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 302 手令戡乱,死得其所
吴军来势汹汹,蒋首辅不慌不忙,修路、盖房、敦伦、微服私访。

在一双无形的大手拨弄下,整个直隶省迅速转向战时状态,练兵、屯田、做工、动员。

每七日为一个周期,凡5岁以上旗丁进驻西山大营封闭训练五日,再回家休息两日。

整军备战!

坚决不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过度的思考,会影响忠诚。

……

直隶河间府。

一处热闹的村子口。

两名骑兵赶到,把手里的军旗戳在地上,大声吆喝着:

“朝廷直招,募新兵100人,要求12岁到15岁,身高五尺以上,身体健康,没有蛀牙,父母兄弟姐妹都在的优先。”

“月饷3两,绝无拖欠。”

“想当兵的赶紧来报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蒋青云微服私访至此,索性站在远处看看热闹,站在他身边的是同样身着布衣的黄宗羲和江北。

起初,募兵现场很冷清。

好男不当兵的古训根深蒂固,这块土地上的男丁除非活不下去,否则坚决不从军。

过了会,附近村里来了个甲长。

甲长和士兵嘀嘀咕咕了一阵,然后拎着锣进在田埂上哐哐一顿敲,很快就来人了。

原因很简单。

甲长先找上了附近村里的一家穷亲戚,这家人人多地少,又没有大牲口,日子过的紧巴巴。

他告诉亲戚“这事有油水”。

亲戚秒懂,立马带着家里三个儿子去了。

其他人一看,立马抢着报名。

一堆人围着募兵处,问东问西。

骑兵:

“看见没有,个子够不着杆子刻度就不行。”

“张开嘴巴,看看你们的牙齿。”

“脱了衣服,看看有没有传染病。”

一番现场考核之后,留下了几十名半大孩子,由甲长出面请来村子里的私塾先生协助现场登记新兵名册。

……

蒋青云拨马离开,不再观望。

正是初春,冰雪消融的时节,万物复苏,但风还是很冷。

俩人骑马边走边聊。

“首辅,下官想知道您准备怎么对待科举?”

“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换一个问题来问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黄宗羲一愣。

“明理,修身、治国。”

蒋青云却摇摇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大部分人读书只为两个字,做官。黄老,我说的对吗?”

“首辅洞若观火。”

“治国先治吏,这也是你的理论。但是,靠科举选拔出来的那些官吏能实现吗?”

“至多实现一时。”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

沉默了几十息后,黄宗羲又开口了。

“首辅,如果没了科举,咱们怎么选士?”

“没有比考试更好的选拔方式。可是,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都是一些聪明的虫豸,怎么办?”

黄宗羲没有回答。

过了许久~

蒋青云自言自语。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心。”

“而人心又为何会变成这般丑陋?那是因为咱们的风气。”

“风气又是谁引领?是官吏,是士绅,是商贾~”

“敢问首辅,风气如何改变?”

“首先就是一个字——杀。杀的虫豸人头滚滚,杀的无耻之徒灰飞烟灭,杀的他们无力反抗,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

“首辅所言不无道理,但下官只有一个担心。”

“说。”

“万一杀顺手了,杀失控了,刹不住脚了。”

蒋青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催马飞奔,黑色披风迎风飘扬。

……

5日后。

保定府,新军大营挂牌。

5000名新兵的作息、纪律、思想熏陶严格遵照《步兵操典》,但具体的军事技能由旗、汉军官负责教授。

入营的第一件事是排队剃发、洗澡、消毒。

不出意外,有人抗拒剃发。

一少年惊恐的捂着脑袋:“军爷,辫子不能剃啊。”

教官脸色瞬间狰狞:“怎么不能?”

少年:“我爹说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大清朝的人必须留着辫子,不然八旗老爷来了要杀头的。”

教官摘下帽子露出短茬光头。

“我,旗人也。”

“拖出去,军棍20,赶出大营。”

“遵命。”

军营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军营只需要服从,绝对的服从。

新兵的鞋袜头发付之一炬,又在药浴里摒气三息后,才准入营房,领取崭新的鞋袜服装。

黑色的对襟纽扣军服,黑色的皮靴,黑色的腰带,黑色的筒形军帽。

但军旗是火红的。

……

南城,蒋府。

书房里。

蒋青云连续接到西南各省急报。

湖南巡抚卓布泰:吴贼兵锋犀利,长沙府失陷、常德府失陷,岳州府投敌,下官率2000残兵驻扎于江西袁州府,请朝廷速发援兵。

江西布政使苏勒达:吴贼兵锋犀利,已至省境,江西巡抚暗中沟通吴三桂意欲献地,不料阴谋败露,下官与本省绿营提督线国安合力扑杀。其仓促之下率部逃入抚州府。下官据守南昌,加固城防,请朝廷速发援兵。“

两江总督周绍:“两江地面暂时安靖,但暗流涌动,市井谣言不断,百姓议论不休。具体应对策略,请首辅示下。”

四川总督李国英:“吴三桂谋逆,下官虽与其有旧,但绝不附逆。本省绿营提督王进宝亦然,为表忠心,其已将家眷全部迁至成都。然四川粮饷匮乏,为大局计,下官请拨兵3000,拨银10万,加固保宁。保宁乃是四川防御之关键,其城坚固,退可坚守,进可取全川。保宁北临汉中,水路相联,方便补给。东镇夔东,压制明军。保宁乃是四川之关键,保宁在,四川在。保宁陷,四川陷。”

蒋青云立马取来地图,在上面找到保宁,一番观察之后,他不禁感慨此人战略眼光很好。

保宁,确实是四川的命门。

当即拟写回折。

李总督国英见字如面:

饷不足,我给。

粮不够,我拨。

兵不够,我派。

至多3个月,陕甘绿营援兵3000、饷银20万、粮食5万石将从水路运抵保宁。

吴三桂丑类不足为虑,虽喧嚣一时,结局注定败亡。

四川之兵无需出击,屯田,练兵,牵制,注意监视夔东十三家动向并及时上奏。

……

继续写第二封信。

湖南巡抚卓布泰、江西署理巡抚苏勒达见字如面:

丢失长沙,巡抚卓布泰其罪当诛,但念贼势巨大,姑且不杀,着降为袁州总兵,屯兵萍乡,抵御吴军。

若失,当斩!

其部粮饷、武器由江西供给。

江西布政使苏勒达忠勇有加,着其坚守江西和吴军周旋,赣江沿线(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四城是江西的生命线,尽出番库之银扩建鄱阳湖水师,协防赣江。

无论如何,九江绝不可失。

若失,当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