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中东暴君 > 第二十九章 什么他妈的叫惊喜啊
特拉维夫,总指挥部。

双志的装甲部队开始撤军的消息,也传到了锡安的高层军官的耳朵里。

“这个阿米尔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撑这么久。”

希尔伯特总理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胜利者才有的、对失败者的欣赏:“如果他背后的国家能像他指挥的军队一样铁板一块,那这场战争的结局,恐怕真要改写了。”

摩达司令表示赞同:“是啊,纵观整个阿拉伯世界,恐怕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军事天才,只可惜,运气这次站在了我们这边。”

摩萨德局长伊扎克·霍菲静静地站在一旁,一如既往地沉默。

但这次没人忽视他的存在,谁都不知道在这次双志内乱的背后,摩萨德究竟做了哪些事。

恐怕只有希尔伯特总理在内的少数高层,才知道他们计划的全貌。

总参谋长拉扎斯也不禁感慨道:“其实这个阿米尔的运气也算不错,自从格尔少将的第38装甲师从迦太基投入加利利地区以后,阿拉伯人想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可能性就已经为零了。

这片战场太小了,根本塞不下双方如此庞大的兵力。再打下去,无非是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和绞肉战。而我们拥有更短的补给线、更及时的空军支援和绝对的地利优势。僵持下去,先撑不住的一定是他们。”

这时另一名在场的高级军官提醒道:“还是不要小瞧阿拉伯人,他们的宗教信仰所激发出的战斗意志,有时是非常恐怖的。”

拉扎斯参谋长却显得不以为意,他摇了摇头:“时代已经变了,这已经不是一战或二战了。在现代化的重型武器、空中优势和体系作战面前,单纯的人数优势和牺牲精神,除了让战报上的数字显得更壮烈之外,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希尔伯特总理对现在的局面显得很高兴,但他随后又问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不过,我怎么听说前线部队仍在报告遭受双志军队猛烈的炮火攻击?”

耶沙维申大将解释道:“这是因为双志的部队正在撤退,敌方正在通过远程炮火为深入的装甲部队做掩护,并留下的少量的步兵依托坚固的防御节点阻击我军的追击部队,我们预计他们的炮击会在几天之内彻底停止。”

“很好。”希尔伯特最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有能力将战线推回到战争之前吗?我指的是,重新完全占领哈希姆河谷的西岸。”

“这一点您可以完全放心。”

耶沙维申大将显得自信满满:“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再等待四到五个月,哈希姆河秋冬季的汛期就会到来,到时候河水会将两岸彻底分割开,如果阿拉伯人的部队还不撤走,留在西岸的孤军将失去大部分后勤支援,只能成为我们空中力量和炮兵轻而易举就能剿灭的目标。”

闻听此言,希尔伯特总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彻底放松的笑容。

“太好了。”他站起身,右手握拳锤在桌面上:“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彻底腾出手,解决迦太基以及境内所有的阿拉法特解放组织了!”

到了那时,锡安才能真正变成《希伯来圣经》中所记述的那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

深夜,库奈特拉。

这座位于雅穆克河谷与戈兰高地之间的战略重镇,曾是加利利地区通往大马士革的门户。

自从第三次中东战争被苏尔里亚丢掉了以后,锡安便在这里部署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还派遣了中央军驻扎在这里,可见对库奈特拉的重视。

但自从丢失前沿的雅穆克河谷后,中央军便只能被迫转入了被动防御。

指挥部外,沙里尔中将正和他的副官摩西抽着烟,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只有“穿堂风”(季风气流)陪伴着他们,远处阵地的探照灯光柱偶尔划破夜空。

“听说阿拉伯人开始从加利利撤军了,”沙里尔吐出一口烟雾:“看来这场闹剧快结束了,等这边完事儿了,或许我该去海法度个假,那里的海滩和姑娘,可比这该死的戈兰高地舒服多了。”

摩西笑着附和:“确实,埃拉特的姑娘更热情,但海法的葡萄酒更值得怀念。”

“得了吧,埃拉特的姑娘心思比呢子大衣上的毛都多.不过说真的,我现在只想找个没有炮声的地方,一觉睡到自然醒。”

“那也得等双志人彻底撤军,估计我们是最后一批——至少等到他们从雅穆克河谷撤兵之后。”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沙里尔中将的目光被夜空中一个盘旋的黑影吸引。

那是好像一只鹰隼。

他看着那道黑影,沙里尔突然有种错觉,那黑影也正盯着他。

“见鬼了,我好像看到一只鹰。”他喃喃道。

“鹰?这里除了我们的战鹰(指飞机),晚上哪还有什么别的鸟会飞?”摩西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大概是只夜枭吧,将军,您太紧张了。”

两人又闲聊着抽了两三支烟,直到戈兰高地深夜的寒意彻底浸透了外套。

沙里尔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回去吧,这鬼地方晚上真能冻死人。”

副官点了点头,正在两人往屋子里走的时候,沙里尔听到了空中传来一道令他头皮发麻的尖啸声。

那声音他太熟悉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恍惚感。

那是榴弹炮落地前的声音。

轰——!!!

