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号”捕蟹船今晚即将出海。
一时半会儿顾不上闲聊,短暂打招呼表示完关心之后,苏杰瑞的爸妈继续去忙了。
想到儿子那么争气,竟然靠参加真人秀节目,赢得了百万美元大奖,夫妇俩都发自内心地为苏杰瑞感到开心,此刻不再焦虑担心,干劲十足。
庄老妈的想法,是自己出海先试两三天,实在不行了再找“巨钳号”的船长购买情报。
毕竟情报费高达25000美元,哪怕商量完砍价到20000美元、15000美元成交,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都快抵得上前段时间的油费开支了。
只见液压吊臂持续工作,将一个个长宽约2米,高约1.8米,由钢架和尼龙网构成的捕蟹笼,整齐堆放在捕蟹船的甲板空地上,一层层整齐叠放。
从去年制作YouTube视频的经验来看,非常多的网友都对捕捞帝王蟹相当感兴趣。
苏杰瑞开始经营YouTube账户以来,总共发布过七八十个视频,其中播放量和收入最高的一期,内容就源自于去年的捕蟹季。
他当时从买船,到申请办理证件,再到采购物资、出海捕蟹,总共制作了四五期视频,粉丝上涨人数超过了5.2万人,足以说明流量热度很高。
主要是拍摄这样的视频,既需要门槛,又需要高额成本。
君临号捕蟹船到手,总共花费大约139.5万美元,缴纳了不少税费,其他YouTube上的UP主们难以跟风模仿,同时又具备着一定的特色,能带给观众们新奇的体验。
就像非洲搬运工骑自行车送香蕉、巴基斯坦小作坊手工修复的一些纪录片,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热度不低。
爸妈他们去忙了,苏杰瑞帮不上别的忙,此刻也没闲着。
他打开云台相机,安装好支撑臂,并且调整测试了一下画面,接着便整理了一下发型,露出灿烂笑容拍摄说:
“嗨,大家好,我已经来到我家的捕蟹船上,那是我爸我妈,你们都很熟悉了对吧?还有船工丹尼尔·王、老冯叔,今年也都过来了,另外还有两位临时聘请的当地专业捕蟹人,我不太熟悉,待会儿再去打个招呼,”
“10排乘以8列,一层就是80个捕蟹笼,今晚总共要堆叠四层,也就是说总共会携带320个捕蟹笼,再高很可能会影响船舶稳定性,航行期间遇到风浪会非常危险。”
“相信我,在天气说变就变的白令海,没人会愿意冒险,捕蟹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个沉重的捕蟹笼,空笼重量约有300公斤,到时候会被投放进水下三四百米深的海底,由10个到30个一组,用主缆绳串联起来,具体一串放多少个蟹笼,要看海底蟹群的分布情况,两端会配备巨大的浮标标记,方便之后再把它们打捞上来……”
苏杰瑞的视频风格就是这样,谈不上有多嗨。
跟拍摄《荒野独居》节目期间差不多,他说话声音听上去不急不躁,详细介绍完自家捕蟹船的情况之后,又简单说了一下今年捕蟹季所面临的一些麻烦事。
比如自家老爸填错了文件,耽误了足足两三周才出海。
还有错过了最佳捕蟹期、海上风浪大、帝王蟹收购价格下降等问题,也包括询问完其他船主,被索要25000美元的情报费。
当然了,为了别节外生枝,给自己爸妈找麻烦,苏杰瑞并没有提到“巨钳号”和那艘捕蟹船船长的名字。
关于蟹群的情报很值钱,人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他只是详细介绍今年捕蟹季自家所遇到的事情,毫无诉苦或者抱怨的意思。
紧接着,他又去找了正忙着挂笼的老冯叔。
这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18岁开始就跟在苏杰瑞的爷爷手底下干活,后来他爷爷退休了,又继续跟着苏老爸干。
在苏杰瑞心里,老冯叔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基本上算半个自家人了。
渔船的出海时间不固定,经常遇到天气不佳、区域禁捕、渔船维修等情况,船上的捕捞工有时候很忙,有时候却要接连休息好几天。
基本上算是个“长工”,苏老爸给老冯叔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中养老保险部分双方各自承担月工资的6.2%,另一位名叫丹尼尔·王的华裔同样如此。
老冯叔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单纯就只是拿渔船捕捞工当作一份工作对待,偶尔还去其他渔船上找些兼职,或者客串中介,介绍别人买卖船只或者海产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家里媳妇在西雅图派克市场附近,开了家理发店,已经经营十几年了,还有个一边在家里帮忙,一边念社区大学的儿子,前后换过几份工作都干不长久,将老冯叔夫妇气了个半死。
反观苏杰瑞,显然成了老冯叔眼中的“别人家孩子”,从小到大没少照顾他,还会带些漂亮的贝壳、珊瑚、小海鱼之类给他玩。
虽然不像其他专业捕蟹人那么有经验,但是老冯叔和另一位姓王的30多岁华裔捕捞工,平时主要都在给他家干活,相较于临时聘请的外人更信得过,哪能说抛下就抛下?
