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三万支枪打成筛子
“陛下要的不是你这种把自己当成人上人的新贵族,而是真正为百姓办事的公仆。”

王泽想反驳,但嘴巴张了半天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他从一开始就站错了位置。

谢辞不再看他,转身对着风纪部队一挥手。

“拖下去,明日午时三刻,金陵菜市口,斩首示众。”

“其余人等,发配北疆修路,终身不得返回中原。”

判决一出,台下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那些被压迫了太久的百姓终于看到了公道。

王泽被拖走的时候,整个人已经瘫软成了一滩烂泥,他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做了那么多事,怎么就成了罪人。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更忘了皇帝要的是什么。

皇帝要的从来不是一个新的士族集团,而是一个全新的国家。

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刘启正在养心殿里看着一份军事改革的计划书。

“陛下,江南的事情办完了。”

赵如烟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谢辞的密报放在龙案上。

“王泽已经伏法,江南官场清洗了三分之二,新任命的官员都是从底层选拔上来的。”

刘启连头都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让谢辞继续,下一站去山西,那里的煤老板也该清理清理了。”

赵如烟点点头,正要退下,刘启突然开口。

“北方的新军组建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张居正已经在河套平原建立了三个大型军营,招募了二十万灾民和十万匈奴俘虏。”

“按照您的要求,所有军官都是内阁大学的毕业生,装备都是最新式的后装线膛枪和开花炮。”

刘启这才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很好,通知张居正,三个月后,朕要亲自检阅这支新军。”

“朕倒要看看,这些被旧势力看不起的泥腿子和蛮子,能不能成为帝国最锋利的刀。”

三个月后,河套平原,风沙漫天。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密密麻麻排列着三十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到边。

这支军队和以往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一样,他们没有花里胡哨的盔甲,只有统一的土黄色军装。

没有各种各样的冷兵器,只有清一色的新式步枪和火炮。

更奇特的是,这支军队里汉人和匈奴人混编在一起,灾民和俘虏并肩站立。

按照常理,这样的组合早就应该内讧打起来了,可现在他们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动作整齐划一。

高台上,刘启负手而立,身边站着一众朝廷重臣。

其中不少都是旧军队出身的将领,他们看着下面这支怪模怪样的军队,脸上都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陛下,这就是您花了那么多钱组建的新军?”

说话的是定国公徐达的后人徐延昭,三代将门,在军中威望极高。

“恕臣直言,这群乌合之众连站都站不稳,怎么打仗?”

“就是,把灾民和俘虏混在一起,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另一个老将也跟着附和。

“打起仗来,这些人跑的肯定是他们自己,到时候别说杀敌了,不哗变就不错了。”

刘启没说话,只是看向站在一旁的张居正。

“张卿,给诸位演示一下新军的战斗力吧。”

张居正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走到高台前沿,对着下方大声下令。

“一集团军,实弹射击演习,开始!”

命令一下,十万大军瞬间动了起来,他们以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换着阵型。

前排士兵单膝跪地,后排士兵站立,形成了三道严密的火力网。

“第一排,瞄准!”

哗啦一声,三万支步枪同时举起,枪口对准了一千米外预先设置的靶场。

那里摆放着上千个真人大小的稻草人,模拟的是冲锋的敌军。

“放!”

轰的一声,三万支步枪同时开火,密集的枪声汇成了一道惊雷。

一千米外的稻草人瞬间被打成了筛子,没有一个能站立的。

还没等烟雾散去,第一排士兵已经开始装填子弹,二排士兵举起了枪。

“二排,放!”又是一轮齐射,刚刚补充上去的稻草人再次倒下。

三轮齐射下来,整个靶场已经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目标了。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打出了近十万发子弹,这种密集的火力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可这还没完,张居正再次下令。

“炮兵营,覆盖射击!”

话音刚落,后方的三百门火炮同时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让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两千米外的另一个靶场,那里模拟的是敌军的营地。

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不到三分钟,整个营地就被夷为平地。

看着眼前这一幕,那些原本还在冷嘲热讽的老将们全都闭上了嘴。

他们终于明白了,时代真的变了,个人的武勇在这种毁天灭地的火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可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二集团军,近战演习!”

十万匈奴俘虏组成的二集团军开始表演他们的绝活。

他们没有像一集团军那样排成整齐的队列,而是分散成了无数个小队。

每个小队都配备了轻机枪和手榴弹,他们利用地形掩护,快速推进。

遇到障碍就用炸药包炸开,遇到敌人就用机枪扫射,整个战术灵活多变,和他们以前的骑兵冲锋完全不同。

“这些人,已经不是过去只会骑马拉弓的旧模样了。”

徐延昭目光落在操练的队伍上,觉得眼前的局面完全陌生。

他打了一辈子仗,从没遇到过当前这种阵仗。

“陛下,这种训练法子是怎么回事?”

“这是新军的步阵。”刘启回答,声音平静。

“你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真正决定国家未来的,是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这些新兵,不再是为了某个将领或世家出力,他们现在是在为咱们的天下守卫。”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坚持。”

“这样的气势,比什么利器都难对付。”

讲到这里,刘启的语气变冷。

“你们总觉得朕胡来,让一群以前只会种地放牧的人去打仗。”

“可朕就要告诉你们,正是这些你们给忽视的,就是他们,迟早会变成帝国最强大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