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 256 吴三桂是反清还是反蒋?
西直门。

一队使者缓缓入京。

他们从云南来,明面上是替平西王吴三桂前来索要军饷,暗地里还肩负着刺探京城军力的秘密使命。

“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驿馆早已打扫干净,请各位下榻。”

“谢朝廷厚恩。”

夏国相拱手道。

一路上,众人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尚未来得及完全清理的断壁残垣,还有热火朝天的工地。

与此同时,内阁也在关注此事。

蒋青云扬了扬名单:

“夏国相、刘玄初、胡国柱、王进宝、张勇~诸位,这可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啊。”

众人哄笑,唯独祖大寿一如既往的默不吭声。

冯栓不经意的瞥了祖大寿一眼,琢磨此人的成色。

蒋青云:“诸位,猜猜吴三桂的目的?”

周绍:“是来要钱的吧。”

岳乐:“怕没这么简单。”

蒋青云点头:“安亲王一语中的,我发现这两年,咱们的平西王胃口越来越大了,区区云南容纳不下他这尊大佛!”

屋内肃静。

就连祖大寿也嗅到了话里的不满。

……

次日。

夏国相、刘玄初就迫不及待的离开驿馆,前去拜访少主子吴应熊。一番寒暄之后,进入了主题。

夏国相:“世子,王爷令我等入京刺探八旗军力。”

吴应熊笑道:“其实你不说我也能猜到,父王的预感是对的,京师连续发生了两次兵变,旗丁伤亡惨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重大利好。中枢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后失踪,皇帝被架空,一切朝政,蒋首辅说了算。”

夏国相刘玄初皆面露喜色。

夏国相问道:“世子爷,此人是曹操还是司马懿?”

“难说。”

刘玄初:“世子,旗丁的伤亡数目多少?”

吴应熊摇头。

“那,京师还有多少旗丁?”

吴应熊还是摇头。

“是清廷封锁了消息吗?”

“准确的说,是内阁首辅蒋青云下令封锁了消息,我不惜重金四处打探,但没有收获。”

“世子,下官不理解,这么大的事情,而且是发生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保密?他是怎么做到的?”

吴应熊摆摆手。

“所有的人都知道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知晓具体数字的估计全京城只有两个人。”

“谁?”

“一个是蒋首辅,一个是户部尚书周绍。”

“拿银子砸开这位周大人的嘴,兹事体大,哪怕花50万两白银也值得。”

吴应熊盯着一脸坚决的刘玄初。

“我父王准备起兵了吗?”

夏国相和刘玄初对视一眼,同时摇头,正式否认了这个问题。

夏国相从袖管里掏出一封书信。

“世子,王爷的亲笔书信。”

吴应熊看完,随即将书信焚毁,意义不明的叹了一口气。知父莫如子,父王的性子是一点都没变,既窥视江山,又害怕不敌八旗。

相比而言~

他此时对满洲八旗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很敬畏了,目睹了蒋青云杀旗丁宛如宰猪屠羊,实在是敬畏不起来了。

……

一个时辰后。

俩人告辞离开了郡王府,一出王府就有侦缉处便衣守着,从早到晚跟踪监视。

又过了一刻钟,吴应熊也出门了,前去南城拜访蒋青云。

“拜见首辅。”

“吴老弟,坐,我瞧你今儿气色不错。”

“老家来人了,家书抵万金。”

“可是王爷俘获了永历帝?”

“没有。”

“可是阵斩了李定国?”

“也没有。”

“王爷的虎狼之师怎么突然就疲弱了?”

吴应熊颇为尴尬。

半晌~

他才低声道:“父王已将明军围堵进了十万大山,李定国部粮草匮乏,兵器缺失,军心惶惶,已是冢中枯骨。”

蒋青云不语,只是喝茶。

吴应熊继续说。

“云南贫瘠,税收稀薄,粮饷缺乏,家父希望朝廷能够追加军饷,每年300万两属实不够。”

“你想要多少?”

“400万两!”

……

蒋青云笑了。

“应熊,你我私交甚笃,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实情,今年户部银库入不敷出,明年还是入不敷出。”

“何至于此?”

“京师不稳,官吏断代,地方上的漕粮税收没法及时送到京城。”

吴应熊眼神闪烁,半信不疑。

他以喝茶的动作掩饰,内心飞速运转,总觉得蒋青云故意示弱,或有什么隐藏目的。

半晌~

“首辅,按理说,如今朝廷有困难,父王应该理解。但是,剿杀广西明军已到关键时刻。若是军费跟不上,就怕放虎归山,前功尽弃。”

“平西王麾下有多少兵?”

“10万。”

“那你知道十万大山有多大吗?”

不等吴应熊回答,蒋青云就自顾自的说道。

“十万大山绵延300里。莫要说10万兵,就是100万,200万兵也围不拢十万大山。”

吴应熊急了。

“首辅,李定国部真的逃进了十万大山。”

“既然你这样说,不如我们来场对赌,如果你父王能在一年内全歼明军,把朱由榔和李定国的首级送到京城。我,一次性支付1800万两。赌吗?”

吴应熊无语,心想,当初明明是你叮嘱我父王“莫要使西南一日无事”!!

蒋青云仿佛掌握了读心术。

“可我也没让平西王狮子大开口啊,你们这样搞,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圣人教诲的中庸之道~”

吴应熊眼睛一亮。

“还请首辅明示?”

“附耳过来。”

……

次日,辰时。

午门缓缓打开,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半刻钟后~

大街上才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三项待遇的蒋首辅在500甲士的护卫下来了。

午门护军纷纷单膝下跪。

“下马!”

“进宫!”

500甲士长驱直入,从午门一路站到了太和殿。

两侧甲士夹道,蒋青云骑马一路小跑,直到抵达太和殿外的台阶,方才下马,步行入殿,神情倨傲,旁若无人。

太监连忙搬来椅子。

蒋青云悠然落座,此时的他,距离人臣巅峰还差一丢丢——加九锡。

……

坐在龙椅上的顺治宛如中学生,表情宁静,内心翻涌,思绪时而上天,时而下海,时而哀嚎,时而亢奋。

总之,敢怒不敢言。

神武门修缮到现在还没修好,金瓯有缺,骑兵一个冲锋,宫城防御就破了。

蒋青云盯着顺治看了会。

他基本可以判定,小皇帝进入了隐忍蛰伏期,短期之内,他不会和自己公开作对了。

三公公深吸一口气:

“皇上有旨,请平西王使者入殿~”

几十息后~

夏国相和刘玄初俩人一道入殿,三磕九拜,山呼万岁,执礼甚恭。

顺治看了一眼蒋青云,见其脸色如常。

“平西王派尔等入朝,所为何事?”

“回皇上,广西战事已进入关键时刻,300万两军费无法支持前线战事,平西王请朝廷增拨军费2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