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29章 杜如晦的提醒,刘树义的孤注一掷
“如何?”

杜构见刘树义盯着桌子上的纸张半晌无声,不由开口询问。

刘树义看向杜构:“应就在这些人中,不过我对他们都不太了解,杜寺丞可以看看,是否有熟悉之人。”

杜构闻言,迅速来到刘树义身旁,旋即低头看去。

然后……

“这……”

他面色微变,抬起头向秦明风道:“你确定这四人皆是你阿耶的恩人,没有多写或错写?”

秦明风眼眶通红,脸上满是对父亲被害的痛苦,此刻闻言,他哽咽摇头:“事关杀害阿耶的真凶,小民岂会乱写?”

他看向血泊中的父亲,道:“这些人,或是在阿耶最贫困时给阿耶一口饭吃,让阿耶能活下来,或是给阿耶学习厨艺的机会,或是在太上皇用膳时,提起阿耶的名字,让太上皇记住阿耶,从而让阿耶得以成为御厨……”

“阿耶未进宫时,每年皆会带小民前去拜会,进宫后,阿耶没法随便出宫,便由小民在佳节时前去拜访……因小民每年都会拜访,这些恩人宅邸里的门房,都已认识小民,若是官爷怀疑小民,派人前去问询便知真假。”

杜构摇头道:“我并非怀疑你,而是你写出的这些人……身份,着实都不简单,本官不能不谨慎一些。”

听着杜构的话,陆阳元和顾闻顿时内心如猫挠般好奇。

他们下意识伸长脖子,想看看纸张上都写了谁的名字,只是距离太远,他们一个字也看不到。

刘树义见杜构异常的反应,道:“杜寺丞对他们都很了解?”

杜构深吸一口气,道:“借一步说话。”

刘树义眸光微闪,能让杜构这般反应,看来这四人身份都不简单。

他想了想,道:“我们立即返回长安,一边走,一边说。”

摇光是被自己查到御厨的事,给惊到了,担心秦希光会出卖他,临时决定灭口,因此他的灭口行动,绝对不会如灭口魏济、胡河冰一样缜密周全,也就是说,他很可能会留下破绽。

接下来摇光必会想办法补全破绽,给摇光的时间越多,他能做的事也就越多。

所以,刘树义决定现在立即返回长安,并且第一时间命人将这四人都叫到刑部,自己速度越快,给摇光的时间就越短,摇光补全破绽的机会就越小。

现在,他与摇光不再是隔着两年的时间长河进行博弈。

而是已然与摇光面对面,在同一个时间线对弈!

时间对两人来说,第一次公平起来!

杜构反应极快,一听刘树义的话,便明白刘树义的意思,他当即点头:“好。”

说着,众人便向门外快步走去。

刘树义途径秦希光尸首时,脚步顿了一下。

他看着抱着自己父亲尸首,默默流泪的秦明风,心中叹息了一声。

“我会让人告知你家人这里的事,你在这里好好处理你父亲的后事吧。”

秦明风双手死死地抓着自己父亲的衣服,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咬牙道:“员外郎能抓住真凶,为我父亲报仇吗?”

刘树义点头:“当然,我本就是为了此事而来。”

“即便凶手的地位很高,比我秦家高的多,员外郎也愿意为了阿耶,去抓他?”

刘树义明白秦明风的担心。

毕竟秦希光说到底,只是一个普通的御厨,而那四人,自己虽还不知他们的身份,可从杜构的反应也能猜测得出,他们的品级地位以及权势,恐怕都不是自己能比的。

这种情况下,多数人或许都不会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小人物,去得罪自己比不过的大人物。

秦明风担心自己也是那多数人中的一员,很正常。

但秦明风不知道,此案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的背后,站着的是李世民,那些所谓的大人物权势再大,与李世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他平静道:“即便凶手地位很高,高到我也需要仰视的地步……可我,也会抓他!”

