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119章 明朝的进攻手段竟如此毒辣
随着三人达成共识。

田宏、张拙二人也不再停留,即刻动身返回自己的属地。

他们已经盘算好了。

让山东境内四五个县的河堤决堤,就可以制造出约莫十几万的灾民出来。

而在这十几万的灾民里,又必然会有几万人流离失所,折腾出极大动静。

到时候皇帝从朝鲜回来,看着这些灾民,不管救或不救,他们都有的是办法对付。

不救。

且不说从法理层面上这会影响到皇帝的统治基本盘。

到时只要他们从中煽动这些灾民。

说全都是因为皇帝嗜杀的人祸,才导致如今山东境内的这般天灾。

那就直接可以带着这十几万人去把皇帝圣驾给冲了。

甚至说,到时直接堂而皇之的将这等暴君论罪也不是没有可能。

救。

十多万灾民又岂是那般好收拢的?

虽说他们知道皇帝在陕西办到了救灾济民的壮举,但山东可不比陕西。

那五座城池纯粹是他们疏忽大意。

若是皇帝到时候还想着通过抢劫大户的方式来赈济灾民,那就正遂了他们的意。

他们可正愁没有将皇帝脚步拖延的机会呢。

于是乎。

在一路奔袭回到各自家中后。

孔胤植、田宏、张拙三人立马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起决堤毁田各种事宜。

同时他们还全都将手下心腹叫过来开了个大会:务必看好各自的地界,绝对不能再让五城被劫之事重现。

不仅如此。

所有人都要严密盯着皇帝圣驾的动向,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就立马互相驰援。

在皇帝的巨大压力下。

山东地区三大世家此刻已然是被拧成了一股再紧密不过的麻绳。

而在这众志成城的信念下,办起事来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只不过才一天时间而已。

山东地界就有一个人口较稠密的富庶县城出现决堤的灾情。

霎时间。

前段时间秋种刚播撒下去的种子就被毁了个干净,无数百姓农户赖以生存的田地也被淹没一空。

为了抢险救灾,还生生淹死了上百农户。

人群之中,也是跟着迅速爆开流言。

这都是皇帝前几日杀了那么多儒生士子,连老天爷看不下去,给咱们山东降灾示警了!

唉.明明都是皇帝造的孽,为什么非要咱们老百姓去承担因果呢?

各种流言蜚语在众人心中你来我往,人心随之浮动。

幕后黑手孔、田、张三人则是在家中稳坐钓鱼台听着属下汇报,全都暗暗松了口气。

攻敌所必救。

这一招,你又如何能接的下?!

另一边。

朱由检的圣驾队伍在连夜奔波之后,也是终于抵达了朝鲜边境。

宣川和铁山二城中的百姓官员。

原本还因明朝使团被抓之事议论纷纷,心中带着几分担忧的想看看明朝会如何处理此事。

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

只不过使团才被关入大牢两天而已。

竟直接就在海面上看到了数百艘飘扬着大明龙纛的船只,正浩浩荡荡行来。

人群不由得惊呼:爹,你真没死啊?!

所有人都清楚,这么多战船和士兵出现,那就必然是大明因为使团被辱之事来兴师问罪了。

对了对了!就是这个味道!这才是天朝上国!

两城中的百姓官吏赶忙出城跪迎。

这些年来,他们二城因为和东江镇交好的缘故,屡受朝堂打压。

但现在大明的军队直接开拨过来了,那就代表着他们的命运将会出现转机了。

这下真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了!

嗯.只要大明王师能打赢我们朝鲜的军队就行。

想到这里。

两城的主官也是赶忙把自己所知道的附近几城的情报给送了上去——朝官虽然当在身,我心依然大明心!

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的情报。

圣驾之中只是随便出来个人接过去看了一眼就没再有任何下文。

然后他们就看到大明的军队不做任何停留,直接一路向前。

看着大明军队沉默肃杀的背影,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大明这是要干什么?!

