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773章,我真的只是路过,哈
和杨爱源的沟通还是很愉快的。

其实,这已经双方第二次见面。

只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庸的名字还没有那么响亮。

那时候的张庸,才崭露头角。

但是,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是别人需要仰望的存在。

至少,在战功上是如此。

他在运城、临汾消灭的日寇,比过去晋绥军消灭的全部日寇都要多。

他一仗,就等于是晋绥军打了两三年。

不服不行。

自古英雄出少年。

国之大幸。

“少龙啊,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什么?”

“你什么时候来我们二战区督察军务啊?”

“我?”

张庸狐疑的看着对方。

别介。

你们会欢迎我过去?

开玩笑……

狗都不信。

你们晋绥军最排外了。

连光头那么厉害的人物,都插手不进去。

你们自己修建的铁路,和外界的轨宽都不相同。列车需要中转的。

“少龙,我们是真的有诚意的。”

“怎么说?”

“我第六集团军麾下,你随便指定一个军。”

“真的?”

“阎长官反复叮嘱的。随便你指定一个军,我们就将它完全交给你。”

“说的好像我要夺你们的权似的。”

“真的。”

“那好。”

张庸没有客气。

晋绥军这次态度变化这么快。

多半背后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原因。杨爱源没明说。

其实也能想到一些。

就是晋绥军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被日寇控制了大部分的区域,人口财税都严重缺乏。

没钱。

没人。

估计武器弹药补充也困难。

之前还算强大的太原兵工厂,已经被拆解,不复存在。

晋绥军又处在内陆,想要购买武器装备,都无法进行。

运不进来。

北面、东面都是日寇。

西面是陕甘宁边区。南面是光头的部队。

除非会飞。

“拿你们的兵力部署图给我看看。”

“我给你画出来吧!”

“好。”

杨爱源开始画图。

眼下的晋绥军,基本上都集中在晋西。

如果不算刚刚收复的县城,晋绥军能控制的县城,只有十来个。

要说人口的话,可能不到两百万。

难怪阎老西撑不住。

没人。

没钱。

想要对决死纵队动手,结果被反推。

眼下的,唯一的救命稻草,好像只有他张庸了。必须抱住他张庸这条金大腿。

“少龙,你看……”

“行,我就要十九军吧!”

张庸很快做出决断。

他对晋绥军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

看中这个十九军,完全是因为对方的位置在文水县。

刚刚进驻的。日寇主动放弃了文水县。但是有可能回头又要抢夺回去。

这个文水县就在晋中平原的西侧,是通往吕梁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日寇的放弃绝对是暂时的。

一旦日寇兵力稍微恢复,能腾出手来,肯定会重新抢占。

所以,他张庸就卡在这里。

背后就是山区。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不对……

为什么要强调易守难攻呢?

现在,好像是他张庸进攻。

哪怕是日寇的大部队到来,他张庸也没有在怕的。

最多就是拼消耗。看谁耗得过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拼的其实就是消耗。

消耗武器弹药……

消耗人员士兵……

消耗经济储备……

战争,就是破坏。将一切都化为乌有。

将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全部消耗掉。

因为美丽国的生产力实在是太恐怖,最终是赢得了全面的胜利。

“好。”

杨爱源没有异议。

倒是张庸有些狐疑。答应的这么爽快?

里面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杨老哥,你实话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要托你老弟的福。帮我们渡过难关。”

“很困难?”

“我们现在有九个军的番号,但是总兵力只有十三万人。士兵的饷银,不足以前的四分之一。”

“你们要那么多军的番号做什么?”

“以后可能有用吧。”

杨爱源倒是没有隐瞒。

他很清楚,在张庸面前,真诚才是必杀技。

隐瞒事实,一旦被对方发现,后果是很严重的。可能以后就没有机会合作了。

须知道,张庸以前是特务处的啊!

想要隐瞒他,你能隐瞒得了多久?

或许他暂时没反应过来。但是,晋绥军的对家一定会告诉他的。

到时候就哦豁了。

杨爱源又絮絮叨叨说了一些实情。

眼下的晋绥军,部队基本都是空架子。番号很多,兵力却严重不足。

大部分的军,下面都只有一个师。

能超过一万人的,已经是主力。很多军都只有七八千人。

杨爱源自己的第六集团军,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三万人出头。里面的缺额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兵源。

也养不起。

好像楚云飞那样,一个团五千人的,想也不想。

如果阎老西的手里有五千人,至少多一个师的番号。甚至是一个军。

实情是,晋绥军一个普通的步兵团,往往只有六七百人。

极个别缺额严重的,甚至五百人不到。

“十九军的情况如何?”

