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他的脑袋!【求月票】
……

“将军,曾将军快马追赶过来,说有要事求见!”

沈坤骑着马来到鄢懋卿乘坐的马车旁边,隔着车帘向里面报告。

其实这“将军”只是军队内部的称呼,鄢懋卿这回的官职,官方的正式叫法应该是“总兵官”。

“总兵官”就是明朝战区级别的最高统帅,除了一些镇守边塞重镇的总兵之外,其他临时的军事行动都是临时调遣,官阶品秩也由原本的品秩决定。

而曾铣则是“副总兵”,军队内部则称为“副将”,因此被沈坤称作将军也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沈坤和高拱,这回则领了“参将”一职,各领英雄营一千兵马。

还有这回被朱厚熜强塞进来的严世蕃,则领了与军事无关的“副使”一职,毕竟他这回名义上的任务是招抚和安民,这就与行人司使者的职责一般无二,一切听凭鄢懋卿安排便是……

“他应该是想问我究竟要去哪里吧?”

鄢懋卿掀开车帘,露出一副早有所料的笑容。

“曾将军没说,末将亦未询问。”

沈坤牵住缰绳,正色说道。

“请他过来吧。”

鄢懋卿点了点头,放下车帘等待了片刻。

伴随着一阵马蹄声,外面终于响起了曾铣焦急的声音:

“鄢将军,咱们这究竟是要去哪里,不是不慎走错了路吧?”

也就是现在才开拔不久,鄢懋卿的英雄营和曾铣的粮草军几乎一前一后出城,相距还不太远。

否则可就不是曾铣能够抛下粮草军,骑上快马追上来亲自询问的事了。

日后他们到了山西,主要还是得依靠信使和烽火联系。

鄢懋卿闻声重新掀开车帘,笑呵呵的反问:

“曾将军因何有此一问?”

“咱们这回不是要去大同么?”

曾铣不假思索的答道,

“鄢将军率军从宣武门出城本就舍近求远,如今走的这条路也是去往保定的官路,这方向是不是搞错了?”

“曾将军为何又觉得我们要去大同?”

鄢懋卿接着又问。

“啊?不去大同……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曾铣闻言怔了一下。

这时候才猛想起来,鄢懋卿好像的确从未没说过要去大同,就连皇上也从未提过他们此行去的是大同。

而他之所以认为要去大同。

则是因为最近身旁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提醒他,这回皇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鄢懋卿的真实使命也是解决大同之事。

而他作为副将的任务,则是作为后援协助鄢懋卿完成使命,并在万一发生变故的时候确保鄢懋卿的人身安全,如此方可立于有功无过之地。

“曾将军是否还记得,咱们这回的使命是什么?”

鄢懋卿继续问道。

这一连串的问题,倒把曾铣问的越来越不自信了,迟疑了一下才道:

“是……剿灭白莲教?”

“对头!”

鄢懋卿咧嘴笑了起来,

“既然是剿灭白莲教,那么哪里有白莲教,哪里的白莲教最为猖獗,咱们这回要去的自然便是哪里。”

“出发之前我已经查过,如今白莲教最为猖獗的地方应是太原一带。”

“所以我的计划是途经保定、真定,直奔太原而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再以太原为中心向山西各地辐射,循序渐进将白莲教的根基连根拔起,如此方可使污蔑我私通白莲教的奸臣闭嘴。”

“不知曾将军对我这计划可有异议?”

“……”

曾铣非但没有任何异议,还感觉自己脑袋有点不太够用。

他已经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来干什么的了。

是像王廷相等人分析的那般,打着剿灭白莲教的幌子,助皇上促成大同之事?

还是像鄢懋卿此刻说的这般,如此兴师动众的率兵前来,真就单纯的只是为了剿灭白莲教?

又或者是全世界的人都已经猜测到了皇上的用意,唯独鄢懋卿一人还不能体会上意,真以为皇上是让他来剿灭白莲教,洗清自己的嫌疑的?

再或者是……

鄢懋卿其实心里也有数,此刻是在故意装傻充愣,试图蒙混过去?

毕竟王廷相都亲口说过,大同的事极为难办。

办成了是错,可能搭上性命,办不成也是错,亦可能搭上性命。

既然如此难办,还如此危险,最好的选择自然便是不去办,只依照皇上明面上的旨意去往山西捣毁白莲教窝点,抓上几个白莲教首领,然后就班师回朝向皇上交差。

如此既没有得罪各方势力,又能让皇上找不到借口惩治,这件事不是就对付过去了么?

若是如此……

这个鄢懋卿年纪轻轻,怕是便也已经有了一颗老狐狸的内核啊!