在圣驾队伍的长途奔袭之下。

人数过万的全副武装的队伍,就这么一路连夜赶到朝鲜国都汉城附近。

期间倒也确实遇到了一些追兵,但都没给朱由检造成什么麻烦。

一方面由于朱由检行军速度极快,另一方面就是名义上大明仍是朝鲜的宗主国。

而且沿路那些城池里一般也就几百上千的驻军,在没收到国王调令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

此刻。

看着前方不远处的已经出现轮廓的朝鲜国都,朱由检并未下令直接进攻。

虽然在这时进攻绝对可以打汉城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仅凭圣驾队伍这奔波劳累了一路的一万多人,是不可能对这座城池造成什么有效影响的。

只会让己方出现伤亡并更加疲敝。

于是朱由检便下令,先把附近一座防守不够严密的小县城给占下来当作据点。

对于朱由检来说。

这次远征朝鲜,仅凭一味强攻是绝对达不到他将朝鲜彻底收入囊中的打算的。

必须要辅以攻心之举,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朱由检也不担心朝鲜那边,会一鼓作气直接调动大军将他们围困至死。

关于这一点,他在进军朝鲜之前自然是极其仔细的研究过的。

朝鲜境内,虽然名义上有着一二十万的军队。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军队也只是空有名头而已。

真正属于李倧能调动的精锐,不过两三万左右。

而剩下的那些士兵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分而化之。

但具体要去如何实践。

就要看李倧那边如何出招,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了。

朱由检清楚。

在现如今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李倧那边收到消息后一定会急着出招的。

非常着急那种。

与此同时。

汉城皇宫之内。

正躺在奢华龙床上安稳入睡的李倧忽然被一阵急促摇晃给叫醒。

即使是普通人被从熟睡中惊醒也会心情不悦,更别提一国之君了。

只是李倧皱着眉头刚想发作,手下亲信的一番焦急汇报却是将他给弄得瞬间愣住了。

“主上!大事不好了!明朝派兵打到国都来了!李虎将军如今正在城池上守备!”

“什么?!”李倧面色巨变。

在将明朝使者团队下狱并彻底倒向后金后,李倧设想了明朝那边会有无数种反应。

对这些反应他也早就做好了应对措施,只等对方出招便是。

但打死李倧都没想到的是,明朝竟然直接派兵打到了他的国都!而且还是在短短两三天之内!

这怎么可能?!

明朝若是有这种实力,那为什么这些年来又一直饱受欺辱?

难不成就是为了下盘大棋好找个理由把朝鲜灭国?!

朝鲜何德何能让明朝这样对待?

刚被惊醒的李倧闻此晴天霹雳,当即便有些乱了分寸,直接光着脚就从床上跳下,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手下亲信见状,赶忙继续道:“主上莫慌!明朝只是派兵驻扎在了国都附近,并未真正进攻,目前咱们城内连个伤亡都还没!”

李倧又是一愣,这才发现皇宫内并未听到什么兵荒马乱的动静,只是气氛有些紧迫。

随即李倧脸上惊慌转为皱眉沉思。

顿了顿后,李倧大手一挥:“叫上侍卫随朕去城门,朕要亲自看看明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李倧一行人急匆匆的往城门赶去。

等到登上城楼后,他叫来披甲执剑的心腹大将李虎,开口问道:“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虎拱手回答道:“回禀主上,明朝军队突然奔袭至我国都附近,但却并未与我军交战,而是在城郊占了一座小城,驻扎下来。”

“明朝来了多少军队?!”

“据臣所观,其军队人数最多不过万人而已。”

才一万来人?!

听着这个回答,李倧皱了皱眉。

就一万人,明朝是怎么敢把他们派到国都附近来驻扎的?!

要知道汉城内属于他李倧的嫡系精锐都有三万。

再加上本就驻扎在城池内的守兵,各种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能凑出十万战兵。

《孙子兵法》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你明朝二话不说派这一万人到我国都前是想干什么?

难道明朝想通过这一万人来打我朝鲜国都不成?

还是说这批人只是诱饵,大批部队还在后头?

李倧继续喝问道:“可曾在其他地方发现明军踪迹了?”

李虎摇摇头:“回禀主上,各地刚刚传来情报,这支明军一路并未攻打沿路任何城池,而是一路绕行才赶到国都附近。”

“而且听情报还说,这支明军乃是明朝皇帝亲自率领的。”

李倧:?

