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要给太子找点事干,不能老想着篡位
见沈叶不愿意管发俸禄这摊子事儿,高有臻和靳邬善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俩也不缺这点钱。

至于底下人的日子难不难熬,要怪也得怪户部和乾熙帝,和他俩扯不上关系。

好在太子对于他们的请求算是接招了,这样一来,他们也好给下面的人一个交代。

站在客厅门口,沈叶将两个人送走之后,就开始琢磨该如何和吏部开这个口。

按照沈叶的想法,这既然是定例,吏部那边,多少会给自己一点面子吧。

就在沈叶和高有臻两个人说京察这事儿的时候,乾熙帝正对着一份奏折出神。

这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递上来的。

说实在的,像翰林院编修这种级别,平时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在乾熙帝面前刷存在感,更不要说引起乾熙帝的注意了。

可是这回,这位编修愣是在请安的奏折里,给乾熙帝诉起了苦。

说冬天快要到了,他过冬的官服还押在当铺里没有赎回来。

手头紧巴巴的,户部现在也不让借钱了。

虽然是诉苦,也把乾熙帝看得脸上有点挂不住。

朝廷五个月没有发俸禄的事情,他心里一清二楚。

但是他同样知道,自己手底下这帮大臣,基本上都不指望朝廷这些俸禄过日子。

别的不说,就说眼下跟太子关系密切的年栋梁吧。

一个知县,手里就从来没有缺过银子。

这还是他为官比较清廉的情况下。

还有……

不过,这位翰林编修倒也不是装穷,他是真的没钱,毕竟翰林院本身就是清水衙门,更不要说他一个小编修了。

眼看冬至就要到了,再不给下属们发点俸禄,面子上实在说不过去。

“宣佟国维、张英和马齐过来一趟。”乾熙帝沉吟片刻之后,就沉声吩咐道。

梁九功一直侍候在乾熙帝的身旁,看到乾熙帝脸色不对,他也不敢多嘴,赶紧小跑着去叫人。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三人就赶到了乾清宫。

乾熙帝和这三人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将手中的奏折一扬道:“你们三个先看看这奏折。”

佟国维作为首席大学士,自然是他先看。

接过奏折快速的扫了几眼之后,佟国维的眉头就是一皱。

在他看来,别的事儿都好说,唯独这个银子的事儿最难办,他又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把奏折看完,他就递给了张英。

张英作为排名第二的大学士,并不管户部的事情,所以他倒也不是太头疼,毕竟有马齐和佟国维呢!

马齐则不一样,看了奏折之后,脸都黑了!

他是户部尚书,不发俸禄,那就是户部的事情,这锅肯定得他来背。

现在皇帝被人变相要账,那不就是他马齐这个户部尚书失职吗?

马齐心里憋得慌,稍作沉吟就朝着乾熙帝请罪道:“陛下,臣有罪。”

“是臣这个户部尚书没有当好,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请陛下责罚!”

乾熙帝心里明白,马齐这个请罪,只是做个姿态,并不是真让自己治他的罪。

他也知道户部之所以没有钱,主要是因为他花钱太厉害。

别的不说,就说征讨葛尔丹,再加上黄河治理,哪样不需要烧钱?

还有,前些时候的决堤,免除的灾区税赋又是一大笔钱……

于是他摆摆手道:“马齐,朕把你们三位请过来,不是要治你们罪的。”

“朕是想问问你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眼看就要冬至了,要是再不发俸禄,底下人恐怕要闹意见了!”

马齐没有吭声,他虽然自认自己善于理财,但是他可没有太子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他是真的没辙儿。

看到马齐不说话,佟国维作为首席大学士,不得不替自己的外甥分忧。

他沉声的道:“陛下,要不让户部和内务府凑一下,先发一个月的俸禄应应急如何?”

在佟国维看来,一个月的俸禄并不是太多。

各种算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十万两银子。

可他话音刚落,马齐就低声接了一句:“佟大人,群臣一个月的俸禄是不多,可是发了他们的,是不是要给兵丁发饷银?”

“他们也欠了好几个月了!”

“如果不发的话,恐怕会出乱子。”

佟国维一听,眉头也皱紧了。

要是这么算,一个月没有百万两银子,是过不去了。

他不由得朝乾熙帝看去。

乾熙帝也头疼,皇帝不差饿兵,这次发俸禄如果只发大臣不发兵丁,那兵丁的怨气一定会更重。

乾熙帝可不想因为这个,惹起不必要的事端。

他沉吟了瞬间,下定决心道:“户部和内务府商量一下,无论如何,也要赶在冬至之前,发一个月俸禄下去。”

“至于这个钱怎么筹,马齐你来负责。”

马齐是户部尚书,这差事他不能不接。

毕竟,这是他职责所在。

既然乾熙帝说了,让他和内务府商量,那他去找内务府要钱就是了。

挥手让佟国维等人离去之后,乾熙帝独自皱眉沉思。

朝廷的税收刚好够日常花销,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就会捉襟见肘。

这税赋,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可是,这税改让谁来主持呢?

