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52章 强敌出山
“游楚果然没有去陈仓城。”

两日后,暗暗跟随游楚的斥候折返,汇报其行踪

麋威毫不意外。

“有看清楚他过了陈仓后,是继续往东走,还是北转汧水?”

斥候说继续往东。

麋威又仔仔细细地确认了些细节。

才对左右道:“由此观之,陈仓城眼下正空虚,或许有机可乘。”

马岱不解道:

“为何游楚不去陈仓就说明城中空虚?就不能是去别的城池报信或求援?”

未等麋威开口,孟达已道:

“陈仓距离此地最近,又是原汉兴太守郡治所在,游楚何必舍近求远?”

“即便不考虑这些,陈仓仍是关中重镇。”

“若守备充足,他更应先往陈仓报信,以求尽快出兵讨灭我等。”

马岱恍然,道:“所以那日大兄故意输给他?”

麋威摇头道:

“哪有故意?不过是输赢都无妨罢了。”

“我观游楚此人,内有忠节,非三言两语可以动摇。”

“所以即便我赢了,也会找个借口打发他离开,让他替我等‘探路’。”

“故作博戏,不过是稍减其戒心罢了。”

众将闻言叹服。

休整一番。

一行人沿着游楚走过的路,急奔陈仓。

一日后,全军抵达陈仓城外。

渭水沿岸岗哨十有五空。

且大部分都只有老弱驻守。

麋威懒得理会,直奔县城。

来到陈仓城下,但见城门洞口,有大量民夫往渡口方向搬运辎重。

又有粮船往来于南北两岸。

众将见状大喜。

唯独麋威和孟达双双皱眉。

又对视一眼,知道对方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却都默不作声,趁机纵马上前冲击城门。

本想着夺取一些粮食便走。

没想到民夫一冲即溃,纷纷丢下车马包袱,抢着往城内逃命。

不但堵死了城内守军出击的路线,更是将原本用来防御骑兵的鹿角冲得七零八落。

麋威得以从容取粮,还顺走了好几十匹马。

然后在守军无奈的目光中,扬长远去。

当夜,一行人躲进了某处山谷。

盘点收获,汇集情报。

好消息是,这次收获,省吃俭用一些,足够支撑十日。

除此以外,今日陈仓外调的物资,原来并非供应陇右,而是南运散关。

虽然还不知目的何在,却不妨碍麋威等人根据已知情报有所猜测。

因为早在刘备西进的时候,就曾发信让张飞领军北上武都。

并伺机走故道出散关,配合魏延牵制关中魏军。

很显然,陈仓这边正往散关方面调兵。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个好坏参半的消息了。

好的一面是,张飞和魏延对关中魏军的牵制十分成功。

至少直到今日为止,关中仍未开始大规模增援陇右。

但坏的一面是。

因为魏军已经往散关方向集结。

这意味着他们这几百人,近期无法再走散关故道归蜀。

“此路不通,就走下一条!”

麋威没有多纠结。

“今夜休整,明日继续往东走,探一探魏镇北的消息!”

“他部出兵比张车骑要早,应该已经抵达渭南,若能与他部会师,那比走故道更稳妥!”

……

就在麋威谋求南归之际。

游楚一路沿着渭水往东狂奔。

先后路过郿县、武功、美阳,全都不转去城池,尽量缩短路程。

饿了吃干粮,累了就直接宿在旷野,第二天天一亮就继续赶路。

如此紧赶慢赶,总算在三天后,抵达扶风郡治槐里附近。

但他并未直入槐里郡城。

反而转去西郊一座新建的小城。

那里被当地人称作“西城”,又有“小槐里”之称。

乃是当年武都太守杨阜奉曹操之命,迁出陇南汉、氐之民,侨置于扶风境内的新郡治。

从这个角度来说。

扶风一郡,竟是同时有两个郡太守。

当然,现在加上游楚,就有三个。

太守见太守,并没有过多客套。

游楚直奔主题道:

“素闻杨义山刚亮公直,精熟兵略。”

“如今蜀贼流窜关内,扰乱民人,还请义山即刻发兵讨贼!”

杨阜杨义山,见游楚衣损履破,双足带着血污,让他先坐下。

才道:

“我虽名为武都太守,却也不过是侨居异乡之客,势单力孤。”

“仲允何不去求扶风本地的府君,反而来求我?”

游楚直言不讳道:

“因为杨公是天水冀县人,又曾在陇右为吏,必不希望看到蜀贼祸害乡里!”

“而扶风太守虽然也肯讨贼,却不会尽全力。”

“一旦贼寇西窜,最多追到陈仓地界便会止步!”

“就怕贼将看穿这一点,加以利用,为祸更甚!”

闻得此言,杨阜面色一变:

“听仲允的意思,那贼将颇有胆略?”

游楚肃然道:

“我认为其人不死,则蜀贼之患,早晚必要祸及关、洛!”

“然则我没什么才德,评语不足以作为义山的参考。”

“但张使君张公曾跟我说,他与那贼将较量,不过伯仲之间!”

张既原话不是这个意思。

但游楚认为换张既在此,也只会这么说。

说不定更夸张。

杨阜不禁轻呼道:

“我去岁也曾听闻那麋威的事迹,却只以为是个寻常州郡的才士。”

“不意他竟是个能与张德容媲美的国士?”

游楚重重颔首,又将张既已经身故的噩耗道出。

杨阜错愕良久,才吐气道:

“也罢。”

“不瞒你说,我昨日便接到曹镇西(曹真)军令,说冠军将军将渡渭南下协助左将军(张郃)抵御张飞魏延。”

“冠军将军杨秋,你知道是谁吧?”

游楚闻言目光一亮;“当然!”

“杨秋,关西虎将也。昔年跟从韩遂马超进逼潼关,战败后降于先帝。”

“正是他!”杨阜道。

“同为关西人,我若向他借兵去解陇右之患,他多半肯答应。”

“便是不应,也不至于阻挠我统领郡卒去为乡梓讨贼。”

游楚闻言大喜。

其实杨秋肯不肯借兵,他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杨阜亲自出山!

这位出身陇右的智者,当年凭借智谋击败了兵强马壮的马超,逼得后者南奔张鲁,辗转入蜀,此后泯然众人。

有他出手,擒杀麋威胜算大增!

心中一定,他想起刚刚杨阜说曹真调兵遣将南下,不由好奇道:

“我去关西前,曹镇西与列位将军还在讨伐冯翊贼郑甘和安定卢水胡。”

“此时分兵南下,莫非已经讨贼成功了?”

杨阜面色一暗,叹气道:

“起初一路势如破竹,怎奈半途魏延从斜谷杀出,其后又闻张飞北上散关。”

“安西将军夏侯子林以长安危在旦夕,请曹镇西南下救援。”

“曹镇西本想拒绝,但禁不住夏侯安西连连发急信至洛阳,以至于陛下也发信过问!”

夏侯子林就是夏侯渊之子夏侯楙。

其人当下官居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

虽然名位和都督辖区都在曹真之下,但终究是持节镇守一方的大将。

曹真也不能完全忽视他的求援。

更别说长安是大魏五都之一,不容有失。

游楚位居两千石,清楚这里面的关节。

一时竟也只能跟着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