李倧听到这个回答时,甚至比刚才听闻明军打过来时的震惊还要大。

明朝皇帝带着一万多人跑到他的国都外面,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驻扎下来?

他是话本看多了?

真觉得自己是皇帝就可以带着一支军队战无不胜了?!

还是说.他完全没把自己这个朝鲜国王当人看。

觉得只要带人前来,自己就会乖乖向他俯首称臣?!

顿时,李倧不由得怒极反笑。

而城池上的其他人看见李倧大笑,也是跟着附和笑了起来。

明朝的皇帝刚刚出现时,着实是把他们这些守城将士吓了一个惊天大跳。

但当发现对方这支军队才一万来人,还没有任何援兵之时。

局面就变得有些招笑了。

刚才众人被吓了一跳的事情,此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孩手拿炮仗吓到大人一般荒诞有趣。

明朝这个皇帝莫不是脑子被驴踢坏了?

这么点人马也学着别人御驾亲征?

找死不成?!

一众人等放肆嘲笑完之后。

李倧才带着他的这些将领来到议事房内,商讨应对之策。

虽然明朝皇帝此举有些好玩,像个跳梁小丑一般引人发笑,多让他蹦跶两日也没什么大碍。

但对于李倧来说,还是赶紧把他除掉最好。

因为皇帝不管怎么其本人怎么愚蠢,他实际上是都代表了一个名号的。

现在明朝皇帝率军兵临国都城下,要不了半天时间消息就会传遍整个朝鲜。

那这样的话。

朝鲜内部那些好不容易被他打压下去的忠明派恐怕便会再度复苏,生出很多不必要的乱子。

而若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明朝皇帝击溃。

那朝鲜境内的所有忠明派都将被扫之一空,他李倧本人的威望也将到达顶点。

朝鲜境内将再也不会出现任何反对他的声音。

他还可以在擒住明朝皇帝后,利用其身份大作文章,为朝鲜开疆拓土,成为能留名青史的超凡帝王!

想着这些事情,李倧就不由得感到一阵兴奋。

此刻。

李倧看向自己的心腹大将李虎,开口询问道:“从现在到明日,除了我们的嫡系精锐外,能集结起多少普通士兵?”

李虎想了想后回答道:“回禀主上,明日正午之前,至少可以调出三万大军。”

李倧点了点头,随意吩咐道:“那就让这三万人先去消耗一波明军,然后再派我们的精锐前去收割。”

“你知道该怎么办。”

除了李倧自己的精锐嫡系外,国都内其余的那些战兵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

这些战兵对于李倧来说,就不像忠明派那般好清理。

但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刚好可以把里面一些不那么听话的刺头处理掉。

就像借助后金的手除掉各地不听话的忠明派军队一样。

李虎闻言,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置。

之前军队中那些和他不对付的,全都塞进明天的炮灰部队里去,让他们先去送死。

李虎面色一凛,高声回答道:“臣遵旨!”

李倧轻轻点了点头,摆摆手便直接回皇宫睡觉去了。

没办法。

实力的差距就在这里摆着。

明日的进攻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战术安排。

先用人海堆积出伤亡,然后直接精锐入场洗地了事。

现在要做的,就是养足精神等着明天传回捷报就行了。

不过此刻的李倧不知道的是。

在刚刚李虎宣布调令的那一刻。

附近城郭内就有几百名长期被欠饷的士兵,当场叛变悄悄往明军驻地县城跑去。

不发饷银还让我们去送死?谁爱去谁去吧!

但对于李倧来说,别说他不知道了,就是知道他也根本不会去在意。

朝鲜乃是他的主场。

几百叛兵能起个什么毛用?再给明朝送去几千叛兵又能如何?

正好方便他一并料理了!

明军驻地之中。

毛文龙听说有几百名朝鲜士兵跑来投奔,也是立马接待了他们。

当从这些人口中得知明日朝鲜就准备派大军进攻他们时,毛文龙脸上不由得浮起大战前的凝重。

他非常清楚,依靠眼前的这座城池是绝对受不住朝鲜的进攻的。

所以明日的对决,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硬仗。

当即。

他便将一众将士召集起来,向众人告知了朝鲜明日就将来犯之事。

众将闻言,对视一眼后目光里皆是涌出决绝。

他们一路奔波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只不过是数倍的兵力差距而已,怕什么!?

