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没有权力的日子,朕绝对不能过
乾熙帝今儿可真是高兴坏了!

火药枪的十段连射的场面,不但把草原部落给镇住了,连他们那点不臣的小心思,也一并给压了下去。

这下,乾熙帝心里对草原的那一丝顾虑,总算放下了大半。

他心想,只要火枪装备越来越多,那么草原上的铁骑再厉害,也不足为虑!

今日围观打猎场景的草原部落头领,一个个也比之前恭顺多了。

原本可能闹出大风波的克尔藏之死,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翻了篇。

好啊!

喝了点酒的乾熙帝,觉得浑身燥热,就想出去溜达溜达。

他吩咐梁九功道:“叫图里深带几个人,陪朕在行宫里走走!”

听到吩咐的梁九功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有点犹豫道:“陛下,这天色这么晚了,不如明日一早再……”

“啰嗦!朕就是想出去走走而已,能有什么事?”乾熙帝大手一挥,不耐烦地打断了梁九功的话。

梁九功见乾熙帝不听自己的,也不敢再劝,只好派外面的侍卫传话图里深。

图里深作为一等侍卫,深得乾熙帝的信任。

他虽然觉得这个时辰乾熙帝外出不太妥当,但是听到是乾熙帝的旨意,他哪敢说不?只能带着几个下属快速的过来。

“走,去外面转转!”

热河的行宫并不是太大,虽然被内务府花钱修整了一番,可是和皇宫还是没什么可比的。

夜深人静,行宫内虽然有不少值夜的人,但是整个行宫却给人一种静悄悄的感觉。

披着披风的乾熙帝,走在夜色寂寥的行宫内,神色慢慢严肃了起来。

看着神色严肃的乾熙帝,图里深和梁九功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跟随了乾熙帝多年,深知一点,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要打搅他。

要不然的话,那后果可是难以想象。

正走着,忽然就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

乾熙帝听到这声音,眉头一皱,循声走了过去。

梁九功和图里深同样听到了这种声音,他们对视了一眼,也快速的跟上。

原来,说话的是两个值夜的小太监,他们躲在走廊边,正低声的闲聊。

“听小桂子说,今儿打猎那场面,真的是太壮观了。”

“啧啧,十排火器营的士兵,全部带足了火药,不断装枪轮射,被围猎的野兽成片成片地倒地。”

“可不是嘛,听说那些草原的头领脸儿都吓白了!”

听到这儿,乾熙帝的嘴角微微一扬,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虽说这只是小人物的闲谈,却也勾起了他内心的自豪感。

“听说这个办法,是太子爷想出来的,太子爷可真厉害!”

“那可不嘛,我今儿还听有人说,太子爷‘文比管仲,武比乐毅’,将来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啊!”

“管仲是谁啊?”

“我也不知道,不过听说这是当年对诸葛亮的评价!”

……

梁九功听得后背发凉,内心一阵惶恐不安。

背后议论太子,这还得了?!

他是宫中的太监第一人,这些小太监可都算他手下的人!

如果出了事情的话,那他第一个就逃不了。

所以听到这些议论,他的脸都白了!

他恨不得冲上去立马给这两个胡说八道的小太监甩两个大耳光,但又不敢惊动皇上。

咳嗽一声提醒一下嘛?好像也不合适。因为一旦这样,乾熙帝绝对会找他麻烦。

他的脚边正好有一块小石子,他当下将这个石子朝着花丛中踢了出去。

“喵呜!”

一只野猫正好被惊得跳起来,两个正在窃窃私语的小太监也吓了一跳。

抬头一看,居然发现,乾熙帝竟然在不远处站着。

吓得脸色苍白的两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赶忙跑过来见礼。

梁九功不敢吭声,他刚刚的小动作,就是怕这两个小太监胡说八道。

至于两个小太监的命运,他则是不放在心上。

乾熙帝朝着两个小太监看了一眼,然后淡淡的道:“下去吧。”

如蒙大赦的两个小太监,慌忙退到了一边。

“陛下,奴才下去,一定严加管教。”梁九功赶紧请罪。

乾熙帝摆了摆手,并没有说话!

又走了几步,乾熙帝突然道:“回去吧!”

图里深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全程就像一根木头桩子一般。

仿佛刚才的一切,他什么都没看到,也没听到。

回到住处的乾熙帝,端起茶喝了一口,就将目光放在了随身携带的小书柜上。

乾熙帝随手拿了一本,就见上面赫然写的是《唐史》!