秦明风紧攥的手掌陡然一松,他缓缓闭上眼睛,而后深吸一口气,突然向刘树义跪了下去,重重磕了一个响头:“求员外郎,一定,一定要将凶手捉拿归案!一定,一定要为我阿耶报仇!我阿耶不该如此的,他是一个好人,他不该这样被人害死的啊……”

声音哽咽,有如字字泣血。

刘树义拍了拍秦明风的肩膀,轻声道:“好好为你父亲料理后事吧,至于凶手……等我消息。”

说完,他最后看了一眼不大的木屋,看了一眼仍旧睁着眼睛,死不瞑目的秦希光,不再耽搁,转身离去。

…………

“杜寺丞,为我介绍下这四人的情况吧。”

返回途中,刘树义与杜构行在众人前方,眼见与其他人拉开一段距离,他开口说道。

杜构没再迟疑,道:“这四人我都接触过,对他们算是了解。”

“哦?你都接触过?”

刘树义眉毛一挑,怪不得杜构刚刚那般反应,这些人都算是杜构的熟人。

杜构道:“第一人,孔祥,官职正五品国子博士,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乃大儒之一,在国子监教授经义,桃李满天下,目前朝中有不少官员皆受过他的教诲。”

“便是我,也曾听过他的课,算是他的半个学生。”

刘树义点着头,国子博士虽然权力不大,可手中掌握的人脉极其恐怖。

而且孔祥本身还是公认的大儒,在读书人心中地位极高。

若是得罪了孔祥,不说朝廷里那些官员会如何,单单是读书人,就能用吐沫把自己淹死。

他若是摇光……

刘树义不由蹙了蹙眉,那他说不得为浮生楼暗中培养了多少人才,这绝对是比安庆西与柳元明更麻烦的敌人!

“第二人……”

杜构的声音继续响起:“潘科名,正五品门下省谏议大夫,曾来府上拜会过家父,因而我与他相识。”

“此人性格类似魏大夫,对任何事皆一丝不苟,凡是经他手的诏书或奏疏,皆会认真查看,若不符合规定,不管是谁,都会驳回。”

刘树义再度点头。

谏议大夫啊……魏徵以前也做过这个官,虽然只是五品,可因为距离李世民较近,地位要比正常五品高很多。

而且经常能接触一些核心政事。

若他是摇光,危害也不轻。

“第三人……”

杜构见刘树义点头,说道:“韩熙,从四品太仆寺少卿,掌皇室出行之仪仗与全国马政,去年因一起案子与战马有关,我去太仆寺调查,与之结识。”

“此人性格圆滑,很会说话,但做事也是一丝不苟,从未出过错,因此备受陛下信任。”

太仆寺少卿……品级已经到了从四品了。

这与柳元明和安庆西的品级一致。

从柳元明和安庆西的品级来判断,其他五星的品级,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大。

所以同为四品的太仆寺少卿韩熙,嫌疑不小。

不过孔祥与潘科名虽然品级不是四品,可因其官职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真正的影响力,也能堪比四品。

刘树义皱了皱眉,看来没法从品级上来初步筛选了。

“最后一人呢?”刘树义继续询问。

“最后一人……”

杜构回头看了一眼跟在陆阳元身旁的万年县县尉顾闻,语气带着一抹深意,道:“顾闻最了解。”

顾闻最了解……

刘树义眸光一闪,道:“这人也在万年县衙?”

杜构点头:“最后一人,李新春,万年县县令。”

万年县县令?