“一般。”

杨爱源实话实说。

这个十九军,并不是晋绥军主力。

所以,它的麾下,只有一个师。这个师只有六千多人。

因为这个军的实力确实很弱,所以,目前只有师长于镇河兼任副军长。没有军长。

于镇河是浑源人,之前是独立第四旅的旅长,后来这个旅升级为师。随后又套了一个军的番号。空有其名。

“那好,我直说了。我要将杨古寺调过去担任军长。”

“可以。”

“还有,我会从外面调集一万人充实这个十九军。”

“可以。”

“你最好和阎长官报告一声,我不想以后发生纷争。”

“没问题。”

杨爱源立刻安排发报。

张庸派人将杨古寺叫来。说明此事。

杨古寺是游击纵队的总队长,这不是正规编制,不好听。

八路军的游击队才厉害。国军的就算了。

既然晋绥军的番号那么多,借用一个也没关系。何况是对方主动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

偶尔间,他张庸也是小有成就感的。

因为光头做不到的事,他张庸好像都做到了。

哈。得意一下。

他张庸的手,已经伸到了滇军、桂军里面。现在连晋绥军都主动相邀了。

如果阎老西真的答应,让自己的人去控制十九军,就等于是在晋绥军里面塞入钉子了。

钉子一旦打进去,想要拔出来,就没那么容易的。

强行拔出来,只会流血。

“卑职完全听从专员大人的安排!”

杨古寺直言不讳。

他现在的态度摆的非常端正。

我就是专员大人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什么?委座?我当他放屁!

什么?阎老西?他是哪个?

我只听专员大人的。

我的部队以后也只听专员大人的。

“好!”

张庸点点头。

然后让杨古寺安排人员。

中条山这边还是有人的。

相对于贫瘠的,人烟稀少的晋西来说,晋南、晋西南、晋东南的人口要稠密得多。

豫省也是人口大省,兵源相对充足。

后期的汤恩伯兵团,能够快速扩充到三四十万人,就是豫省人口非常有优势。

“少龙。”

杨爱源回来了。

拿着阎老西亲自回复的电报。

阎老西完全同意。

张庸:……

看来,阎老西是真的很困难。

若非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怎么可能做出此般让步?

既然如此……

“杨老哥,那咱们就准备去十九军吧。”

“现在吗?”

“对。带着大部队一起去。走大路。”

“走大路?”

杨爱源不是很明白。

好像洪洞县以北,是有日寇的。

走大路的话,就要经过日寇的防区,日寇肯定会……

“对。走大路。直接前往文水。”

“好吧。”

杨爱源没有意见。

在这里,张庸说啥就是啥。

谁叫别人杀的日寇都没有任何反应了呢?

被全歼一个主力师团,日寇方面似乎平静得很,也没有大喊报复。

可能是习惯了?

或者是麻木了?

也对,之前又不是没有被消灭过。

有些事,经历多了,习惯了就好。

于是准备。

带上陈升的骑兵营。

离开运城,向北行军,到达临汾。

在临汾,集结一万名士兵。都是之前淘汰下来的陕军。

多少给阎老西一些面子。调配给十九军的,都是陕军。不是黄埔嫡系。

“出发!”

“是!”

全副武装北上。

浩浩荡荡行军。

完全没有隐藏。

到达霍县附近。

本来,这里应该是有日寇驻守的。好像一个大队。

但是,当张庸带着国军大部队到来时,发现这里已经是空荡荡的。日寇早就逃去无踪。

呃……

是跑了吗?

跑那么快?

我其实只是路过,真的,没有说要打你……

当然,你跑了也好。于是安排后续部队接管。然后埋锅做饭。休息。然后继续北上。

到达灵石……

这里也应该是有日寇驻守的。

但是,当张庸来到这里,发现日寇也是逃去无踪。

雷达地图显示,只有零零星星一些红点。应该是日寇留下来隐藏的探子。

无视。

下令部队入城。

埋锅造饭。休息。同时出安民告示。

安排后续部队派人接管。

然后继续北上。

浩浩荡荡。

大摇大摆。

完全不在乎日寇的感受。

到达介休……

同样没有发现日寇大部队。

从老百姓的口中得知,日寇已经在两天前就跑了。

“那么快?”

“我真的只是路过……”

“没有说要打你们……”

张庸怨念。

我有那么可怕吗?

哈哈。

我还没靠近,日寇居然就跑了?

是筱冢义男安排的?

或许是吧。

确实……

“张庸来了!”

“张庸来了!”

日寇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嘴角抽搐。

现在的他,已经对下个月去上海潇洒没有任何兴趣了。他在担心自己能不能活下来。

张庸来了。

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北上。

毫无疑问,对方的目标就是太原。对方是想要攻击太原。

虽然有一些零星情报说,张庸其实是要去文水,去和晋绥军的十九军汇合。但是楠山秀吉不相信。

张庸亲自带队啊!

