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 第六百八十三章 刚出茅庐的黄口小儿
“并且,立刻开仓放粮,平抑物价,救万民于水火。”

“这,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这,才是真正的江山社稷。”

他这番话说得声情并茂,掷地有声。

好像他才是那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千古忠臣。

而高高在上的刘启,则是个祸、国殃民的昏君。

他身后的那些旧派官员,也立刻跟着随声附和。

“王大人所言极是,银行乃是乱国之策,必须马上废除。”

“陛下,您为了推行这银行,已经杀了太多的人,流了太多的血。”

“难道,您真要为了这个所谓的奇技淫巧,毁掉我大晋百年的基业吗。”

“请陛下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为天下苍生留条活路吧。”

他们一个个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全都推到了刘启和皇家银行的头上。

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用民意,用道德,来死死绑架刘启。

逼着他,亲手否定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

只要刘启一低头,只要他承认自己的政策是错的。

那么他们这些旧势力,就能立刻卷土重来。

重新夺回,本该属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大反扑。

而他们自认为,已经胜券在握。

因为这一次,他们站在了“人民”的那一边。

站在了,所谓的“正义”的那一边。

刘启看着底下这群又开始上蹿下跳的小丑,脸上连一丝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听着。

好像他们说的那些事,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过分的漠然,反而让王安等人心里有点发毛。

他们完全看不透,这个年轻的摄政王,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新科状元,李斯。

他走到大殿正中,对着刘启,深深地作了一揖。

“殿下,王大人他们,虽然言辞有些过激,但所说之事,却并非虚假。”

“京城粮价飞涨,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要是再不加以控制,恐怕真的会激起民变。”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动用国库的储备粮投入市场,平抑粮价。”

“同时,必须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

“只有先把粮价稳住,民心才能跟着稳住。”

“至于皇家银行,臣以为其本身并无过错,错的是我们没能预料到,它会带来如此巨大的通货膨胀。”

“这是我们经验上的不足,但绝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银行的作用。”

“臣恳请殿下,给臣一些时间,臣有信心能想出办法,解决眼下的危机。”

李斯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既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又给足了刘启的面子。

还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可以说把一个臣子的本分,做到了极致。

然而,王安等人听完,却是不屑地冷笑起来。

“李状元,你倒是挺会给你主子脸上贴金的。”

“什么经验不足,这分明就是好高骛远,祸、国殃民。”

“还想出办法解决,你拿什么解决?”

“你知不知道现在京城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你知不知道国库里那点储备粮,又能撑几天?”

“你知不知道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背后,都站着些什么人?”

“你一个刚出茅庐的黄口小儿,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里大放厥词。”

“我看你,跟你那个主子一样,都疯了。”

王安的话,极其刻薄,句句诛心。

根本就没把李斯这个新科状元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李斯不过是刘启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现在主人眼看要失势,这条狗自然也得跟着一起打死。

李斯被他骂得是脸色涨红,却又无力反驳,因为王安说的确实都是事实。

京城的粮食缺口,已经大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国库里那点粮食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而那些趁机发国难财的粮商,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甚至就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在暗中扶持的。

想动他们,谈何容易,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一个用阳谋布下的无解的死局。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龙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他们都想看看,这一次他还能不能像上次一样,创造出奇迹。

然而,刘启的反应,却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他只是淡淡地对李斯说了句,“就按你说的办吧。”

说完,他竟然直接站起身,拂袖而去。

留下了一整个大殿,面面相觑的官员。

所有人都傻了,就这么走了?

这不就等于,是默认了自己的失败,默认了王安等人的胜利吗?

王安更是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然后,他的脸上就露出了狂喜的表情,他赢了。

他竟然真的把那个不可一世的年轻暴君给斗倒了。

一种前所未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匡扶社稷,再造乾坤的千古名臣。

“哈哈哈哈。”

他忍不住,当着所有人的面,放声大笑起来。

笑得,是那么的得意,那么的猖狂。

而李斯,则是一脸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

他想不通,为什么,刘启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这根本就不像他。

那个在他心里,如同神明一般的男人。

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就认输了呢?

难道,他真的已经黔驴技穷了吗?

一种巨大的失落和怀疑,笼罩了他的心头。

而就在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所有人都以为刘启已经认输的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

那个一直像影子一样跟在刘启身后的赵高。

在离开大殿的时候,嘴角勾起了一抹,极其诡异的笑容。

那人的笑容里,带着一股浓浓的蔑视和一点点的可怜。

就像是在看一帮明明已经走到了绝路上,还死撑着觉得一切尽在掌控的呆子。

但凡谁关心京城的动向,这几天都能觉出风声一天紧似一天。

李斯虽然听了刘启的命令,急忙打开粮仓放粮,还要查奸商的把戏。

可真到了百姓手里,这一切都和没办一样。

国库那点可怜的存粮,面对整座京城的人和嘴,根本不够塞牙缝。

放了点粮出来,马上就被通风报信的粮商重价买回去了。

粮食非但没降价,反而一步步往上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