刘树义怔了一下,这才从原身的记忆里想起,万年县县令,好像真的叫李新春。

原身过去的地位太低了,再加上钱文青的刻意打压,根本没机会去结识刑部之外的人。

因而对万年县的县令,只是有粗浅的名字记忆,而没有更具体的认知。

换到现在的刘树义身上,便是那粗浅的名字记忆,他都没什么印象,若不是杜构提起,他根本对不上李新春这号人是谁。

而万年县县令,区别于普通地区的县令,也是正五品的品级。

虽然品级上不如四品,可实际权力范围,却非一般四品官员所能比拟。

桃李满天下的国子博士,距离李世民极近的谏议大夫,四品的太仆寺少卿,再加上手握实权的万年县县令……怪不得以杜构的身份,都如此谨慎对待。

秦希光究竟走的什么运,能与这些人扯上关系,还是被这些人帮助的一方。

要知道,秦希光受到这些人恩惠时,还不是御厨呢。

一个普通百姓,甚至连吃饭都困难的小人物,结果却能接连受到这么多大人物的帮助……

哪怕这些人帮助秦希光时,可能还不是如今的品级地位,但至少也该是官员了,一个官员会帮助普通百姓,可能是因为内心善良,但四个官员都这样帮助一个小小百姓,便绝对无法用单纯的善良来解释。

不过具体如何,秦明风留在木屋那里,没有跟来,他也没法进一步问询。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暂时将这个疑惑压下,待以后有机会,再好好确认。

“这四人身份都很特殊……”

杜构看向刘树义,沉声道:“我们若无法以最快速度确认谁是摇光,让他们得知我们怀疑他们是马清风灭门案的凶手,恐怕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从而惹得他们不喜。”

“他们皆是位高权重之人,若真的惹得他们不喜,我倒还好,他们因阿耶的缘故,不敢对我做什么,可你……”

杜构没有说下去,但刘树义如何不明白杜构的意思。

此案已经过去两年,且所有人都认为幕后之人是李世民,这个时候自己把孔祥四人叫来,还怀疑凶手就在他们之中,他们会如何想?会不会认为自己是想在李世民面前立功,想要栽赃他们,让他们成为李世民的替罪羊?

若自己能立马指出谁是摇光,且拿出足够证据倒还好。

可若自己长时间无法确定,他们便会越发认为自己要对付他们,拿他们立功,到那时,别说不喜了,恐怕他们都恨不得杀了自己。

摇光若是趁机再搅弄风云,可以想象,到那时,自己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形势又会有多严峻。

所以,自己不仅要找出摇光,还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找出摇光。

自己仍要与时间赛跑。

而能否快速找出摇光……

刘树义眼眸眯起,脑海中不断闪过自己目前已经找到的线索,以及仍在调查的线索。

片刻后,刘树义缓缓吐出一口气。

“那就试试吧。”他轻声自语。

…………

一个时辰后。

天色已黑,华灯挂起,整座长安城笼罩在灯笼的暖光之中。

刑部衙门的灯笼被风吹动,轻轻摇曳。

忽然,一辆马车停在了衙门门口。

杜如晦在杜构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他一边走,一边道:“你们胆子还真是够大的,也不问问我的意见,就同时把他们四人都招惹过来,那孔祥和潘科名,便是我,有时都会感到头疼。”

杜构苦笑:“我也提醒过刘员外郎,可他说摇光匆忙之下灭口秦希光,可能会留有破绽,若是给摇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破绽,也许能够直指摇光的证据就会被销毁,所以现在将摇光叫来,如果真的有证据,便能最大程度的,确保证据还在。”

杜如晦闻言,沉思片刻后,叹了口气,道:“罢了,都已经让人去叫他们了,不出意外,他们也快到了,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处。”

“先去见刘树义吧,看他接下来要怎么做。”

两人轻车熟路来到刑部司院落,最后到了刘树义办公房前。

杜构轻轻敲响房门,没多久,刘树义便将房门打开。

看到门外的杜如晦后,刘树义行礼道:“杜公。”

杜构摆了摆手,没和刘树义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你有多少把握?”

