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13章 新职位
麋威:“怎么,此事还攀扯到诸葛军师了?”

“孔明并未置喙此事。”麋竺摇头。

“是李正方自知势单力孤,所以找了援手,正是马幼常。”

李严勾搭上了马谡……这是什么坑诸葛亮的神奇组合。

麋威表情一时难绷。

不禁道:

“我在路上听闻,马幼常因为不肯到郡赴任,已经被夺职?”

麋竺颔首道:“他自负怀才不遇,最近去走孔明的门路。”

“孔明惜其才,故引为上宾,常伴左右。”

“李正方怕是看中这一点,才与马幼常一拍即合。”

原来是想共同进步。

这下麋威听懂了。

然后便寻思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一帮父亲。

但思来想去,发现症结主要在李严太想进步。

偏偏眼下能给他进步的空间又不多。

那只能往些歪门邪道上去碰运气了。

就好比说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武阳赤水见黄龙”。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地方上响应“劝进”大势而搞出来的祥瑞。

但细究下去,这个大新闻又是在谁主导下捯饬出来的?

须知,武阳县乃是犍为郡的治所。

而当下的犍为太守,正是李严。

大王,我太想进步了.JPG

可偏偏,自刘备定益州之后,因为各种机缘巧合。

此人是目前唯一对南蛮有胜绩的戍边大将。

在南中的问题上。

分量绝对不轻。

这时麋芳见父子两人同时沉默,不由急道:

“近来人人都说兄长主张缓图南中,而诸葛孔明主张速战,此事成了麋安汉叫阵诸葛军师!”

“师善啊,你素来善谋,快想办法救救你父吧!”

“你给我住嘴!”麋竺回头怒叱一声。

又对儿子道:

“你父没有什么统御才干,大王知道,孔明知道,蜀中诸公都知道,绝无什么叫阵的说法!”

“而李正方终究是外将,马幼常更是白身,只要我闭门不出,他们也奈何不了。”

“等来日大王有了决断,些许非议自会过去,无碍的。”

又道:

“你好不容易在荆州拼杀出一番天地,就不要来趟南中的浑水了。”

“早些歇息,明早面见大王,莫要耽误!”

麋威一时确实也没更好想法,便应声告退。

……

翌日,麋威带上整理好的“计薄”,还有关羽嘱托的那一箱“祥瑞”,正式入朝。

王宫离家不远,很快就到。

此时宫里也是人满为患。

各处都是赶来上计的吏员。

其实按照两汉旧制,上计必须在年末完成,然后在岁首大朝会上,由三公向天子做一个概括性的汇报。

而眼下别说三公,连“天子”的名分都未曾定下。

只能先凑合着应付一下了。

有总比没有好。

总之,麋威转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终于将“计薄”和“祥瑞”交付妥当。

随后便得到诏令,转到一处偏殿。

一进门,刘备正捧着一份“计薄”翻阅。

旁边还有一个面容清隽的年老官吏,面无表情地写写记记。

麋威看着有点脸熟,却一时记不起此公的名号。

未等细想,刘备已经放下书简,抬头道:

“卿可知庸人何故自扰?”

麋威立即收起多余心思,正色道:

“昔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军所灭。”

“论者认为庸国久处山中,不识山外霸主,自作聪明导致灭国。”

“但臣以为,庸国即便不主动出击,早晚也要被强国所吞,非楚即秦。”

微微一顿,见那老吏也停笔抬头,麋威接着道:

“归根结底,上庸山险而地寡,不向外拓地不足以喂养数万生民。”

“无非是主动归附或者被动灭国,二选其一而已。”

刘备道:

“所以卿才送申氏一个州茂才?”

麋威道:

“只用一个虚名就能免除他日数万兵甲粮秣之耗,臣以为值当!”

刘备凝目道:

“所以卿也认为南中该以招抚为主,缓缓图之?”

这……老刘的联想思维这么强的吗。

麋威立即道:“臣不熟悉南中人情,不敢妄言。”

刘备:“那就亲自去南中看看,如何?”

麋威本想谦逊一番,表示自己没这个本事。

但想起昨夜父亲困境,便改口道:

“臣父子深受大王恩遇,自是大王需要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刘备:“不怕夷贼猖獗?”

麋威:“臣正好替大王杀贼,恰如在江陵、武陵!”

刘备:“不怕道路阻塞?”

麋威:“臣正好为大王开道,恰如在上庸、西城!”

“善!”

刘备终于展颜,对身旁道:

“子初,拟诰,罢江夏西部都尉,麋威迁为奉车都尉。”

那老者,也就是尚书令刘巴刘子初了,立即展开竹简,书写诰文。

麋威差点没闪到腰。

却不是因为认出又一个超强大腿刘巴。

而是被老刘这忽上忽下的说法给整不会了。

实际上,对于刘备的新任命,一路上他没少跟关兴等人讨论。

不外乎是回荆州出任更北边的都尉。

或者入蜀,然后北上南下,随便一个地方出守。

而刚刚听刘备那么追问,他都以为自己真要去打南蛮了。

没想到最终给了一个相当稀罕的任命。

且说,奉车都尉一职来自汉武帝,秩比二千石。

其本意是皇帝出行时,负责掌管乘舆的侍从官。

跟驸马都尉,骑都尉,并称三都尉。

当然了。

正如三署郎早就不是单纯的皇宫护卫,而是帝国储备官员。

尚书也不再是皇帝的小跑腿,而是执掌机枢的实权干吏。

三都尉,到了这个时代,实际上成了一种更高级的三署郎。

非要类比的话,更像是曹丕那边的散骑常侍。

看上去没有实际差遣,其实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兼作高级官员储备。

将来有需要了,外出任职,起步就是两千石,或者独任一方的大员。

而其中奉车都尉的名位,又稳居三都尉之首。

究其原因。

除了名义上负责皇帝座驾正车,比负责副车的驸马都尉,和负责随驾骑士的骑都尉更加名正言顺之外。

更因历史上,权臣霍光和名将窦固都曾担任此职。

是有些不言而喻的历史传统在里头的。

总之,从现在开始,麋威就成了“麋奉车”。

要开始伴君如伴“虎”的新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