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历史小说 > 成龙快婿 > 第七十二章 北镇抚司!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政治上的事情要远远大过任何商业上的事情。

经济虽然要紧,但是在这个时代,永远只能作为辅助。

也就是说,从陈清打定主意,要在这个世界混出头开始,之后他做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为了后续进京城做准备。

现如今,终于到了开始准备的阶段。

顾家大院里,陈清与顾小姐隔桌对坐,一旁的小月给二人端上来了各种菜食,等最后一道菜端上来,小月笑着说道:“这还是小姐头一回跟公子一桌吃饭罢?”

顾小姐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陈清倒是笑着说道:“小月也坐着一起吃。”

“我不吃。”

小月笑嘻嘻的摇了摇头,扭头蹦蹦跳跳的去了。

顾小姐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道:“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了。”

陈清笑着说道:“她这性格就挺好,说明在顾家没有吃过什么大苦头。”

顾小姐“嗯”了一声,她看着陈清,开口道:“咱们说一说去京城的事情罢,我对京城那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她看着陈清,问道:“公子知道多少?”

“我知道的,也不算多,不过这几天跟那姜世子接触,多少知道了一些。”

陈清放下茶杯,开口说道:“咱们这一趟进京,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把盼儿说的那位赵伯伯给搭救出来。”

“他要是能够官复原职,继续庇护顾家,那当然是最好,如果不能继续做官了,将他救出京城,也算是一个好结果。这样顾叔以后没了挂念,可以继续回到德清来,经营安仁堂,还有顾家的其他生意。”

顾老爷今年,也就四五十岁而已,只不过这个时代人均寿命太低,所以他才会偶尔自称老夫。

先前,他急着给顾家找女婿,主要是觉得这一趟进京凶险,所以想找个人来替他,继续照顾女儿,至少是给女儿一个依仗。

而如果他能够在这趟风波里存活下来,他还能够继续操持这份家业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于陈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情形。

因为他不准备把太多精力,放在商业上,所以就需要一个信得过的,能力强的人替他,来打理商业。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顾老爷无疑是个很合适的人。

顾小姐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这个事情,恐怕很难罢?”

“原本是很难的。”

陈清顿了顿,继续说道:“先前顾叔跟我提过几嘴,那位赵大人,现在应该是在仪鸾司诏狱里,这样的地方,朝中大臣轻易也进不去,接触不到,想要告状翻案,更是无从告起。”

“先前,顾叔去京城,估计最大的念想,是把赵家家眷给从京城里接出来,免得将来被牵连波及。”

“不过现在,事情出现了一些转机。”

陈清看着顾盼,继续说道:“咱们这个侠记,办的不错,已经从湖州,影响到了应天,顾叔还带了一部分去京城,说不定这个时候,在京城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有了些影响力,在京城就多少有了些份量,到时候再有那位姜世子牵头,我们就有机会接触京城仪鸾司中的北镇抚司。”

原本,陈清对仪鸾司,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前段时间跟顾老爷聊过之后,再加上这几天跟那位姜世子接触,陈清对仪鸾司,已经多少有了些了解。

仪鸾司里,除了一部分依旧负责天子仪仗的仪仗司之外,依旧有下属卫所,卫所是军事单位,很少参与政治。

而真正参与政治的,就是南北镇抚司之中的北镇抚司。

诏狱之权,就在这北镇抚司里。

北镇抚司中,哪怕只是普通的锦衣校尉,出了京城就是锦衣缇骑,就是身兼皇命的上差!

而其他锦衣卫,就多少差了点意思。

比如说先前,姜世子带来的那个沈千户,他也是仪鸾司的人,还是地方上的千户,但本质上只是军事头领,这样的人在应天城里可能有几分份量,但是在文官老爷面前。

文管老爷们,心里未必就看得上他。

因此,应天仪鸾司千户所,只是陈清的退路之一,不到不得已,他不会到沈千户那里谋出路。

“接触到北镇抚司,才有可能接触到诏狱。”

说到这里,陈清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目前只是构想,具体这个北镇抚司是个什么模样,我也全不知道,要去了京城之后,慢慢接触才成。”

顾盼看了看陈清,开口道:“大郎想要在京城立足,是不是?”

陈清也没有瞒她,点头道:“是,否则的话,如果那位赵大人没法子官复原职,我们即便离了京城回到德清,也寻不到庇护,将来陈家的五万两还清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生出怨隙之心。”

顾小姐皱眉:“该我们的钱,他们如何会生出怨隙?”

陈清摇头道:“偏是这种,反而更容易成仇。”

他看着顾盼,正色道:“借到手的钱,时间一长,有些人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钱了,你去讨要,他们心里就会下意识觉得,你在抢他的钱。”

“尤其是,这种已花出去的钱。”

陈清感慨道:“还是花在了别人身上,没有见到什么水花的钱,三年时间过去,哪怕是我那父亲,估计心里都会觉得不舒坦。”

顾小姐皱了皱眉,但是没有说话。

陈清笑着说道:“人性就是如此。”

他脸上笑容收敛,默默说道:“而且,我跟家里已经结了仇怨,非要自己有个前程不可。”

“我没有功名,走文官的路子已经不太成了,便是现在去考学,一路顺风,恐怕也要三十多岁才有可能中试。”

“那也没有什么意思。”

陈清直言道:“仪鸾司的路子里,只有北镇抚司一条路,让我有些动心,我打算试一试。”

顾小姐轻声道:“这北镇抚司,听说也没有什么大前程。”

“没有大前程,却有大权柄。”

陈清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开口道:“而且顾叔要做的事情,非经过北镇抚司不可。”

“这个事情,我总要试一试的。”

顾盼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道:“我也不太懂朝廷里的事情,都依大郎你罢。”

陈清看着她的表情,心里明白。

在这个文官当道的年代,眼前这位顾小姐,心里还是盼望着自己去走考学做官那条路的。

毕竟这条路,方方面面都光彩。

而且在她看来,陈清的才学足够,哪怕十年二十年,顾小姐心里也觉得值当。

只是陈清自己,却是绝没有这种耐心的。

二人详谈了许久,详细定下了后续要准备的事情,一直到下午,陈清才起身离开。

…………

之后的一两个月时间里,陈清与顾盼,都各行其事,随着侠记从第一期出到第十期,这份类似于“武侠连载报纸”的东西,从江南一路火到了京城。

德清书坊,也因此,一跃成为了整个湖州最出名的书坊。

而随着侠记的火爆,天气也一天天转凉,转眼间到了深秋初冬季节。

这天,小月一路跑进泥螺巷陈清的院子里,一边喘着气,一边看向正低头写信的陈清。

“公子,公子…”

“我家老爷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