德森打了一通电话打给了联合国安理会。

“伊卜拉欣。”陆凛说道。

伊卜拉欣回答道:“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前进了,大马士革很快就能进入炮兵部队的覆盖范围。”

就在这时,通讯室内电报机的蜂鸣声此起彼伏。

埃兰德森看向陆凛,无数电文如同雪片塞满了总司令部——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紧急决议:授权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大马士革平民》

《合众国政府声明:授权并支持盟军采取一切必要军事行动,立即解放大马士革》

《安特政府公告:支持为保护大马士革平民所采取的紧急武力措施》

《赛里斯》

最后,一份最为简短,却意义非凡的电报送到了陆凛面前——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特别授权令:兹授权阿米尔·本·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中将,即刻起行使联合国授权,为保护平民采取一切必要军事行动。

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应予配合——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急电。】

这可能是联合国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一次授权过程。

陆凛将电文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指挥部内每一位同袍,微微颔首:

“那就交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