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79章 秘方(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成龙听了陈秉文关于《师弟出马》的故事构想,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满脸的跃跃欲试。

“陈生!这个故事好!

有功夫,有搞笑,还有师兄弟情谊,观众一定喜欢!

我脑子里已经冒出好几个搞笑打斗的点子了!”

成龙激动地搓着手,恨不得立刻就开始筹备,“我回去就琢磨角色,想想怎么把动作设计得更出彩!”

陈秉文看着瞬间满血复活、斗志昂扬的成龙,笑了笑,鼓励道:“好!要的就是这股劲!

阿龙,我相信你的能力。

放开手脚去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公司提。

威龙影业的第一个项目,一定要打响!”

“放心吧,陈生!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成龙重重地点头,信心爆棚。

他又和陈秉文讨论了几句关于电影风格和可能邀请的武指、配角人选的初步想法,这才带着满腔热情,告辞离开了。

成龙刚走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凌佩仪满脸笑容走了进来。

“陈生,王健全和王建仪兄妹那边有回复了。”

她笑着说道,“他们原则上同意将王老吉的秘方和商标使用权转让给我们。”

陈秉文点点头,笑着问道:“他们选哪种方案?买断还是合资?”

“买断。”凌佩仪确认道,“不过,相比我们之前提出的100万港币的意向价,他们希望价格能再提高一些。”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们希望能给到120万港币。”

陈秉文几乎没有犹豫,直接拍板:“120万就120万。

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凌总监,你立刻去办,尽快和他们确定具体的签约时间,把合同细节敲定下来,避免节外生枝。”

王老吉这个品牌未来的价值远超千万甚至亿万级别,多付出20万港币尽快锁定所有权,彻底避免未来的商标纠纷和潜在竞争,这笔账无论怎么算都是极其划算的。

他不想在这种小事上纠缠,以免横生枝节。

“明白!我马上联系他们,争取明天就安排签约。”

凌佩仪立刻转身去执行。

第二天下午,陈秉文和凌佩仪准时再次来到鸭巴甸街的王老吉凉茶铺。

王健全和王建仪兄妹显然早有准备,桌上甚至泡好了茶。

双方简单寒暄了几句,气氛比上次更加融洽,也少了许多试探。

凌佩仪将准备好的正式合同文本拿出来。

王建全、王建仪兄妹两人仔细地翻阅着,重点关注金额和支付方式。

确认无误后,王建全深吸一口气,率先在转让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健仪稍微迟疑了片刻,目光在店内那口擦拭得锃亮的祖传铜壶上停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抿了抿嘴,拿起笔,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秉文随后也签上了名字。

双方交换合同后,王健仪将一个略显陈旧的木匣子递给陈秉文。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张小心保存、略微泛黄的纸张,上面是用毛笔书写的王老吉凉茶秘方,还有一些祖传的叮嘱和注意事项。

旁边则是王老吉商标在港岛的注册文件等权属证明。

陈秉文接过木匣,手指拂过那张记载着百年风味的秘方,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这个源自清道光年间的品牌,历经波折,如今终于落在了他的手中。

他知道,这张纸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配方,更是一个巨大的、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和一个民族饮料品牌的未来。

“王先生,王女士,感谢你们的信任。”

陈秉文合上木匣,真诚地说道,“请放心,陈记一定会好好运用这份秘方,让王老吉的品牌发扬光大,绝不会辜负它的百年声誉。”

王建全似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王健仪的神情则有些复杂,既有解脱,也有一丝不舍,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希望如此吧。

陈先生,以后就拜托你了。”

交易完成,双方又客套了几句。

陈秉文和凌佩仪便起身告辞。

从凉茶铺出来,陈秉文心情不错。

拿下王老吉,是他布局内地和全球华人市场的重要一步棋。

他一边走向停在路边的轿车,一边对凌佩仪吩咐道:“凌总监,接下来两件事要立刻跟进:第一,凭这些文件,尽快完成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法律手续,确保权属清晰无误。

变更好之后,立刻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王老吉商标。

第二,让研发中心立刻开始研究这个配方,着手进行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测试,同时要保证核心风味和功效不变”

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从旁边的小巷子里猛地冲出三个身影,一下子拦在了车前。

为首的那个少年,正是前几天被陈秉文让赵刚救下、并给了三百块医药费的那个年纪稍大的。

此刻他冲到陈秉文面前,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直接跪了下来!