反正朝堂里的许多老狐狸便都会如此行事,以他还算敬佩的王廷相王总宪为例。

别看这位王总宪天天将“禽兽”二字挂在嘴边,一开口就是什么“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元自一炁也”,遇上类似的事八成也会这么干。

这老狐狸甚至只因他评价了一句“肩膀宽厚”,便当场与他翻脸,将他赶出了值房。

不过鄢懋卿要是真也打算这么做的话……

曾铣此刻胸中燃烧着的那团斗志骤然熄灭,对这次出征也忽然没有了任何期待,只感觉分外的乏味与无趣。

干这种事根本没必要练兵,甚至都不需要派兵好么?

别看那些腐败糜烂的卫所军没有迎战外敌的胆量,但是让他们拿起手中的兵器去欺压当地的百姓,借剿灭白莲教敛财的胆量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而大多数的白莲教教众,其实也不过就是些手无寸铁的贫苦百姓罢了。

这些人在鄢懋卿那训练有素的英雄营面前,必是越发没有反抗之力,又怎么可能发生变故,怎会有他立功的机会?

“原来是剿灭白莲教啊,下官还以为是剿灭白莲教呢,下官明白了,并无任何异议,预祝将军旗开得胜。”

于是曾铣泄气的敷衍了一句,随后便向鄢懋卿辞别,策马返回自己的粮草军去了。

“你和我搁这搁这儿呢?”

望着曾铣悻悻离去的背影,鄢懋卿怎会猜不到他在想些什么,放下车帘的同时,嘴角勾起一个奸邪的弧度。

“曾将军啊曾将军。”

“我又怎么舍得让你失望呢?”

“你期待的功劳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且一定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希望到时候你不要太过感动才好……”

……

京师到大同,不足七百里。

京师到太原,大约一千多里。

而从太原到大同,则不到六百里。

里外里这么一算,鄢懋卿此行的路程多了一倍还多。

再加上沿途还要将白莲教连根拔起,受到朝野内外明里暗里关注的鄢懋卿,注定要迟到挺长时间。

不过这不重要。

因为依照鄢懋卿真正的计划,待他到达大同之后,哪怕郭勋和严嵩已经彻底将大同之事给办进了死胡同了,也依旧能够办的下去,而且依旧能够符合朱厚熜的心意。

因为他本来也不是来与各方交涉、妥协和达成共识的。

他是来砸盘的……盘都砸碎了,阻碍也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事会办不下去?

不过这可急坏了终于对鄢懋卿行踪后知后觉的朱厚熜。

“这个混账东西又发什么癫,他不尽快赶去大同解局,去往太原又要作甚?!”

大同的局面十分被动,郭勋和严嵩已经彻底没招了。

所以朱厚熜此前才会立刻给鄢懋卿选定了日子,催他在五日之内开拔,为的就是尽快扭转大同的局面。

否则一旦让某些事情形成定局,就算是他也很难再插手进去。

而且郭勋和严嵩的密信中还提到,俺答那边似乎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们这半年下来已经开采出了不少石炭,却始终不见碳税衙门投入运行,无法顺利开展石炭贸易。

这已经让俺答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戏耍了,多次派使者前来催促,态度也逐渐变得不耐……

甚至就连朱厚熜,都觉得俺答的急躁可以理解。

大明天子难做,难道鞑靼首领就好做了么?

俺答这回贿赂了鄢懋卿四十万两银子,还说服麾下的一众首领一起去挖矿运矿,必是承诺了要带麾下部落一起过上富足的日子。

如今已经投入血本,却始终见不到回头钱,他下面的那些部族首领肯定已经开始向俺答施压。

而以鞑靼那种部落制的社会形态,注定俺答不可能像大明天子一样,实在不行就躺平摆烂以求安生,否则很快就会有其他的部落首领挑战他的权威,试图取而代之。

而他最终的结果,八成就是身首异处。

因此俺答此刻的情况恐怕也已十分危急,他能不急才怪。

俺答急了能怎么办呢?

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立刻率众南下劫掠大明一波,立威的同时,无论如何先喂饱了麾下的那些部落,稳住人心再说。

而一旦俺答被迫这么做了,再有别有用心的人掀动大明舆情,通贡的事肯定也就彻底坏了。

如此这个钱袋子都没了,还怎么被朱厚熜抓在手里,如何在大明呼风唤雨?

“黄锦,拟旨!”

“用最严厉的措辞,命令鄢懋卿立刻前往大同办事,不得有误!”

“这回他若敢抗旨不遵,坏了朕的大事,朕要他的脑袋!”

“分不清轻重缓急的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