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团结更多的人
权力是要爱惜,也是要维护的,权力像是一把刀,要不断打磨。

张苍道:“郡县制是丞相与皇帝的心血,公子更清楚县治是多么的重要,治不好县就治不好郡,就治不好国家,若丞相府能够与这些县令绑在一起,往后办事就容易多了。”

程邈抚须又道:“是啊,公子希望他们能够团结。”

“不团结的人需要换了。”

要建设好关中就要有力气一起用,官吏必须拥护这个国家,爱民爱国,这是一切的前提。

看来支教事业还要继续,要教出一代代最好的人才建设国家。

张苍道:“丞相多半会觉得以前的公子实在是想要在丞相府集权,现如今将丞相府与各县的县令绑在一起,公子的集权更进一步了。”

程邈反问道:“丞相不喜吗?”

张苍道:“丞相自然是希望公子越来越好。”

两人达成了共识走回了丞相府。

萧何从咸阳回到泾阳县时,已是深夜。

刘肥正在县府内看着书,见到人回来了,便上前道:“萧叔。”

萧何道:“还不休息?”

“我想多看会儿书。”

听刘肥回话,萧何看到桌案上的油灯与案上的书卷。

刘肥又道:“曹参叔准备了面。”

萧何重新坐下来,看着曹参将一碗面端来。

今天各县的县令都被请去了丞相府,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各县都十分关心,再看萧何的神色,刘肥觉得莫不是坏事?

萧何道:“早些休息吧。”

刘肥行礼道:“是。”

等刘肥与曹参都离开之后,萧何这才拿出一卷书,给北方的大军筹集粮草,这件事渭北接了下来。

而为洛邑修建河道,提供人手与工匠的事被渭南接下了。

还有修缮南山的驰道以及南郡的驰道被其余几个县县令接下。

再者是陈仓各县还要时常与陇西走动,来年要继续垦荒。

萧何独坐在县府的正堂内,也不知是何时辰了,外面的天色已有了些许亮光,该是天快要亮了,闭上眼就会想起那天寒冬时,那个青年与他的交谈。

直到在丞相府见到公子扶苏,只因三年前在冬天看到的那张脸,至今没有任何的区别,一模一样。

萧何闭眼小憩了片刻,睁开眼时,才看到昨晚端来的面一口没吃,已放凉了。

乌伯拿起碗道:“我再做一碗。”

“不用了,热一热就能吃。”

乌伯道:“今天县里没有什么事,其他的事老汉与曹县丞都能顾着,你还是再睡会儿。”

萧何却坐起身子,道:“昨天,丞相府下令了,我有事要办。”

乌伯拿出一张热乎的饼递上,又道:“那先吃点。”

萧何点头道:“谢乌伯。”

见人拿着饼吃着,乌伯拿着这碗放凉的面,脸上又有了笑容。

今天的阳光格外好,照在身上很舒服。

萧何带上几个啬夫与县里的几个民壮,就开始查看县里的粮仓。

按照以往,北方的粮食都是咸阳直发的。

整个渭北刚丰收了三年,这三年好歹积累了底子,萧何先是算了算县里的粮食总量,便又让曹参给丞相府送去了文书,询问北方的兵马多寡。

自上一次北伐大胜之后,北方的大军有不少人都已回来。

萧何对北方的事并不清楚,但若从他人口中听说的消息没有错,那么西北的兵马有河西走廊可以自给自足。

河西走廊的兵马该有三万上下,而北方的大军当初北伐时有二十万,现如今该有五万上下,算上皇帝的西巡队伍,七万最多了。

曹参是早晨时快马离开的,傍晚时就带来了回信。

“这丞相府给的回信真快。”曹参递上一卷卷宗,道:“前后一个时辰,就给回复了。”

萧何点着头,端起卷宗看着。

曹参小声道:“我在丞相府外还见到其他几个县的人,他们对丞相府都有所求。”

言罢,见萧何没有理会自己,曹参自觉没趣也就没说了。

自从升迁郡丞之后,萧何的话越来越少了。

曹参站在一旁心中莫名有些失落,关中的书看得越多,总觉得萧何的变化也越大,行事也与当初不一样,就连话也少了。

又是一夜,萧何盘算着账目,对曹参道:“高陵与三原两县各取五百石粮食,泾阳出一千五百石粮食,你今天就出发护送粮食去上郡。”

“今天?”原本睡意正重的曹参顿时来了精神,他看了看县府外还是黑夜的天空,还未开口讲话,却听萧何的话又一次传来。

“现在就去。”

一道文书,一块令牌放在了桌上。

曹参暗自深吸一口气,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令牌与文书匆匆出门。

当天全亮的时候,曹参正在与一群民壮整理着粮食,一袋袋的粮食装车之后,要从北郊的驰道送去上郡。

曹参翻身上马,对一群民夫与啬夫吆喝着。

当高陵县与三原县的县令到的时候,曹参与民夫们拉着粮食就离开了。

这两千石粮食自然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批,萧何还要为第二批粮食想办法。

三原县县令王安很想骂萧何,萧何虽说是郡丞,但越过他们这两个县令开了他们的粮仓,还将他们的粮食运去了,太欺负人了。

王安本想开口,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萧何看起来比以往更有威严,也不知道是不是官高一级的缘故,王安是不敢再与萧何笑呵呵的了。

“你们县的粮食我会如实告知丞相府。”

王安道:“这是应该的。”

栾陶道:“萧郡丞往后直言就好。”

“来年春耕分水,我可以与上游的郡县商议,让他们多分一些水给我们下游。”

“当真?”

萧何道:“我会与丞相府分说,各家也不会白出粮食。”

闻言,王安与栾陶神色都好了不少。

他们身为县令,需要给县民们一个交代,既然拿了粮食就要有回报。

萧何想要治理好这三个县,就要服众,首先还要收服这两位县令。

渭北的这些事,对萧何而言不算难,关中二十四县,余下的二十一个县各自有各自的难处,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丞相府都是看着的。

在关中为吏很累,关中的县民们也不容易。

听说以前的关中每年的冬季都会窝冬,现如今的关中县民,尤其是渭北与渭南有这么几年没有窝冬了,整整一年都在忙碌,生活是富足了一些,但人们也更忙了,更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