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59章 请足下呼卢
再来一盘樗蒲?

游楚这个请求,有点出乎意料

麋威:“这次赌什么?跟之前一样?”

游楚摇头:

“足下不能信任我,正如我不能信任足下。”

“索性你我以身入局,天地为杯,自为五木。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如此,便无须指着谁起誓了。”

“此言倒是有趣。”麋威轻笑。

“如何投掷?”

游楚拢手道:

“五木排列,王采为优,杂采为劣。”

“王采当中,又以‘卢’为最优,而‘雉’为次优。”

“在见识到足下手段之前,我自以为掷出了‘卢’。”

“如今方知,其实只得一个‘雉’,故而先输一盘。”

微微一顿,游楚昂首亮声道:

“然而‘卢’极为难得,可一不可再。”

“我想赌一赌,足下还能不能掷出下一个‘卢’。”

麋威沉吟片刻,道:

“原来你在赌我不敢杀你。”

游楚并未否认:

“我一人在足下百骑面前,不过以卵击石;可足下在关中十万魏军面前,何尝不是?”

“我在此间不得脱身,恰如足下在关中这困局里不得脱身。”

“你我皆为囚徒,只有大小的区别。”

麋威点头:“有理。”

游楚接着道:

“窃以为,足下唯一生路,便是如前所述,南潜渡渭,弃马入山,自小道去斜谷。”

麋威:“如此,我这百余人的生死,便系于你一念之间。”

“不错。”

游楚坦然承认。

“这便是我掷出的‘雉’。”

麋威露出恍然之色:

“若我找不到比这更优的南归之法,便要输你这‘雉’,任尔摆布。”

游楚抬手:

“请足下呼卢。”

麋威环视一圈。

目光落在孟达身上:

“孟公会呼卢否?”

孟达嗤笑道:

“雕虫小技,如何不会?”

旋即让游楚写一封往散关调粮的信文。

游楚二话不说,一笔写就。

然而孟达并不直接使用这信。

而是仿照其字迹,另写一封。

措辞则参考那些烧剩的公文。

以此提防游楚偷藏暗语,示警陈仓的敌军。

如此反复抄写了几遍,确认字迹大差不差,又取了游楚的官印加封泥。

这才命人伪装游楚发去的信使,去陈仓借调粮船。

大概思路就是假借运粮的名义,半真半假南行至散关附近,然后伺机逃脱。

反正此时麋威身边只剩百余骑,虽然难堪大战,却也因此不易招人耳目。

然而。

数日后。

“杨秋不承认游楚这位督军粮御史?”

孟达愕然看着归来的“信使”。

又看了看一脸淡定的游楚。

仍是难以置信:

“关中之内,曹真在上,他一个关西降将竟敢这般跋扈?”

“信使”道:

“非止如此。杨秋放言,近日发现有偷盗之事,虽朝廷任命的粮官亦可杀之。”

“又任命亲信为新粮官,发往陈仓周边诸县,不日将至隃麋。”

这下所有人都看向游楚。

后者相当光棍道:

“杨义山违背节度出兵陇右,我若不截留部分军粮,何以接济他行军?”

这下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听起来简直太合理了。

甚至,他们还得为此感谢游楚。

若非游楚,隃麋的存粮将会被杨秋搬空。

那真就白来一趟了。

沉寂片刻。

孟达半是挽尊,半是提议道:

“此地已不可久留。”

“渭南敌军云集,暂不可去。”

“为今之计,先进北山藏于木石之间,以观关中情势,再定去留。”

所谓“北山”,就是扶风以北,关中盆地西北部的一系列山脉。

又叫“岐山”。

麋威记得那里沟壑纵横,跟陇右地貌相似。

确实是个躲藏的好地方。

便指着游楚道:

“虽说这位游御史偷盗军粮,罪证确凿,但咱们受人恩惠,不得不报。”

“干脆将他一并带走,免得被杨秋屠戮。”

“游御史,你意下如何啊?”

游楚身体一颤,拢手道:

“胜负未分,足下尽管呼卢便是。”

……

按史记的说法,岐山之下是周朝的起源地。

因为地处殷商之西,所以后世家称之为“西岐”。

传说西周常年遭受犬戎入侵。

而犬戎栖息之地,就在岐山背后的泾河流域。

正是如今安定卢水胡所游牧的区域。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麋威一行人进入北山后,彻底潜伏下来。

只派少量斥候南下探听散关和斜谷方向的军情。

如此一路从仲春潜伏到春末,眼看夏日都要来临了。

可两个方向的魏军,却迟迟不见撤军。

这下连麋威都有些不淡定了。

因为照常理推断,杨秋和张郃不撤军,必然是因为与之对峙的张飞和魏延没有撤军。

可武都和汉中都是亟需恢复生产的白地。

二将迟迟不撤军,不怕耽搁两地今年的春耕吗?

须知先前诸葛亮都要等到春耕农忙之后,方才发兵支援赵云的。

莫非……刘备在凉州有变故?

不过,就在存粮即将见底的时候,斥候带回来意外的消息。

安定卢水胡和冯翊郑甘听闻魏延大军在渭南,派使者来见,有意归附。

不过正如麋威去不了斜谷,那两方的使者同样如此。

反而辗转跟麋威的斥候搭上了线。

麋威不熟悉地方人情,便将此事交由孟达去核实。

很快便有了确切说法。

孟达:“卢水胡诸部说愿意遥尊陛下为大汉正朔。”

“然春暖之后,母马要产子,他们急于返回北方草场,所以无法来救援,还望见谅。”

麋威:“撤了也好,他们一直不撤,魏军便一直不走,我等便也都走不了。”

孟达深以为然,接着道:

“冯翊郑甘亦愿遥尊陛下。但他希望陛下册封他为冯翊(郡)王。”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众所周知,去年郑甘投降的时候,曹丕也只封他一个列侯而已。

如今上来就求封王,还是冯翊这种大郡。

这王位他可坐的安稳?

麋威想了想,道:

“你跟他说,陛下仁厚,对于有功者绝不吝啬赏赐。”

“若他自认为功劳当得上一个郡王,那便先拿出战绩。”

孟达领命去办。

不久,郑甘回复,说之前故意拿封王来试探汉使的诚意。

若直接答应,他反而不信。

对此,麋威只当耳边风。

关键是郑甘这次给出了一条重要情报:

说曹真私下许诺封他为冯翊王,换他再次降魏。

他感觉事情蹊跷,一番查探,获悉曹丕将自潼关入关。

曹真急于去迎接车驾,所以才不惜许下重赏。

而郑甘据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说打算表明上答应曹真,然后趁他撤军之际,北上蒲板津渡河到河东,然后南下惊扰曹丕车驾,以此求一个大汉的王爵。

闻得此言,众人再度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