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满脸疲惫与无力,缓缓扬起手,有气无力的示意身旁的徐晃继续陈述。
徐晃神色极为凝重,眉头紧紧皱起,低沉说道:
“陛下,如今局势万分危急,萧和所率领的大军已然逼近,其来势汹汹,锐不可当。”
“我们仅仅依靠渭河这道天然屏障,是绝无可能抵挡住汉军攻势。”
“倘若陛下执意要坚守冀县,不肯北撤,以目前我军的兵力来看,我们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我军在此覆灭,那我大魏国可就真的完了,陛下,还望你三思啊!”
说着,徐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
“故臣斗胆,恳请陛下以大魏社稷的安危为重,放弃陇右退往凉北,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啊!”
曹丕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吃惊的神情,难以置信看向徐晃。
徐晃虽为大将军,却向来都是谨言慎行,今日徐晃竟然当众劝他放弃陇右?
这让他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曹丕还在愣神,不知该如何回应之时,韦康急忙跪地,谏道:
“陛下,大将军所言句句在理啊,如今的冀城,在汉军的攻势下,已然是守不住了。”
“请陛下率领我等退往凉北吧,只有保存实力,日后才有机会重新崛起啊!”
紧接着,姜叙也“扑通”一声跪下,苦谏道:
“陛下,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能够保存有生力量,他日必然还有机会卷土重来,重振大魏啊!”
有了徐晃的带头,众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各种劝谏之声纷拥而至,此起彼伏。
“陛下,为了大魏社稷存亡,请陛下听臣父之劝,撤往凉北吧!”
徐盖也跪了下来,言辞恳切苦劝着。
曹丕心中也明白,在这种局面下,自己没必要再一味地执着坚守冀县了。
于是,他长叹一声,不甘道:
“罢了,罢了,朕就依尔等所请,撤往凉北吧!”
众臣顿时大喜过望,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其中,姜叙更是激动得暗暗握拳。
曹丕退往凉北后,为了笼络凉北的人心,必会重用他们这些凉北人。
自己的地位,定然会随之大涨。
而成公英则与姜叙截然不同,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心中满是不甘。
他实在不愿意逃离自己的家乡,前往凉北。
除了他之外,其他的魏臣皆振奋不已,开始商议着撤离的各项事宜。
就在这时,一名斥侯神色匆匆地冲进大殿,带来了一个震惊众人的消息:
三万汉骑正如同狂风一般奔腾而来,距此仅仅只有二十里!
这个消息一出,众臣皆大为震惊,原本振奋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神情。
韦康率先回过神来,急忙出言提醒道:
“照汉军这行军速度来看,明日便可抵达渭河北岸,倘若我军此时全部撤离,渭河之上将毫无阻碍,汉军便可轻松地渡过渭河,对我们进行追击。”
“到那时,我们的撤退恐怕会演变成一场溃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曹丕神经再次紧绷起来,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沉思之中。
沉吟片刻后,曹丕缓缓说道:
“韦卿言之有理,我们不能全部撤离,必须留下一万左右的兵马,为大军的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尔等谁愿意留下来坚守冀城,拖住汉军追兵?”
大殿之中却一片寂静,无人敢主动请缨。
毕竟,以一万人马去拖住二十万汉军,这其中的凶险程度不言而喻。
徐晃见状,心中暗自叹息,于是拱手道:
“陛下,事到如今,臣愿出马,率兵掩护陛下北撤,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曹丕看着徐晃,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长叹一声道:
“看来关键时刻还得靠徐卿呀。”
他这话看似在夸奖徐晃,实则分明带着一丝责怨和讽刺其他武将的意思。
就在这时,徐质也拱手道:
“陛下,臣也愿为陛下赴死,臣愿为陛下守住冀城,拖住汉朝追兵,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
姜叙见状,也咬牙请缨道:
“陛下,臣也愿留下来,为陛下北撤争取时间,臣虽不才,但愿以死报国!”
其实,徐质是受到曹丕那番话的刺激,才毅然决定坚守冀城。
他想要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忠诚。
而姜叙则是不得不请缨,况且之前奇袭散关失算,导致曹丕损兵折将,他实在是难辞其咎。
主动请缨就算不能彻底翻盘,也可算将功补过。
哪怕最后真的要逃往凉北,至少也有一席之地,不至于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曹丕看着徐质和姜叙等人主动请缨,脸色掠起一丝满意的笑容。
于是他大赞道:
“不错,不错,我大魏果然亦有勇士忠臣,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实乃我大魏之幸啊!”
大赞之后,曹丕起身,亲自拍着徐质和姜叙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据守冀县,掩护主力撤退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坚守住,为大军争取足够的时间。”
“待主力全退之后,你们即刻弃城北撤,朕在金城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就这样,北撤的决议,就此定下。
当天,曹丕率领三万主力,以及百官家眷,浩浩荡荡地出城向西,绕往凉北。
而徐质则率领一万兵马,开始紧锣密鼓修筑城防,严阵以待汉军的到来。
在北面的方向上,萧和在破平襄之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沿途的各座城池,听到汉军到来的消息,纷纷望风而降,不敢有丝毫的抵抗。
几日后,汉军前锋杀至渭河北岸,与冀城隔河相对。
此时,魏军为了阻止汉军过河,已经砸了冰面。
然汉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毕竟渭河绵延数百里,可渡之地不止一处。
张飞率领主力沿北岸一路往下游而去,一天后,汉军终于找到了一处可渡之地,顺利踏冰过河。
过河之后再折返西进,汉军终于兵临冀城之下。
徐质站在冀城城头,看着城下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汉军,心中自然不敢有丝毫出战的想法。
他手下的一万士卒也都面露惧色,皆也都不敢出战。
汉军见魏军不敢出战,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四面下寨,修筑围营,将冀城包围起来。
徐质只能无奈站在城头,眼睁睁地看着汉军设营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