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97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看着面前眼眶通红,情真意切的元善见。

高羽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若自己真的一辈子安安分分的当大魏之臣,难不成也能成为后三国时代,阿斗跟丞相的一段佳话?

不过这种想法转瞬即逝。

开什么玩笑。

权势到了高羽这个地步,只能是继续向前,往后退一步或者站在原地停滞不前,最终的结果都是跌入万丈深渊。

身后的人也会一直推着他继续往前更进一步。

诸葛武侯能名留青史,是因为历史上几乎就这么一个孤例,诸葛武侯与汉昭烈帝君臣相知,两不负。

甚至就连霍光这种都少。

更多的是王莽这种直接取而代之。

霍光不更进一步,是大汉养士百年,且刘氏皇帝的神圣性在当时还很高,他可以换刘家其他的人当皇帝,别人不会反对,但若是敢自己取而代之,立马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大魏气数已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无论是高羽,还是尔朱荣最终击败对方,一统北境,立下不世之功后,立马就会‘三辞三让’,改朝换代。

“陛下,此去臣不破贼军誓不还朝!还望陛下多多珍重,朝中之事可多向尚书令,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请教……”

“丞相!!”

“陛下,保重!”

说罢,高羽便转身离去,随后又翻身上马。

恰逢一阵呼啸北风吹了过来,吹得高羽身后的红色大氅迎风展昭,而在其身侧,府兵们一脸肃杀之色,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行进。

长长的队伍,如蜿蜒的巨龙,一眼望不到头。

元善见并未第一时间回城,而是带着文武百官在原地停留了许久。

旁边行进的大军队列依旧望不到头,不过已经没了府兵的身影,乃是一辆辆装满了甲胄、箭矢等军用器械的马车。

“陛下,风大莫着凉,还是先回宫吧。”

高欢上前一步劝说。

元善见这才收回自己的目光,转身回城。

文武百官们这也才跟着陆陆续续进城。

高欢则留到了最后,回头望去,再也看不到那一抹显眼的‘红色’,不由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想要得到天下,这该受的罪就不可避免。

就如他此前差一点丧命于贺拔胜之手一样。

自古便有鲤鱼跃龙门可化龙的传说,然……真正化龙的又有几人?

多少鲤鱼死在了跃龙门的这道坎上。

这坎别人没法帮忙,只能是自己咬着牙,硬着头皮去闯。

跨过去后。

那便化龙,天地之间任遨游。

“二郎,望你能得胜归来。”

……………………

洛阳。

天柱大将军府,也是丞相府。

眼下也是‘东西魏’对峙,两边的情况大差不差。

高羽拥立的元善见是个傀儡,尔朱荣拥立的元恭也是个傀儡,真正的朝堂之事压根就不会留到朝会上去议论。

都是在丞相府内,尔朱荣带着自己核心圈层的人商量好了之后,再去朝会上走个流程。

今日尔朱荣将众人都召集前来。

“邺城传来消息,莫贺咄从各地征调府兵三万余,算上辅兵拢共十万之众,已经全军开拔前往建州,看来他的目标是河内郡,想要夺得河内郡后,进而掌控黄河北岸。”

尔朱荣面色凝重。

其他人一听也不由大惊失色!

十万,听起来好像也不多。

当年葛荣纵横河北之地号称二十万之众,南梁北伐联军更是浩浩荡荡三十万之众,这数字听起来更震撼。

但跟高羽交手多年,尔朱荣及其麾下之人都很清楚。

高羽麾下士卒的数量跟正常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高羽麾下的府兵,尤其是山东的精锐府兵,各个都是以一当十之辈,多年的锤炼,让他们的杀人技艺已经炉火纯青。

就连辅兵,也都战斗力彪悍。

“这么大的手笔?”

王相忍不住苦笑,“如此寒冬,却兴师动众,看来莫贺咄此番对河内郡志在必得。”

众人都是知兵之人,都很清楚冬天用兵的成本有多高。

这背后显露出,高羽的底子有多扎实,若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又怎么敢在冬天动兵?

“并非这十万之众啊。”

苏绰叹了口气,“河东、并州上党郡、荥阳城外还有三路大军,作为牵制。”

尔朱荣一开始没想到高羽这么大的手笔,对于守住河内郡还挺乐观的。

洛阳东边。

有荥阳、成皋(虎牢关)在手,只需要很少的兵力便能坚守,若河内郡扛不住了的话,完全可以从这边抽调兵力,走河桥北上过黄河前去支援河内郡。

并州上党郡也可以调遣精锐走太行陉南下,在高都驻扎,随时可顺着丹水一路南下前去解河内郡之围。

但高羽将他这些路全都给堵死了。

眼下上党郡面临被围困的风险,若是从晋阳调兵南下,那么高羽肯定就会让肆州的兵前去围困晋阳。

甭管能不能围住,但很显然尔朱荣不敢放开这个口子让高羽的大军在并州内长驱直入。

他眼下就太原盆地这么一个稳定的粮食供应基地,并州也是他多年精心打造的大本营,怎么可能放任高羽大军在里面胡乱破坏?