“恩公!谢谢恩公那天的救命之恩!谢谢恩公!”

少年声音哽咽,说着就要磕头。

跟在他身后的另外两个年纪更小、脸上还带着伤的弟弟,看到哥哥跪下,也慌忙跟着跪在了后面,神情惶恐。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陈秉文和凌佩仪都愣了一下。

陈秉文尤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这架势未免太大了点。

他并不习惯被人如此跪谢。

“赵刚!”陈秉文连忙示意了一下身边的赵刚。

赵刚立刻上前,一把扶住了正要磕头的少年大哥,用力将他拉了起来:“起来说话,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要随便跪。”

那两个弟弟见状,也有些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聚拢到哥哥身边。

陈秉文看着这三个衣衫陈旧、面带菜色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倔强的少年,放缓语气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那天只是举手之劳,给你们钱也是让你们去看伤,没必要特意过来谢我。”

那为首的少年,虽然被赵刚拉了起来,但依旧激动,用力摇着头:“对恩公是举手之劳,对我们三兄弟是天大的恩情!

那天要不是恩公派人救我们,又给了钱,我们可能就.就挺不过去了。

我弟弟他们发烧,都没钱看医生”

他说着,眼圈有些发红,回头看了看两个弟弟。

通过少年有些凌乱但急切地叙述,陈秉文大致了解了情况。

这三个少年兄弟,是从越南逃难来的华侨,老大叫武元豪,今年十六岁,两个弟弟一个十四岁叫武元杰,一个十三岁叫武元勇。

他们住在北角的越南难民营。

那天大哥武元勇因为在码头找临时工做的时,多看了几个本地古惑仔的女朋友几眼,就惹来了无妄之灾,被对方追着打了半条街,幸好遇到陈秉文出手解围,还给了他们看伤的钱。

“恩公,我们没什么能报答你的,”武元勇抹了把脸,眼神恳切地看着陈秉文,“但我们有力气,能干活!

恩公的公司要是有什么粗活重活,尽管吩咐我们!

我们三兄弟一定给你干得漂漂亮亮,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陈秉文听完,心中了然。

原来不只是感谢,更深层的目的是寻求一个谋生的机会。

他看着这三个在逆境中挣扎求生、懂得感恩且眼神里带着一股狠劲和求生欲的少年,心里虽然同情,但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的公司不是慈善机构,用人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

仅凭一面之缘和感恩之心,并不足以让他轻易安排人进去,哪怕只是做粗活。

他笑了笑,平和的说道:“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那天帮你们,是碰巧遇到,也没想过要你们报答。

好好把伤养好,在难民营遵守规矩,以后找份正经工作,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说完,他对赵刚示意了一下,准备上车离开。

武元勇见陈秉文要走,有些急了,上前一步还想说什么,但被赵刚一个眼神制止了。

赵刚挡在中间,沉声道:“老板还有事。

你们的好意老板知道了,回去吧。”

武元勇看着陈秉文坐进车里,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再纠缠,只是拉着两个弟弟,对着车子离开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车上,凌佩仪回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地鞠躬的三兄弟,轻声对陈秉文说:“陈生,这三个孩子看起来倒是挺知道感恩的,就是身世可怜了点。”

陈秉文“嗯”了一声,目光看着前方,若有所思。

他当然不是铁石心肠,但那三个少年,尤其是大哥武元勇眼神里那股混合着卑微、恳求、以及某种不甘和野性的复杂光芒,让他觉得并非单纯的感恩那么简单。

帮忙可以,但引入公司则需要观察和考量。

“赵刚,让下面的人留意一下北角难民营那边的情况,尤其是这三个兄弟。”

陈秉文吩咐了一句,便将这件事暂时搁置。

“接下来,王老吉产品的研发转化和商标注册,要尽快推动起来。”

“明白,陈生。”凌佩仪点头应道,也收回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