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总理府。
与外界预想中的慌乱不同。
会议室内的不少阿三高层面带怒色。
但细细感受之下,会发现不少人眼底带着几分慌乱。
龙国的声明早已被翻译成文件。
整齐地摆在了每一位与会高官和将领的面前。
“他们.....他们怎么敢?!”
国防部长帕特尔面带怒色,猛地把文件拍在桌子上。
“他们不是一直在退缩吗?”
“不是害怕在高原上和我们交手吗?”
“怎么会.....怎么会直接宣战?!”
一位陆军将领沉吟许久,大声说道,试图用音量掩盖内心的不安。
“这是虚张声势!一定是!”
“就像他们在朱海航展上展示的那些东西一样!”
“他们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原环境!”
“万一是真的呢?”
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
但立刻被更激烈的反驳淹没。
“就算他们真的敢打,我们伟大的山地部队也一定能将他们粉碎!”
帕特尓挥舞着拳头,咬牙说道。
“我们有美丽国的最新援助!我们有湿婆神庇佑的勇士!高原是我们的主场!”
此话一出,提振了不少人的士气。
不少人纷纷附和道。
“对,我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山地作战经验!”
“我们一定能守住!”
“让龙国人尝尝我们山地雄狮的厉害!”
“说不定,我们还能借此反攻。”
但在看似自信的犯严重,却莫名有一种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感觉。
说句实话,龙国如此干脆利落的宣战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将一场他们本以为可以控制的边境摩擦。
瞬间升级为关乎国运的全面战争!
端坐在主位上的总理纳伦德,一直没有说话。
他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
下面众人的争吵和“豪言壮语”。
他仿佛听在耳中,又仿佛没有听见。
直到会议室里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他身上时。
纳伦德才缓缓抬起头。
目光扫过一张张强撑着的脸。
他的喉咙有些发干,声音沙哑。
但最终还是用尽可能平稳的语调,下达了命令。
“通知下去全国,进入战斗状态。”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命令前线各部依托有利地形和既设工事,坚决守住!”
“绝不能让龙国人前进一步!”
“等待国际社会的调停和美丽国的进一步支援!”
“还有....”
说到这里,纳伦德的目光转向外交部长格尔。
“格尔,和英格丽国沟通,我们是联邦的一份子...需要女王陛下的援助!”
“明白,总理先生!”
格尔珍重齐声回答道。
此刻,纳伦德的内心深处已经隐约意识到。
这场由他们一手挑起的战争,其走向或许已经不受控制。
所以他急需往给自己增加底牌。
多一个国家下场,他心中的底气就越足。
......
伦顿,唐宁街十号。
正午的阳光笼罩着这座象征着英格丽国权力中心的建筑。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
整条街道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的人流穿梭在这条街上。
黑厅内部。
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儿的卧室门被轻轻敲响。
撒切儿有午睡的习惯,此刻正值时分。
很快,首相助理鲍威尔的声音响起。
“首相阁下,抱歉打扰您休息。”
“有紧急事务。”
撒切儿睡眠很浅,几乎是立刻惊醒。
她披上睡袍打开门,看到的是一张写满紧张的脸。
“查尔斯,什么事值得在这个时间吵醒我?”
撒切儿打了个哈欠,开口说到。
“首相,刚刚收到的紧急外交电文。”
说着,鲍威尔连忙将一份文件夹递给她,语速很快。
“龙国.....在数个小时前,通过其所有官方渠道正式对阿三宣战了。”
撒切儿翻阅文件的手指一顿,整个人瞬间精神起来。
“宣战?”
她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你确定是正式宣战,而不仅仅是边境冲突升级?”
“是的,首相。”
“措辞非常明确,是正式的公开的宣战声明,由龙国外交部和国防部联合发布。”
随即,鲍威尔补充道。
“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们驻新德里的大使馆也收到了阿三方面的紧急求援信函。”
“他们.....希望作为英联邦的母国。”
“我们能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撒切儿沉默了,睡意彻底消散。
她快步走向书房,鲍威尔紧随其后。
书房内,
撒切儿仔细阅读着电文。
龙国声明中那不容置疑的措辞。
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强大觉醒。
这与她印象中那个一度温和积弱的龙国截然不同。
“看来,亚洲的局势又要改变了。”
撒切儿放下文件,沉吟片刻,果断下令。
“立刻通知内阁核心成员,半小时后在地下简报室召开紧急会议。
“另外让国防部和外交部的情报分析官准备好最新简报。”
“是,首相!”
鲍威尔立刻转身去安排。
半小时后。
唐宁街那处地下坚固的简报室内,气氛不算轻松。
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国防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财政大臣奈杰尔·劳森....
英格丽国最高权力决策层齐聚一堂。
此刻,他们的表情不一。
“先生们,很抱歉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大家召集过来。”
撒切儿开门见山,将收到的电文内容简要通报。
“龙国对阿三宣战了。”
“阿三已经向我们发出了求援信号。”
“现在我们需要决定,大英帝国该如何应对。”
话音一落,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骚动。
外交大臣杰弗里·豪首先开口。
语气带着一种基于历史情感的激动。
“我们必须援助阿三!”
“虽然他们已独立,但仍是英联邦的重要成员,与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对阿三的求援置之不理,我们在英联邦内的威信何在?”
“大英帝国的脸面又将置于何地?”
他的观点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附和。
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依旧是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