也就荥阳和成皋能抽调一部分士卒,但这个数量也很有限,杯水车薪罢了。

“如今之计。”

斛斯椿开口提醒道,“或许唯有继续从关中征调府兵前来。”

众人顿时默然。

别看有现成的制度可以抄,但……尔朱荣上哪找这么多可以执行政策的官吏?

高羽最初在山东推广府兵,进度也慢的很,先在青州内推广,然后再慢慢铺开,在这个过程中便锻炼出了大量的人手,而且……讲武堂、学堂也在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

同样是照抄作业。

河北之地一年内就能将基础框架搭建起来,甚至还能爆兵,那是因为高羽从山东征调了大量的基层官吏来协助。

尔朱荣麾下确实也有宇文泰、苏绰这样的能人。

但再有能耐,他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都得下面的人去做,难就难在这里,上哪去找那么多人?

强行征调的结果那就是质量层次不齐。

眼看所有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尔朱荣深知,自己作为主心骨,作为主君,所有人都可以士气低落,唯独他不行!

他站起身来道,“诸君为何这般愁眉苦脸?”

“我只看到莫贺咄一意孤行,追求速胜,穷兵黩武!寒冬用兵,且还是多方用兵,如此的赌徒之举,又能坚持多久?其治下之民定然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若我等能共度时艰,抗住莫贺咄这一波攻势,其治下定然不攻自破!”

苏绰连忙跟着附和,“丞相所言极是,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军,每日的吃穿用度,耗费都是天文数字,高贼说到底也唯有山东之地是其大本营,河北等地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粮草,即便是山东能供应粮草,从山东将粮草运送到建州前线,这一路会浪费多少?”

“我与丞相的看法相同,高贼定然维持不了大军太长的时间,我等只需咬紧牙关,共度时艰,其后勤跟不上,大军自然不战而溃!”

斛斯椿不由瞪着眼睛看向苏绰。

他说滴,都是自己要说的词儿啊!

连忙开口跟着附和,“对对对,丞相与长史所言及时,莫贺咄失心疯,欲要速胜,天要使其灭亡,定向使其疯狂!”

尔朱荣进而说道,“先前我便去野王巡视,守城物资充足,且做好了妥善的准备,定能固守!”

“待到莫贺咄大军疲敝之后,本相将亲率精锐之师,挥师北上!生擒莫贺咄!”

“好!”

众人也都跟着大声叫好。

这是尔朱荣的美好愿景。

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

“还是粮草!若天降大雪,黄河结冰,莫贺咄便无法借助黄河水运,届时他的粮草都将走陆运,路上的损耗更大,这也是我军反败为胜的关键!”

围困野王的大军又不会轻易撤离。

在其他地方无法抽调兵力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高羽因为粮草不济,自行退兵。

就跟诸葛亮每次北伐最终都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返回一样。

“传我军令,将精骑以三百人为一队,分散成多队,尽可能的派遣出去,深入敌后……”

尔朱荣针对性的做了一系列的部署。

苏绰则提醒道,“丞相,野王城中主帅,当以一威望能服众之人……韦孝宽将军无论威望还是资历都不足以服众。”

尔朱荣略作思索后道,“令叱列延庆北上野王担任守城主帅,其离开后,由阿斗泥接替其职务。”

不等旁人提醒,尔朱荣又看向身旁的尔朱仲远,“仲远,你明日便带亲卫前去荥阳与阿斗泥汇合,你为他副将。”

有贺拔允这个例子在前。

尔朱荣还是不敢对贺拔岳、贺拔胜太过于放心,但这兄弟二人的能力又确实过于出众,那便只能是用这样的方式,重用但也防备。

尔朱仲远说是副将,其实就是去监军的,帮尔朱荣监视着贺拔岳的一举一动。

商议好一切后。

众人纷纷离去。

尔朱荣走出屋外,感受着呼啸北风带来的寒意。

天公并不作美。

洛阳城的上空,阴沉沉的一片,仿佛随时都会飘起大雪。

他目光看向东北方。

按照时日来计算的话。

高羽眼下应该正在前往山阳城的路上。

“莫贺咄……”

尔朱荣轻声呢喃,目光不再迷茫,反而是十分坚定!

“上次被你打了个措手不及,此番我准备妥当,怎会轻易输你!”

“就让我二人好好分个胜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