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种生物,两三个人可能还会团结一致,但数量再一多,就大概率是各怀心思了。
哪怕是亲兄弟,数量超过五个,往往都是各有各的心思,更不要说白莲教这种教众多达数十万的民间大教了。
哪怕是陈清这个外人,这段时间也打听到了一些白莲教的情况,此时白莲教内部,有罗教,黄天教等等乱七八糟的分支。
准确来说,甚至都不能算是分支了。
这些教派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势力,乃至于有自己的教主,只是笼统的归属白莲教而已,有时候碰到大事情了,几个教派的头领一起碰个头,商议商议对策。
仅此而已。
在陈清看来,穆仙娘这个从应天来的教众,跟直隶的白莲教绝不是一伙人,这一点,在白莲教偷他书稿的时候,他就已经清楚了。
穆仙娘伸手,给陈清添了杯酒,然后看着陈清,轻声说道:“直隶一带的教众,说是圣教教众,其实基本上已经自成一派。”
“我们南方的教派,很多已经是罗教教众,北方的却基本上,还是白莲教弟子,行事相当激烈。”
“尤其是这些年,朝廷对白莲教有些放纵,他们传教就更加肆无忌惮。”
说到这里,这女子看着陈清,轻轻叹了口气:“到如今,教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没有法子控制了,偷盗陈公子书稿,大肆印发的,应该便是这些白莲教中人。”
罗教,乃是教祖罗鸿所创。
虽然脱胎于白莲教,但其中融合了大量的佛教教义,也可以算作是佛门的分支。
这一派主张在家修行,好回归“真空家乡”,因此教义并不激烈。
而白莲教,则是弥勒信仰。
弥勒是未来佛,所以白莲教就天天宣扬弥勒降世,这是个天生就带着造反属性,也相当适合造反的教派。
正因为如此,白莲教从来都是被朝廷视为邪教,是严厉打击的。
陈清吃了口菜,看向穆仙娘,笑着说道:“穆姑娘对直隶的白莲教,看起来相当了解,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帮一帮我?”
穆仙娘看着陈清,笑着说道:“公子,直隶的这个北白莲,手段可是不少,寻常哪怕是不信教的,也生怕得罪了白莲教。”
“你若是被朝廷拿了去,被朝廷的人打残疾了,不敢憎恨朝廷,反过来憎恨白莲教,倒也说得过去。”
“如今,公子只是被朝廷的人带去问了问话,至今还活蹦乱跳的,因何非要招惹白莲教不可?”
穆仙娘看着陈清,笑着说道:“这京城里,一年有不少人死于非命。这里头,可有不少是白莲教的人干的,公子要跟他们作对,心里便不害怕?”
陈清目光闪动,没有接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头看了看这位穆仙子,问道:“姑娘的意思是,这事就这么算了?”
“那当然不成。”
穆仙娘正色道:“这事情,的确是白莲教的人做得不对,窃书在先不说,又将公子置于险地在后。”
“过些天,我去见一见这北边的教主,与他分说这件事。”
陈清闻言,挑了挑眉:“北边的教主?你们白莲教,在南边还有个教主不成?”
穆仙娘微微摇头:“咱们南边的白莲教,尊的是圣子。”
所谓圣子,自然就是指转世下界的弥勒佛主。
只不过,这位佛主是未来佛,因此还没有降世,圣子的位置自然也就暂时空悬,有的是可能生下圣子的“圣母”。
穆仙娘自然不会跟陈清解释这些,她看着陈清,缓缓站了起来,开口笑道:“估计,怎么也得是过完年之后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她准备朝外走去,走到门口,才想起来了些什么,开口说道:“公子,你那侠记的书稿,往后能不能提前给妾身一份?”
陈清一怔,随即装出一副皱眉的模样。
“咱们也算是相识一场,姑娘你也想害我?”
“公子你放心。”
穆仙娘笑着说道:“我拿到了书稿,只让人提前印制,却肯定不比顾家的书坊印发的早,等顾家卖上两三天之后,我再让人往外传开。”
“这样一来,官府衙门就寻不到公子你的麻烦了。”
她正色道:“还有,该给的稿酬,妾身一文钱也不会少了公子的。”
陈清眯了眯眼睛,没有接话。
穆仙娘看着他,笑着说道:“这事要是成了,公子就可以与圣教化干戈为玉帛,往后公子在京城,直隶一带活动,圣教多多少少,也能帮上一些忙。”
陈清挑了挑眉,过了一会儿,才站了起来,开口说道:“给你们书稿可以,但至少是要年后了,而且到时候,只能穆姑娘你来拿,别人要是来拿,或者是再来偷盗。”
“我可是翻脸不认人的。”
听陈清这么说,穆仙娘虽然心里好奇陈清的态度似乎变化的有点快,但她仔细想了想,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点了点头,对着陈清说了声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穆仙娘起身,迈着步子袅袅婷婷离开,只留给陈清一个高挑的背影。
陈清目送着这位身材高挑的女子离开,等穆仙娘走的远了,陈清才收回目光,心里暗自嘀咕。
“难怪在秦淮河上,艳名远播。”
陈大公子心中感慨连连。
“这一身道袍,真个勾人。”
…………
“祖母。”
皇宫大内里,一身紫色袍子的周王世子,正陪着一位头发略有些花白的妇人散步。
这妇人一眼望去,不过四十多岁年纪,再一细看,就能够瞧得出来,已经五十多岁了。
在陈清面前,一口一个陈清,大大咧咧的小胖子,此时颇为恭谨,微微低头道:“明天就是除夕了,不过明天宫里人多眼杂,孙儿不太方便进宫里来,因此今天进宫里来探望祖母。”
“明天估计就不能来了。”
这妇人,自然就是敬太妃了。
说是太妃,其实她已经是先先皇的妃子,论辈分,也是当今天子的祖母一辈。
只不过,她进宫稍晚一些,此时也不过五十来岁年纪。
敬太妃伸手摸了摸自家孙儿的脑袋,笑着说道:“你能有这份孝心,祖母心里就很高兴了。”
说到这里,她轻轻叹了口气:“过罢了年,你就要回汴州了罢?”
大齐开辟以来,宗室基本上都不得实职,而且多是封藩在外地,因此京城的宗室,差不多就只有皇子们在京城。
一旦皇子成年,就要离京就藩,难免骨肉分离。
小胖子跟在祖母身后,先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才轻声道:“祖母,这一回,孙儿说不定能多在京城待上一段时间,多陪陪您老人家。”
敬太妃回头,看了看这大胖孙子,随即微微摇头:“不成的,你要是滞留京城,恐怕陛下那里不高兴,别最后牵连了你父王。”
姜世子微微摇头:“祖母放心,这事皇兄知道,而且也同意,不会牵连我父王。”
“我也已经给我父王写了信了。”
他抬头看着敬太妃,正色道:“父王应该也会同意的。”
敬太妃不知道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她也没有追问,只是觉得可能是皇帝让自己的孙儿在京城读几年书,于是再一次摸了摸孙儿的脑袋,叹气道:“你是个贪玩的性子,怎么就愿意留在京城了?”
小胖子神色平静。
“祖母,孙儿既然姓姜。”
说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
“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