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44章 北伐点将
诸葛亮迎着刘备视线:

“陛下以贤以德治天下,功必赏,罪必罚,士民深沐恩泽,无不盼着报答陛下。”

“《尚书》云: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当在此时!”

刘备听到“垂拱”二字,轻轻一笑,又看向马良。

后者昂然上前,面容坚毅:

“天子龙体,关乎国本,宜为后镇!”

“臣虽驽钝,愿效犬马,先驱尝寇!”

刘备哈哈大笑,似早已所料。

指着马良问诸葛道:

“若季常挂帅,不知诸将能否服从节度啊?”

马良闻言脸色通红。

群下也各自赧然。

关羽不必说。

张飞、魏延、赵云,这三个方面大将,蜀中还真没几人能同时镇得住。

诸葛亮见状,微微一叹,拜道:

“臣从陛下治戎,尔来一十有八年,略有威望,愿为陛下督师!”

刘备这才有些诧异。

略一沉吟,一口回绝:

“丞相不可去。”

“朕之所以能‘以贤以德’,这里面有一半都是丞相的功劳。”

“你若有失,朕这贤德便去了一半,何以治天下?”

诸葛亮连连颤声自言不敢当。

但面色已经从容。

“臣也自以为不可去。”

“然臣不能去的理由,与陛下类同,但于国之失,远小于陛下。”

“陛下既然不容小失,岂能容大失?”

刘备怔然。

原来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不愧是孤的孔明。

暗自一叹,再开口,便多了些商量的意味:

“那依丞相之见,当以谁为帅?云长?翼德?子龙?文长?”

“朕倒是想提拔一下黄公衡,但听闻马孟起病重,河西不能没有大将镇守,他和吴子远(吴懿)皆不可动。”

诸葛亮应声道:

“黄、吴二将确实不能动。”

“大将军功勋、勇武皆冠绝三军,当能服众。但他镇于宛城,直面洛颍,不动比动更有利于北伐。”

“只怕到时还得麋威、关平等将别督一部来声援关中,却也只是声援,不足挂帅。”

“其余将军,赵镇北都督陇右,魏征北都督汉中,权责相当,恐难相服。”

刘备了然:“那便只能让翼德挂帅了。”

“正好他位置居中,与陇右、汉中皆能直通,便于协调三军。”

“只是……他性情急烈,刑杀太过,偏又疏于防近,朕总有些不放心。”

诸葛亮立即道:

“尚书郎蒋公琰方正而有威重,能服众,适合担任车骑将军的军正,掌军法。”

“陛下车驾亦可稍稍北行至汉寿,以督促诸将。如此便能万无一失。”

刘备闻言看了一眼马良下首的蒋琬。

后者立即躬身而起。

刘备点点头,又看向应对从容诸葛亮;

“丞相这是怕朕不听劝,非要亲征,所以在汉寿划下一道线吗?”

诸葛亮揖拜不及。

刘备再度失笑。

“也罢。”

“朕终究还是想亲眼看一看长安的模样,祭一祭高皇帝的陵寝。”

“汉寿,汉寿……倒是个好名字!”

……

麋威回到叶县的时间比贾逵预计的要晚。

因为出广城关方向的那路弱兵,实际上是他亲自统领的。

只是没有打出他的旗号而已。

却不仅仅是为了迷惑敌人。

而是为了趁机摸查广成关的守备情况。

毕竟这种敌人主动分兵四出,留出空隙的机会,实在难得。

但事实证明,洛阳八关,至少在魏军守备充分的情况下,还是名不虚传的。

所以碰了一鼻子灰就狼狈退归山中了。

只能说,幸好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

到底保住了“麋使君”的不败传说。

其后,一路翻山南下,平安回转滍水南岸。

并看到了廖化偷袭得手的捷报。

这样一来,至少今年秋收之前,贾逵和曹洪暂时失去发起大规模攻势的能力。

至少可以消停半年时间,休养生息。

麋威请示过关羽后,打开库藏,赏赐三军。

并将这次报信有功绩的石韬征辟为州别驾。

石韬欣然受命。

虽然故友诸葛亮在益州,但他更希望留在中原。

这样一来,麋威总算有了点正经豫州刺史的模样。

伐兵问题告一段落。

内治也都在稳步推进。

接下来,麋威将目光投向外交。

江东方面,孙权病危的消息不时传来,但麋威只以费祎的报告为准。

而后者则在信中直言,建业那边已经开始为治丧作准备。

估计秋冬就有“结果”。

简而言之,近年内,不能再指望江东去扰袭淮南。

所以明年贾逵曹洪缓过一口气后,方城这边还有大规模军事对抗。

倒也符合早前众人的判断。

如今算是彻底坐实。

与之相反,洛阳方面却有好消息传来。

其一是早前杨俊那个损招果然击中了曹魏选士制度的软肋。

这段时间洛阳可谓一片腥风血雨。

不少官吏牵涉其中,丢官的丢官,坐罪的坐罪。

定品之事可能要推迟举行。

这无疑会影响曹魏正常的吏治。

虽然不如军事胜利那般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其影响恐怕比烧十个粮屯都要大。

毕竟军事、民事、外事乃至于天下事,本质上都是“人的事”。

其二则是徐庶。

原本麋威还有些担心他会被此事牵连。

没想到他反而扶摇直上,坐到了司隶校尉的位置上。

如今已经成了洛中士人闻风丧胆的铁面杀星。

往后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不过,曹丕的应对也不可谓不高明。

竟将那位已经社死的“汉献帝”再次搬出来救场。

当然,那位现在叫山阳公。

据说跟曹丕交情极好。

曹丕曾公开表示“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意思就是天底下的好东西,他跟刘协一人一半。

这当然只是客套话。

总不能刘协指着传国玉玺说此物甚美,曹丕就真的分他一半吧?

关键是借此表明一个态度:

他曹丕代汉而立,是符合天命之数的,是符合人心大势,是合法合理的,没什么见得人的。

任何对此的质疑,都是污蔑!

都是乱臣贼子!

而这,正是山阳公再度出山写书的主要内容。

对此,季汉还真的不好直接回应。

因为在早前为刘备称帝造势的时候,刘协就已经被宣告“死亡”。

连谥号都给安排上了。

这几年在蜀中也没少给他搞祭祀。

也就是这年代释家还没有得到官方背书,上不得台面。

不然魂都给他超度好了。

所以刘协的言论,是不能直接回应的。

一回应就是打自己脸。

不过,就在麋威打算保持沉默的时候。

孙狼那边却突然传来好消息。

他在熊耳山一带活动的时候,查到了胡昭的去向。

其后一路追击对方到宜阳,不但成功复仇,更将同行的杨彪祖孙一并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