让马齐来,他啃不动这块硬骨头。

让佟国维来?想到自己这位舅舅,乾熙帝直接选择了放弃,虽然这个舅舅对自己还算是忠心,但他压根儿就不是干大事的料儿。

张英也不行,他门生故旧太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他也不愿意做。

就算他强行压在张英的头上,恐怕张英多半也会给他来一出阳奉阴违。

一个个念头闪过,乾熙帝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太子的影子。

太子是个有能力的人,而这又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

如果让太子来主持这个税改,既能推进改革,又能分散他的精力,省得他不至于成天没事儿干,老是想着篡权夺位。

还有就是,一旦太子树敌太多,以后也就没资本动篡位的心思了。

等自己老了那天,太子也可以凭着在税改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自己人的支持,登上皇位。

当然,这要等自己老了之后,那得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乾熙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让太子去啃硬骨头,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梁九功,去请太子过来一趟。”乾熙帝挥手朝着梁九功说道,

梁九功作为乾熙帝最心腹的太监,对皇帝的一字一句都格外敏感。

此时一听乾熙帝用“请”这个字,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冒出来一个不太妙的念头:陛下这该不是又要给太子出难题吧?

不过想归想,他脸上可不会表现出来,应了声就快步赶往毓庆宫。

沈叶这边刚刚送走了理藩院的两位侍郎,正听周宝汇报小汤山行宫的建设情况。

小汤山的地,沈叶前前后后买得差不多了,几十万亩的地契,砸进去不少银子

如今,在小汤山的庄子里,挨近温泉的地方,都被沈叶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

准备献给乾熙帝的行宫,则是建在小汤山最好的位置,正中央。

一个行宫,估计要花二十多万两银子,而负责督建的,则是工部的一位员外郎。

因为全部都是一层建筑,而且沈叶的钱给的也充足,所以工程进度非常快,现在主体已经起来了。

只要赶一赶,过天冷之前,不耽误乾熙帝过去猫个冬。

只要乾熙帝感受到了小汤山温泉的好处,那么沈叶买来的那些地就不愁卖了。

一旦把这些地卖出去了,毓庆银行的资金链可就宽裕多了。

“太子爷,陛下请您过去一趟。”梁九功毕恭毕敬地对沈叶说道。

沈叶虽然不知道乾熙帝耍什么幺蛾子,但是他还是立马跟着梁九功往外走。

梁九功不等沈叶询问,就低声道:“刚刚陛下见了两位大学士和马齐大人。”

虽然梁九功没有透漏出乾熙帝找他干什么,但是从乾熙帝召见的人之中,沈叶就有了猜测。

乾熙帝找他,应该和刚见的这三个人有关。

不会是关于官员俸禄的事儿吧。

到了乾清宫,沈叶规规矩矩地给乾熙帝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今天去索额图家,还顺利吧?”乾熙帝看似随口一问。

但是,听到自己老爹说出索额图这三个字,沈叶就知道这话不简单。

他认真答道:“儿臣见了阿尔吉善他们,转达了父皇对他们的关心。阿尔吉善他们这一次打算把祠堂的灵位都迁回盛京,儿臣也去给外祖父上了一炷香。”

听沈叶说的和自己得到的汇报一样,乾熙帝点了点头道:“是该如此。”

“希望阿尔吉善他们回到盛京之后,能够痛改前非。”

“若是再有不孝之举,朕决不轻饶。”

说到这里,乾熙帝话锋一转道:“刚刚朕召见了马齐他们,说到给群臣发俸禄的事情。”

“虽然很多大权在握的人不用靠俸禄吃饭,但还有不少指望着这点银子养家糊口的人。”

“有人给朕上书,说天冷了,冬衣还押在当铺里没有赎回来。”

“但是户部现在却拿不出银子来。”

“朝廷用度越来越多,税收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非出大乱子不可!”

“允烨,你说说,该怎么办?”

乾熙帝虽已打定主意,却并不直接摊牌,反而像钓鱼似的,给沈叶来了个愿者上钩。

沈叶一听这问题,心里就有一种不是太好的感觉。

他稍作沉吟,转眼就有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