乾熙帝记得,自己前段时间看的,好似不是这本书。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毕竟是自己随手拿的。

翻开《唐史》,乾熙帝看到的就是唐玄宗的本纪,看着上面关于唐玄宗和太平公主的斗争,乾熙帝的眉头一皱。

虽然历史中的记载是一方面,但是乾熙帝却喜欢猜测着历史中的记载和现实,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当他看到李旦主动要求退位的时候,他沉默了。

处在皇帝的位置,这位父亲母亲哥哥儿子孙子还有自己都是皇帝的六味地黄丸真的愿意退位吗?

而且,这位退位之后,可是为了保住那惹怒了李隆基的儿子,直接在朝堂上要给李隆基这个儿子下跪啊!

想到这里,乾熙帝的眼眸中就闪过了一丝怒火。

没有权力的日子,朕绝对一天都不能过!

越加烦躁的乾熙帝,一把将手中的《唐史》扔到了一边。

“陛下,您有什么吩咐?”梁九功快速的跑过来道。

乾熙帝不能说自己看唐史看得难受,他淡淡的道:“将盛京将军送来的秀女带上来。”

听乾熙帝如此吩咐,梁九功不敢多言。

他已经敏锐的觉察到,现在的乾熙帝好像有点魂不守舍,在这等的情况下,他可不敢招惹乾熙帝。

也就是一会功夫,梁九功就将几名打扮一新的秀女带了上来。

乾熙帝打量了几眼,目光就落在了一个身材修长白皙的女子身上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秀女听到乾熙帝的问话,心里一紧,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之色。

她心里明镜儿似的,这一次机会,可以让自己一飞冲天,把握不好,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所以她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回禀皇上,奴婢郑春华!”

乾熙帝听着郑春华三个字,轻轻的点头道:“好名字!”

……

车辚辚,马潇潇!

在万寿节过完,乾熙帝对草原部落的首领一番封赏之后,就开始了回京的行程!

八皇子最近忙得手脚不沾地,他刚被任命为“皇帝行在主管”,几乎每天,都要给乾熙帝汇报事情。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八皇子还经常召集护卫以及内务府的堂官议事,所以风头瞬间就涨了起来。

甚至有人传言,陛下觉得大皇子办事不力,现在已经开始用八皇子办事了。

这种话,自然也传到了沈叶的耳中。

对于这种情况,沈叶倒没有太当回事儿。

八皇子总是要起来的,而八皇子之所以能够崛起,说起来也是乾熙帝的意思。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次次将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八皇子做。

对于这等的事情,沈叶只是装作不知道。

他好不容易出来放放风,懒得掺和这些。

不过在回程的第二天,沈叶就遇到了来给他汇报毓庆银行情况的年羹尧!

毓庆银行虽然和年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年羹尧可是太子的门人。

石静容在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送信人选时,就干脆让人安排年羹尧给沈叶送信。

二十多岁的年羹尧,比之沈叶第一次见的时候,显得沉稳了不少。

但是从他的眉眼之间,沈叶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丝傲气。

“太子爷,自从您离开京城之后,就有人说内务府已经将毓庆银行的银子,给全部提走了。”

“现在的毓庆银行已经没有钱了。”

“还有人说,毓庆银行的那些存单,已经不顶用了!”

年羹尧说到这里,喝了一口茶道:“负责毓庆银行的大掌柜虽然也让人辟谣,说毓庆银行一定会准时给储户兑付。”

“可是这种谣言,越传越多,甚至有人说,户部的大人说了,这些钱别说明年,就是后年也拿不回来。”

“更有人说,内务府借钱,从来都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

“结果,就在五天前,就有人围着毓庆银行要求兑钱。”

“因为银行没有那么多的现银,再加上咱们约定的是明年的夏天才兑换存票,所以就没有给他们兑换。”

“于是,这帮人就围着毓庆银行不走,开始闹事,甚至还有人要打砸店面。”

“在这种情况下,大掌柜只能一边给宫里报信,一边请求五城兵马司和步军统领衙门来维持秩序。”

“五城兵马司和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来了,就将几个带头的给捉起来干了苦力,那些要兑钱的人才慢慢散了。”

听年羹尧如此说,沈叶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般将领头兑钱的抓起来,好像是非常干脆利落,实际上却是后患无穷,这只会加剧恐慌,接下来想要兑钱的人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就是,毓庆银行的名声,这下恐怕就要垮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谁还敢将自己的钱往毓庆银行里面存。

而毓庆银行完了,自己这个太子又该如何自处?……

想到这里,沈叶隐隐觉得,这一切,恐怕没那么简单,他嗅出了一种阴谋的味道。

年羹尧见沈叶不说话,接着补充道:“听说现在不少储户都商量着是不是去顺天府联名告状,要求毓庆银行立刻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