难道说他们和陛下一同经历了这一切后,还会怕死吗?

这是来到朝鲜后的第一仗,说什么都必须得打赢!

因为只有赢了这一仗,他们才能有继续留在朝鲜对局的资格!

毛文龙话音落下。

那边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应战之声,每个人都要争做先锋。

但面对着众人的激愤,毛文龙却是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明天,老子亲自来做这个先锋。”

按理说,一军统帅是不应该带头冲锋陷阵的。

这样一旦其人出了什么事,那剩下的士兵就会群龙无首军心涣散。

但毛文龙现如今却不用考虑这个了。

他很清楚圣驾队伍中的主心骨是陛下。

这样一来,他的带头冲锋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队伍士气了。

哪怕是他战死在前面,也只会让后面的人更加同仇敌忾。

他毛文龙,就是要以这种方式向死而生!

况且。

敌人只不过是区区几万杂兵而已,就算人数比自己多出数倍又能如何?

在御驾亲征的士气加持之下,他这把老骨头未必就不能带着大明朝的精锐之师一举大破敌军!

吾虽年迈,箭矢犹锋!

众人的士气在这一刻达到顶峰,毛文龙也是带着他们来到朱由检临时行宫之中,向他诉说了明日的军事安排。

不过朱由检听完毛文龙讲述,却并未急着做出决断,而是下令让把那些投诚的朝鲜士兵给带过来。

很快。

朱由检就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

朝鲜都城内,除了李倧的那些嫡系部队外,其余士兵多有欠饷之事。

而对朱由检来说,有这个前提在,李倧的出招就让他感觉有些无趣了,随手就能兵不血刃的破解。

当然。

这也不能怪李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有压迫。

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就是往后再推几百年,也依然会存在这种贪污腐败的情况。

更别提现在这种封建农业社会了。

看着毛文龙一众人等,朱由检淡淡开口道:

“刚刚的那些朝鲜士兵,他们不是来投诚的,而是来迎驾的。”

众人有些不解的互相对视一眼,没太明白陛下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明天来的那些朝鲜士兵,他们也不是来进攻大明的,同样是来迎驾的。”

“既然是迎驾,那大明就要赏,明日派个人出去告诉他们,迎驾者有功,皆赏银百两。”

众人:?

还能这么搞?!

好像确实能啊!

他们携带的有辎重里有从山东抢来的近千万两银子,这是物质基础。

最重要的是,此举占据大义。

明朝现如今仍是朝鲜的宗主国。

那些普通士兵拿了大明朝的银子,就算不至于说直接临阵倒戈,那也肯定不会再对大明动手。

因为大义是深入人心的,要不然说为什么打仗之前还搞个师出有名?

这样一来,直接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乃是兵家最善之策!

陛下他究竟是怎么在一瞬间就想到这种办法的?!

为什么我们刚才就想不到呢

毛文龙不由得吞了口唾沫:“臣等.知道该怎么办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

众人随即离开房间,去提前准备明天的“犒军”之举。

临分离前,众将对视一眼,竟然都是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眼底浮出一抹发自内心的轻松。

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还是得跟对人啊!

毛文龙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漫天繁星,搓了搓粗粝的手指,心思莫名。

他是着实没想到,来到朝鲜后的第一仗,竟然会是这般结果。

不过这样的话,大明朝向死而生的脚步,岂不算是已经成功跨过最开始的那道门槛了?

嗯.那他这条命,还是留着后面擒杀李倧时再做先锋比较好。

翌日。

正午时分。

在监军的督促下,朝鲜都城内的三万大军从城门涌出,浩浩荡荡的往明军驻扎的城池压去。

老实说。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不愿意去参加这次军事行动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这批人本质上是炮灰。

最后的功劳会归于他人。

最操蛋的是。

他们这批人要是战死了,抚恤金都不知道能不能领全。

但没办法。

现如今明朝直接打到他们国都门口了,朝廷又刚给他们发了十两饷银,不管是为了大国还是为了小家,他们都得冲。

很快。

这支军队就来到了明军驻扎的城池附近。

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

他们并没看到想象中的明军,而是只有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骑着马在前方悠哉悠哉的等着他们。

看着这个形单影只的身影,众人都有些愣了。

这是想干什么?玩长坂坡张飞一吼吓退百万兵那一套?!

