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 第六百四十章 一品商人,炸翻朝堂
顾炎武也同样在看着他。

这位商界巨子的脸上也同样充满了震惊。

他想过一万种刘启找他来的可能性,却唯独没有想到这一种。

让他当官,还是这么大的官。

这已经不是天上掉馅饼了,这是天上直接掉下来一座金山。

他很清楚这个“海外贸易总署署理大臣”的职位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国家除刘启之外最有权势的商人。

不,他将不再是商人,而是这个国家经济政策的最高制定者。

他手中的权力将足以影响甚至决定无数商人的生死荣辱。

这份诱惑没有人能够拒绝。

但他同样清楚这份权力的背后是何等巨大的风险。

一旦他接下这个位置,他就等于把自己以及他身后的整个江南商会。

都推到了满朝文武的对立面。

他将成为所有士大夫阶层的眼中钉肉中刺。

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他将青史留名,成为开创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赌输了,他就是万劫不复,遗臭万年。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拒绝。

他才缓缓地抬起头,迎着刘启的目光,一字一句地问道。

“草民只想问殿下一个问题。”

“殿下为何会选中草民?”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大晋人才济济,比顾炎武有能力的或许没有。

但比他根正苗红、更适合这个位置的大有人在。

刘启为何偏偏选中了他这么一个身份敏感的商人?

刘启笑了。

“因为朕要做的这件事情,只有你才能做得成。”

“满朝文武,包括张首辅和杨尚书在内,他们都是好官,是能臣。”

“让他们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他们或许能做得比朕更好。”

“但是。”

刘启话锋一转。

“让他们去跟泰西人做生意,去跟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勾心斗角。”

“他们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不够你顾炎武一个人打的。”

“因为他们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仁义道德,是之乎者也。”

“而你的脑子里装的只有两个字,利益。”

“这正是朕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朕不需要一个道德楷模去跟强盗讲道理。”

“朕需要一条最凶狠的恶犬,去帮朕从那些强盗的嘴里,抢回本该属于我们的肉。”

“而你,顾炎武。”

刘启的目光变得如同鹰隼般锐利。

“就是朕选中的那条最凶狠的恶犬。”

这番话说得极其露骨,也极其难听。

简直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是废物。

又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顾炎武是一条狗。

但偏偏没有人敢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刘启说的是事实。

他们这些官员论玩弄权术或许是一把好手。

但论起做生意算计人心,他们确实不如顾炎武这种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狐狸。

而顾炎武在听完这番话后非但没有生气。

眼中反而爆发出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的摄政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在他的眼里没有身份的贵贱,没有阶级的分别。

只有有没有用。

只要你有用,能为他创造价值,他就可以给你一切。

权力,地位,财富,应有尽有。

反之,如果你没用,那你就算是皇亲国戚,在他眼里也跟路边的石头没什么区别。

这种用人之道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也正是这种用人之道,才让顾炎武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空有一身经世济民的才学,却因为商人的身份而报国无门。

他赚再多的钱也始终被那些士大夫们瞧不起。

他始终都只是这个国家的边缘人。

而现在,刘启给了他一个走到舞台中央的机会。

一个让他可以亲手去改变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心中那个“工商皆本,富国强兵”理想的机会。

这个机会,他等了半辈子。

“扑通。”

顾炎武再次跪了下去,这一次他行的是君臣之礼。

“臣,顾炎武。”

“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

刘启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那么,关于杨大人刚才提出的,人才与人心的问题。”

“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顾炎武抬起头,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温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商人特有的自信和精明。

“回陛下,此事易如反掌。”

“哦?”

“所谓人才,无非利弊二字。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不怕找不到可用之人。”

“我江南商会下辖船行、商铺遍布四海。”

“与泰西诸国打了十几年的交道。”

“会说泰西话,熟悉他们情况的伙计、掌柜,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臣保证三个月之内,就能为总署拉起一支上千人的精干队伍。”

“这些人或许不懂什么之乎者也,但他们绝对懂得怎么把我们大晋的货卖出最好的价钱。”

“怎么从那些泰西人的口袋里,把每一个铜板都给榨出来。”

这话让杨博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刚刚还信誓旦旦地说大晋找不出这样的人才。

结果人家转眼就告诉他,这种人才我这里要多少有多少。

这脸打得简直是啪啪作响。

“那人心呢?”刘启又问道。

“人心,同样是利益二字。”

顾炎武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酷的笑意。

“泰西人之所以会反抗,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商品冲击了他们本国手工业者的利益。”

“但我们不要忘了,任何一个国家除了生产者还有消费者。”

“对于那些普通的泰西百姓而言,他们才不会管这些东西是哪里生产的。”

“他们只关心这些东西是不是足够便宜,是不是足够好用。”

“只要我们的商品比他们本国的便宜一半,质量还好上一倍。”

“您觉得他们是会选择去支持那些又贵又差的国货,还是会选择来买我们的东西?”

“当他们所有人都用上了我们大晋的布匹,穿上了我们大晋的衣服,甚至开始学着我们一样喝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