遇到像这样的发财机会,当然也把他们一起带了过来。
虽说缺少些经验,但这两位捕捞工都相当能吃苦,去年捕蟹季最忙的那段时间,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不比阿留申群岛当地的专业捕蟹人差。
此刻。
听苏杰瑞主动问起了收入,上了年纪开始关注健康,最近正在尝试戒烟的老冯叔,嘴里嚼着含有尼古丁的戒烟口香糖,沧桑的面庞上露出笑容,回答说:
“今年不太一样,出海时间太迟了,海面上风浪大,稍微有点危险。很多捕蟹人之前已经赚到钱回家,不愿意继续干,担心空手而归。”
“所以从上周开始,我们每个工作日,额外能拿到200美元的基础补贴,剩下的就跟其他捕蟹船差不多,我们可以从捕蟹船的帝王蟹销售总利润当中,领取一些分红。”
“你爸妈这次很够意思,要是捞到足够多的帝王蟹卖出去,扣除了基础运营成本之后,我们四个船工,还能分别再从净利润当中抽取4.5%的分成……”
今年确实情况特殊。
去年10月份捕捞旺季就来了,按照其他捕蟹船的规矩,船上总共请了5位船工,只给每位船工都开了4%的利润分红,没有基础工资。
捕蟹季收入确实极高。
收入分成加上来回途中的补贴,去年捕蟹季老冯叔和那位名字叫做丹尼尔·王的华裔船工,分别赚到16000美元,抵得上他们平时四五个月的工资。
从当地聘请的三位捕蟹人,也只用了短短一周多时间,就赚到12500美元的分成。
而今年来迟了,海上的风浪还一阵接着一阵,假如只计算利润分红,其他从当地临时聘请的捕蟹工们不愿意干。
他们会担心君临号捕蟹船最终利润很低,甚至会是负数,导致白忙活一场,如果只领取利润分成,很可能到最后一分钱都拿不到。
于是,想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担心捕蟹船上的人手不足,苏杰瑞爸妈只能采用“保底工资+分成”的新模式,额外增加了每个工作日200美元的基础工资,并且提高了0.5%的净利润分成,安抚住这几位捕蟹工人,耐心等待捕蟹窗口期到来。
这个方案得到了船员们的一致认可。
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份保障,期间即使天气不好无法出海,又或者没有捞到足够多的帝王蟹,导致君临号捕蟹船陷入亏损,这几位捕蟹工仍然可以赚到每个工作日200美元的基础工资。
燃料费、饵料费、蟹笼和设备折旧、保险费、许可证、船只维护和维修、码头杂费和补给等等,一个捕蟹季要烧掉二三十万美元基础开支。
去年卖帝王蟹赚回60多万美元,到最后算算还剩下20万美元出头,已经相当不错,并没有网上传闻中那么暴利。
一个捕蟹季能赚到10万美元的那些专业捕蟹人,要不然是能够给船主带来巨大价值的船长或者大副,要不然就是为大型捕蟹公司打工,长时间工作。
有些初出茅庐的菜鸟新手捕蟹人,能从净利润当中分走0.5%到1.5%,远不如船长的7%到10%。
而有一些捕蟹船没有IFQ配额,只能从外面租赁。
这两年价格高的时候,捕捞上来的帝王蟹每磅卖12至15美元,配额租赁费就要占到每磅3、4美元,也只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而已,很难发多大的财。
收集到足够多的视频素材之后,苏杰瑞关掉云台相机,进入船舱找个地方,打算尽快把视频剪辑出来,告诉粉丝们自己终于回归了。
出于安全考虑,父母让他留在岸上,但他并不想下船。
今天大老远从黄刀镇,跑来位于白令海的阿留申群岛,可不是为了独自一人住酒店赏雪的。
捕蟹船出一趟海,可能要在海上停留一周时间,如果将摄像机交给父母,他们不清楚YouTube粉丝们究竟喜欢看什么,无法拍到足够精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