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临颖郡公府的后院院子里,解二正双手叉腰,指挥着许多工匠栽树铺砖,换新廊柱、铺新瓦。到处都是土堆、成排摆放的砖石和木推车,庭院里内一片忙碌的身影。
这当然是假象,凌晨这种懒人,除非地球爆炸,否则他连床都不想下;要不是迫不得已,他甚至都不想亲自去上厕所。
更别提翻修房子了。
此时的他正哼着歌,手里握着木头刮子,在青柠睡觉的房内抹水泥砌砖,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呢~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很多年以前,大周还在的时候,韩登这废物央求着自己去淮北府的哪个太傅家偷信。
在那里,凌晨第一次见识到了古代的暗阁。
既然可以做暗阁,那就能做密室。
凌晨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他想走,没人能留得住。而且大部分时候,该逃命的可不是他。
但青柠和腰果手无缚鸡之力,凌晨也不能带着她们奔逃,尽管院子里的护庄队武功高强,又都是当年望云镇上的乡里乡亲,可谁又能保证队伍里不会出个朱子明之类的呢?
凌晨可不想让陈啸把大炮瞄准青柠。
有备无患,多留一手总没有错。尤其是在水泥已经搞出来,并且质量已经由别人用生命验证过的基础上,搞个临时应急的密室是很有必要的。
凌晨在观看侯明和韩登抄别人家的时候,顺带着调研过很多次。周末郑初的贵族们由于经常会面临一些没有搜查令的上门家访服务,所以会在墙内多加一层暗阁,紧急情况下藏几个人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要的是能防住核弹攻击的末日堡垒。
依照目前的技术,再加上为了保密,他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挖地道、抹水泥,肯定是做不到那样的标准的。
不过不要紧,正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出质量。
这事儿他谁都没告诉,只有青柠知道他每天晚上吹了蜡烛就钻到床底下去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回到床上睡觉,还有一套专门的脏衣服藏在柜子里,不让人洗。
对了,这个项目,从郡公府建成时就已经偷偷开工了。
老文有皇城司,韩登有红尘客栈,凌晨也有自己的妙妙屋,谁还没有点小秘密呢~
当年《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用一把破勺子都能挖穿水泥墙,继而逃出生天。凌晨用一把类似军用铲的小铲子干了两年,挖的还都是松土。
白天的时候,他有一个时辰的固定冥想时间,在这个时间点里,连青柠跟腰果都被赶出去不让进门。用凌晨自己的话说就是,除非太阳朝着地面撞了过来,否则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打扰他。
吾梦中好杀人。
大郑立国后,凌晨就闲下来了,你真当他每天不去殿前司打卡上班是宅在家里躺平呢?
青柠卧室的床下,有一块地砖是可以按压的,按下去后,地面上就会露出一块井口大小的洞,闭上眼睛顺着滑梯滑下去后,再把口子上的铁链一拉,洞口一合,不把房子拆了,别想找到。
进来到地下后,是狭窄的甬道,头顶是拱形结构,用厚厚的水泥砌成的墙上预留了油灯的位置,还有火折子备用。
不用担心窒息,通风系统凌晨早就安排好了,直通府外的金明池,被一层杂草掩盖着,不仔细看,也就是个普通的小洞口。
这也是他明明钓不到鱼,还总是去河边独自垂钓的原因。
往前走两三步,豁然开朗,地下室里干燥凉爽,铺有全套的木制床铺、被褥和家具。周围的架子上放满了玻璃罐子,里面全是大郑骑兵标配的水果罐头和牛羊肉干,以及清水、衣物,还有一些金叶子珍珠串等备用金。
这个地下室三室一厅,另外它还有三个出口,一个直通金明池湖畔,一个在隔壁街道对面的商铺院墙下的杂物堆里,最后一个嘛……
嘿嘿,保密~~
正所谓狡兔三窟,越是天下无敌,越要小心谨慎,保留有反击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凌晨真正可以完全信任的盟友,只有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文训、文若、韩登、王臣鹤、解二,或者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完全得到他的信任。
这所秘密基地,是建立在自己的隐身能力被猜到或者发现、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的基础上而修建的。
甚至,他对青柠都有一丢丢的防备。
当然了,如果真的到了青柠都背叛自己的那一刻,那么这座位于地下的秘密基地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原地隐身,直接清图。
腰果如果没事,我只杀不埋。
腰果如果出了事,我见人就杀。
不要跟我扯什么谁谁谁是无辜的,不应该被牵连;谁谁谁又有什么苦衷,情非得已事出有因;或者道德感、责任感之类的,有什么委屈跟阎王爷说去吧,我的任务是送你们去见他。
跟黑化后堪比祖国人的本大王讲道理,还真是幽默呢~~
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开挖的那段日子里,他不得不在房间里种上很多盆栽,然后在夜里用尿把它们浇着烧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盆盆栽。只有这样,才能把土勉强运出去,还不被人怀疑。
毕竟,谁会去闲着没事,细心去观察一盆骚哄哄的盆栽里泥土厚了几分呢?
在每一个无人问津的夜晚,凌晨都在闷头干大事,一点也不嫌麻烦,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也不忍心喊些工匠过来修建,等到建成后再让他们意外丧命。一来他这人心善,二来也容易被聪明人猜到,三来嘛~~
有些事,自己偷偷摸摸的干,也挺有意思,有成就感不是?
记得刚开始挖的时候,凌晨身居殿帅要职,深得文训信任,文武百官齐心协力一起对外,大郑兵马东征西讨,国力蒸蒸日上,一片欣欣向荣之气。
那个时候,谁又能想到今天的麻烦局面呢?
天下如棋,一步三算。
种一棵树最佳的时机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好意思,这波啊,我又在大气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