剧烈的爆炸声响彻夜空,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炮弹如同重锤,精准地砸中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顷刻间,火光冲天,土木结构的指挥所被炸得粉碎。

沙里尔·莫塔海尔中将和他的整个指挥中枢,在第一波炮火的急袭中灰飞烟灭。

————

伴随着隆隆的炮击声,整个库奈特拉仿佛都在地动山摇。

前沿阵地的约西·戴维德旅长在剧烈的震动中试图联系指挥部,但始终未能得到任何反馈。

“指挥部!收到请回话!任何人!回答!”

一名满身尘土、脸上带着血痕的士兵踉跄着冲进临时指挥所,声音因恐惧而变调:“旅长!所有指挥频道都瘫痪了!联系不上!敌人的坦克……好多坦克!已经从雅穆克河谷冲上来了!”

戴维德旅长的心猛地一沉,他一把抓起望远镜冲到观察口。

只见钢铁洪流正奔腾而来,为首的一辆M60A1坦克炮塔上,一面蓝色的旗帜在炮火与硝烟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戴维德立刻做出判断,大吼着下达命令:“全体注意!依托反坦克壕和预设雷区!组织交叉火力!绝不能让他们突破阵地!”

然而双志部队攻势之凶猛,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尽管现在中东各国的军队都不提倡装甲洪流冲锋,但在极近距离且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它依然是最具冲击力的战术。

那些冲在最前的坦克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他们将油门踩到底,似乎完全不知道恐惧为何物!

即使领头的坦克被反坦克导弹或被地雷炸断了履带、甚至殉爆成一团火球,后面的坦克也会毫不犹豫地绕过那些残骸,然后继续冲锋!

戴维德旅长已经被彻底惊呆了。

这种完全不顾及伤亡、不计代价的打法,即便是让他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兵看到,也感觉一阵脊背发凉和不可思议。

这完全就是为了以最快速度撕裂他们的防线,用钢铁和血肉硬生生碾出一条路!

“这就是双志的部队吗?”

哪怕以锡安最精锐部队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更糟糕的情况接踵而至,随着先头装甲部队吸引并撕开防线,越来越多的双志部队从四面八方涌现。

机械化步兵战车紧随其后,车载反坦克导弹和高地上的精准打击火力点开始系统性地清除锡安军的每一个坚固火力点。

“他们不是从加利利撤退了吗?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部队?!”戴维德旅长脑海中一片混乱。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他恍然大悟。

双志人根本不是在撤退!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欺骗!他们是将主力从加利利悄然转移,集中了所有兵力于雅穆克河谷一线,意图以绝对的优势力量,形成铁拳,一击砸碎库奈特拉的防御!

可即便戴维德旅长现在明白过来,一切也都已经晚了。

通讯兵绝望地报告:“旅长!东面、南面都发现敌军大量装甲部队!我们好像被彻底包围了!”

但其实不用说,戴维德旅长也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一切。

双志部队如同汪洋大海,冲向他们这座失去指挥的孤岛,似乎要将他们彻底吞没。

看着那些前仆后继,似乎无穷无尽的敌军,戴维德旅长的眼神彻底陷入了绝望。

战斗残酷地持续了八个小时,库奈特拉阵地在反复争夺中化为焦土,血流成河。

直到天空泛起晨曦的第一抹惨白光亮,枪炮声才逐渐稀疏下来。

随着中央军的最后一支部队朝着黑门山落荒而逃,库奈特拉也正式宣布易主。

阿尔哈利想要将那面蓝色的旌旗插在锡安指挥部的废墟上,但他找了一圈都没找到——估计是早在先前的炮火中被炸没了。

满身硝烟与血污的约西·戴维德旅长活了下来,他被几名双志士兵押着,带到了那辆插着蓝色旗帜的坦克前。

坦克舱盖打开,一名将军钻了出来。

戴维德旅长被压得跪倒在地,但他仍是努力抬起头,“我认得你,班达尔,你是拿下雅穆克河谷的那个,也是阿米尔最得力的干将。”

他未曾见过对方的面容,但关于这位喜欢扛着旗帜、驾驶坦克带头冲锋的师长的事迹,他早已如雷贯耳。

他是通过那面旗帜和这不要命的风格辨认的。

然而,那名年轻的将军却从车顶一跃而下,他的声音穿透了清晨的薄雾:

“你认错人了。”

“我是阿米尔·本·穆罕穆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拉伯盟军总司令,苏美尔之剑。”

陆凛迎着所有士兵炙热的眸光,对着大惊失色的戴维德旅长说道:

“也是送你们下地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