但你这形象也不对啊!

就连监军都有些不明就里,以为此人是明朝想要说和而提前派出的使者。

在一片注视之中,那人轻轻策马来到众人面前,高声开口道:

“大明皇帝前来视察朝鲜国都,诸位将士迎驾有功,每人赏百两雪花纹银!”

一众士兵:?

瞬间,人群陷入喧哗。

“视察?!不是说大明打过来是要将我们灭国吗?!”

“一百两银子?真的假的!?这他妈都是我们好多年的饷银了!”

“.”

监军闻言,顿时大惊失色:“放肆!分明是明朝不顾宗藩情谊,率兵侵略我朝鲜!尔竟敢在这里胡扯什么视察!”

“左右!快将其给我拿下!”

监军带来的人刚想有所行动,但前方几棵大树后面却跳出几名朝鲜士兵。

这些士兵手中举着白花花的银子高呼道:“昨日我等迎驾有功,这是大明皇帝赏给我们的!”

看着前方那些人手里举着的银子,刚刚还喧闹的队伍瞬间寂静下来。

因为这些士兵里,真有他们的认识的面孔,不是明军找人冒充的。

霎时间。

无数目光看向骑在马上的那人。

“大人,真是来迎驾就有一百两银子可领吗?!”

“大人,什么时候能发给我们?!”

“大人.”

监军看着这副场景,此刻已是急的满头大汗。

他深知若是再任由对方说下去,那恐怕这三万人立刻便会哗变。

监军拼尽全力大吼道:“哪有什么银子!他是明朝派来的骗我们的!明朝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银子!!!”

中年人轻笑一声,举了举手。

随着他的动作,身后城门被打开,接着十辆装满银子的马车从城门内驶出。

一众朝鲜士兵看着这些银子,瞬间眼睛都直了。

这银子不够给他们一人一百两分的,但是这些银子却证明了明朝并非诓骗他们。

而这个时候。

中年人从袖中掏出一抹明黄色卷轴,在众人面前缓缓开口道:

“我不光给诸位看了银两,还带来了大明皇帝的圣旨,诸位不会不知道圣旨的分量吧?”

“说了每人一百两,那就绝对每人都能领到一百两!”

监军已是面无血色:“放屁!我杀了你!”

但随即,他便被众人如狼似虎的目光所包围。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你他妈一个人杀了我们三万人的父母还想活?

瞬间。

李倧派来的亲信监军便被撕成碎片。

接着。

无数士兵又将目光盯向那些银子。

而骑在马背上的中年人看着目的已经达到,则是立刻又换了副严厉面容:

“诸位虽迎驾有功,但却不可生出任何骚乱!否则谁若是惊了圣驾,别说领不到一两银子,还要请其余迎驾者将其一同斩杀!”

此言一出,骚乱的人群瞬间肃穆。

而这时,城内又是涌出一批负责维持秩序和分发银两的人。

刚才还准备攻城的朝鲜士兵,此刻对视一眼后纷纷老老实实排队领起了银子。

看着这一幕,马背上的中年人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刚才的那些言语,全都是陛下交给他的。

可以说,陛下料到了会发生的一切和这些士兵会出现的一切反应。

中年人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去形容这种天纵之才,只得摇头苦笑。

汉城,皇宫之内。

李倧正躺在一名侍女的腿上闭眼小憩。

这时,外面突然跑进一名急匆匆的官员。

听着动静,李倧睁开眼睛看向对方,平淡问道:“可是捷报传来了?”

“主上!不.不是!是明朝皇帝把咱们派去的人全给收买了!”

“你说什么?!”

官员赶忙外面正在发生的事全盘托出。

李倧听完之后,陷入沉默。

他看向远方,口中喃喃自语道:

“明朝进攻的手段竟如此毒辣,是我没有想到的。”

“他们竟然给士兵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