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清妖 > 第153章 攻心
盐贩子穿得跟土财主似的不难理解,同那衣锦要还乡一个道理。

提着脑袋贩私盐图的不就是钱么?

有了钱自然要穿绸裹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否则这刀头舔血的营生为的又是什么?

厅内另有十数人环立,瞧着应是大小头目。

其中有的满面凶悍一望便知是不好惹的亡命徒,有的却相貌憨厚如同田间老农,只那眼中偶尔闪过的精光透露出他们绝非良善之辈。

“姓赵的派你来干什么?”

居中而坐的谢鸿武问话时手中反复把玩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彰显其威势。

陈之节此时早已镇定下来,上前从容一揖道:“在下奉命前来与阁下商议收敛我军阵亡将士遗体并救治伤者一事。”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哗然。

一名满脸横肉的汉子猛地踏前一步,怒声道:“狗官把咱们弟兄往死里逼,抓了咱们多少弟兄?又杀了咱们多少弟兄?现在想收尸救人,做梦!”

“对,不能让他们收尸!”

“想收尸可以,叫狗官把咱们被抓的弟兄放了!”

“.”

一众头目群情激愤,纷纷鼓噪,甚至有人威胁让官兵替陈之节收尸。

陈之节却是面不改色,待众匪喧哗声稍歇方才缓缓开口道:“诸位要明白一个道理,战场搏杀各为其主而矣,生死没什么可怨的

你们是贼,官兵捉贼是天经地义的事,只不过不管是兵还是贼都是爹生妈养的,谁人家里没父母牵挂,谁人家里没有妻儿倚门盼望的?

赵大人派在下前来与诸位商议收敛阵亡官兵遗体使之入土为安,既是仁义所在,亦是告慰生者。诸位何不行此方便,积此阴德?”

说罢,陈之节提出官兵亦可将之前被杀的几十名盐匪尸体交还。

“积阴德?”

谢鸿武眯起眼睛,匕首在指间不停转动,冷笑一声:“我若积了这阴德,我那帮手底下的兄弟怕是要寒心了。”

话音刚落便有几名盐匪头目出声配合,无非表示官兵有本事自个来抢尸,要他们行方便门都没有。

“诸位放心,我家大人不让诸位白积这阴德。”

陈之节稍稍提高声音以压制众匪声音,“好叫诸位知道,赵大人说了若诸位今日允我军收敛尸骸、救治伤员,他日凡被我官兵俘获的贵寨弟兄皆可免罪放回一次!”

话音未落众匪就怔住,继而响起一片交头接耳声,显然这个免罪放回的条件太过诱人。

厮杀搏斗,死了也就算了,可谁敢说自个不会被俘?

两个对陈之节怒目而视的盐匪眼神这会也开始游移闪烁,无疑是被陈之节带来的这个条件实实在在触动了。

某种程度上这“优待”等于多给一条命呢!

就连谢鸿武心中也为之一动,只是就这般答应似乎也不妥当。

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的陈之节知时机已至,话锋为之一转:“若诸位执意不准,我家大人还有另一句话要在下带给诸位,不知诸位是否要听一听?”

“讲!”

谢鸿武微哼一声。

陈之节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赵大人说诸位若不答应,他便要这韭山方圆百里之地寸草不生,人畜无存,哪怕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妈的,威胁老子!他姓赵的狗官有这本事,今日也不会栽在我们弟兄手中!”

猛的站起的谢鸿武眼中凶光毕露,似要将陈之节生吞活剥,手中的匕首也被狠狠插在案桌上。

陈之节毫无惧色,迎着谢鸿武吃人的目光淡淡道:“赵大人有没有本事在下不敢妄言,不过阁下当知官兵即便一时强攻不下,阁下与诸位也绝无逃出生天之理

深沟高垒,高台木栅,重重围困之下,在下斗胆问诸位一句,这寨中存粮几何?水源可足?诸位靠什么于此坚守,又靠什么打破官军封锁?”

言罢,轻笑一声,“届时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诸位难道真要在这活活饿死么?”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戳中的也是盐匪最大的隐忧——缺粮。

厅内一时寂静,众匪可不是头脑简单之人,于自身困境岂不清楚?

之所以于此负隅顽抗,不过寄希望于不熟悉地形的清军冒进,从而给他们伏击机会。

清军只要战败撤走,那皖北的天依旧是艳阳天。

谁曾想清军不但没有冒进,反而到处挖沟修工事,摆出一幅要将他们活活困死的架势,这局面任谁看了都要头皮发麻。

又有谁不知真被清军困住的后果。

正因如此,谢鸿武这才派人出击佯败以诱清军深入,虽然得手,但看起来似乎没有动摇清军的“既定方针”,否则这使者便不会这般有恃无恐。

“诸位结义贩盐,啸聚山林,所求不过一条活路、一份富贵,何必因一时意气与赵大人结下这不死不休的死局?

今日允我军收尸救伤,既全了战场上的仁义,彰显诸位好汉的胸怀,亦是给诸位留一条日后可见的活路。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陈之节这边仍在晓之以理。

众匪头目彼此对视,却是没了先前的底气。

谢鸿武脸色阴晴不定,沉默良久方才涩声问道:“姓赵.赵大人说话算话?日后若俘我弟兄真肯放回?”

“赵大人一言九鼎!”

陈之节掷地有声,“堂堂二品大员若说话不算话,诸位觉得赵大人今后还有脸面于我皖省主政?”

“若狗官说话算话,倒是可以答应他们收尸。”

说这话的是从怀远县逃到此处的盐贩陈四。

其余人听了陈四这话,有的面露赞同,有的则迟疑不决,却没人出言反对。

谢鸿武环视四周,知手下这帮头目都被眼前之人说动,但想到大哥嘱咐绝不可与官府接触的交待一时拿不定主意。

见状,陈之节遂更进一步竟然直接劝降道:“请恕在下直言,若诸位势穷来投官府或会秋后算账,但如今诸位已显手段,使官兵知诸位好汉非可轻侮之人,如此优势之下诸位若再行此仁义之举,尔后表露归顺之意,于赵大人和朝廷看来便非穷蹙来降,而是慕义归化。

不仅前罪可免,诸位好汉更能以胜者之姿受抚,搏个正经出身,岂不远胜于此地日夜提防官军,没吃没喝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