杜构也好奇看向刘树义。

他与刘树义进入长安城后,刘树义便让陆阳元去请孔祥四人前往刑部,同时也让他去找阿耶。

所以他也不清楚刘树义对揪出摇光之事,有多少把握。

然后他们就见刘树义摇了摇头,道:“不好说。”

“不好说?”杜如晦深深看着刘树义。

刘树义道:“毕竟下官还没对他们进行过问询,不知道能否通过问询,掌握更多的线索。”

“那你可知,一旦你无法以最快速度找出摇光,形势会对你有多不利?”杜如晦又道。

刘树义点头:“下官知道,所以下官才专门让杜寺丞请杜公过来,为下官坐镇刑部。”

杜如晦深邃的眸子凝视着刘树义:“你让本官来,是为你压住孔祥四人?你已经有预感,不能快速破案?”

杜构闻言,心里不由一紧。

谁知刘树义却是一笑:“这要看快速是多快了,若是一个时辰,那下官确实做不到,可若是一个晚上……”

他直视着杜如晦幽深的眼眸,道:“下官倒是可以试一试。”

杜如晦眯着眼睛,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杜构说过刘树义目前掌握的线索,所以他很清楚,刘树义现在并无指向摇光的确切线索。

这也是为何,他觉得刘树义应该偷偷去见孔祥四人,不惊动任何人先问询一遍,掌握线索再考虑下一步如何做,而不是直接把四人都叫到刑部,使得刘树义直接与四人同时对立,消息瞒都瞒不住,连缓和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他也不会临阵打击刘树义。

杜如晦道:“好,本官就为你坐镇,接下来你尽管对他们进行问询,我保证谁也不敢在我的面前与你作对,但我不可能永远在这里给你坐镇,天一亮我们都要进宫上朝,朝会时,不出意外,他们会联袂向陛下痛斥你,说你故意诬陷他们,说你要让他们成为替罪羊。”

“陛下届时必会召你入宫,让你拿出证据证明凶手就在他们之中,虽然你现在有完整的推断,可推断毕竟只是推断,没有具体的证据,他们不可能会认,反而会挑你毛病,说你连具体线索都没有,就随意将朝廷重臣当犯人审问,到那时,便是陛下,都没法保你。”

“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你的时间,只有今晚!”

“哪怕今晚找不出摇光究竟是谁,也必须找到能够证实你推断的证据,否则……结局难料。”

杜构听着阿耶的话,不由担忧的看着刘树义,他也算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少案子了,还是第一次,因为一个案子,内心如此紧张。

本以为抽丝剥茧,找出摇光范围,距离真相已经不远,马上就要迎来最终的胜利。

可谁知,距离真相越近,危险反而越高。

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刘树义不是官场小白,岂会想不到杜如晦所说的这些,但他其实没得选。

摇光太谨慎小心了,整个马清风灭门案,都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再加上两年的时间,将马清风灭门案的线索,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很难依靠马清风灭门案的证据,给摇光定罪。

所以,秦希光灭口案,就是他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有希望,可以一击毙命的机会!

他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哪怕最后他知道谁是摇光,却也没法以铁证坐实对方的罪责。

即便李世民相信自己,捉拿了那人,对自己来说,还是留有了破绽,以后说不得会被哪个对手借此攻讦。

故此,纵使他明白自己这样做,有万千不利,可他也要抓住这唯一的机会。

刘树义向杜如晦深深行了一礼:“多谢杜公提醒,下官必竭尽一切,揪出摇光!”

杜如晦看着向自己深深作揖的刘树义,沉默了片刻,心里终是叹了口气。

“罢了……”

如果刘树义真的失败了,那明日的朝会,自己便是豁出去这张脸,也要想办法保住刘树义。

自己选择的女婿,岂能真的冷眼旁观?

“杜仆射,刘员外郎……”

这时,一个吏员忽然快步走了过来,他向几人行礼后,快速道:“孔博士、潘大夫、韩少卿与李县令到了……”

听到吏员话,杜构与杜如晦下意识看向刘树义。

就见刘树义深吸一口气,旋即挺直腰脊,直接道:“请诸位上官,入公堂!”

马上快写完这个案子了,结果卡文了,一个小时一千字都写不出来,我太想把最后情节写的精彩,结果反而什么也写不出来……这章就到这里结束吧,算个前奏,我尽量明天或者后天把此案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