还有一万多兵力!

你跟我说去文水?我又不是白痴。

这是摆明了要进攻太原的节奏。张庸是先头部队。后面陆续有来。

之前命令南下的援兵,又缩回来了太原。

筱冢义男同样紧张。

甚至都想好了,必要时放弃太原。

幸好,来自后方的援兵,也在陆陆续续的到达。

不对……

是断断续续。

因为同浦铁路和正太铁路,经常中断。

都是被八路军破袭的。三天两头就闹一场。有时候一天闹几场。

来自后方的关东军精锐,还没到达太原,就已经出现人员伤亡。

有列车出轨,倾覆……

一下子就死伤几百人。

不得不增加铁路沿线的兵力,严防死守。

结果,后方来的援兵,好像是渗入沙漠里面的水,主力迟迟无法到达太原。

但是张庸,却已经距离太原越来越近了。

“报告!”

“张庸到达平遥……”

“报告!”

“张庸到达祁县……”

“报告!”

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传来。

果然,张庸是朝着太原来的。距离太原近在咫尺。

无奈。

紧张。

沮丧。

来见筱冢义男。

发现筱冢义男正在擦拭佩刀。

这……

不吉利啊!

在这个时候擦刀……

难道说……

不敢多想。报告相关情况。

“死守。”

“系!”

楠山秀吉心知肚明。

放弃太原,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

哪怕是派遣军司令部都无法决定。需要大本营的命令。

唉……

死守……

真的能守住吗?

张庸可是有150毫米重炮的啊。

什么样的工事,能够经受得起150毫米重炮的反复轰炸?

唉……

好想去上海……

可以去完上海回来,然后再死吗?

真不甘心啊,好想死前潇洒一番……

“啪勾!”

忽然有尖锐的枪响传来。

楠山秀吉顿时心脏剧烈抽搐。脸色死灰。

正在擦刀的筱冢义男也是吓了一跳。然后就割到手了。血流如注。

“八嘎!”

“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周围的日寇也都是被吓坏了。

所有人都是如临大敌,急忙拿起武器,严阵以待。

结果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

是一个日寇宪兵枪支走火。

“八嘎!”

“拉出去毙了!”

“立刻毙了!”

“八嘎!”

楠山秀吉顿时怒吼,嘶叫带着破音。

想要亲手撕碎对方。

你早不走火晚不走火!

偏偏是这个时候走火!

我特么的差点被你吓出尿来好吗?

“八嘎!”

“立刻拉出去毙了!”

“毙了!”

……

“少龙,不对劲啊!”

“什么?”

“咱们一路沿途北上,怎么一个日寇都没有看到?”

“可能是日寇想诱敌深入?”

“那……”

“没关系。就让日寇引诱我们深入好了。”

张庸轻描淡写。

有系统庇护,才不怕日寇伏击。

空指部能够显示日寇的重武器。

眼下,空指部地图提示,日寇的重武器,都在太原内外。

在祁县、文水县附近,都没有。

所以,就算是有日寇埋伏也没关系。没有重武器的日寇,完全就是送人头。

相对于伏击,他更倾向于日寇在收缩兵力。

可能是日寇误会了。

以为他要进攻太原。

于是将所有兵力,全部缩回去了。

这样也好。

太原外面的广阔天地,就是它张庸的了。

即使一段时间以后,日寇大部队可能又会抢占回去。但是,暂时,这片土地是收复了。

还可以朝太原的方向撒泡尿。以示自己的存在。

哈。就这样。

打是不可能打的。暂时实力不足。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日寇的援兵,正在源源不断的到来。

还有一部分的日寇,已经顺着平汉铁路南下,又准备将安阳、新乡等地抢占回去。

汤恩伯已经撤退到了黄河南岸。

孙连仲、孙桐萱也撤了。上党盆地交给了第26集团军防守。

可是,第26集团军的主力,还在晋西南……

“报告!”

“统帅部急电。”

有参谋急匆匆到来。

张庸看完电报。脸色怪异。

统帅部准备成立十三战区。

战区范围就是黄河以北,包括冀南、晋南。

当然,理论上,整个冀省,还有平津地区也属十三战区。

光头征询张庸的意思。请他推荐战区长官。

张庸:……

哦了。

现在成立十三战区。

摆明是要用陕军拼杀在最前线。和日寇拼消耗。

保护后方的胡宗南和汤恩伯安全。

擦,到底是谁的计策?

又阴老子。

但是……

无所谓。

老子也有应对办法。

你刚搞走七路半,我又立刻召唤回来。

哈!

“回电统帅部。”

“是。”

“我,张庸,推荐卫立煌担任十三战区司令长官。”

“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