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难以恢复的植被
“大家也放心,我跟小苗也会常回来看看的。”周至笑道:“等明年开始出果子了,我们肯定还是要打交道的,要不然辛苦两年什么味儿都不知道,可不亏大了?!”

乡亲们刚刚还哭兮兮的,这下都笑了起来。

土良志凑到话筒前:“肘子去了蜀都,还要帮着我们联系销路,所以大家放心,就算他去了蜀都,咱们也是栓着的,可离不开他呢!”

这就给了乡亲们一种这娃走,但是又没有完全走的感觉,很奇怪,大家就莫名地安心和默许了。

不过临别之情还是很依依不舍的,周至只好拜托麦小苗和阿紫去指挥工人们搬东西,自己和拥上前来的乡亲们叙话告别。

一直折腾到了下午,货车才朝着西昌火车站出发,周至和麦小苗上了卫士车,乡亲们还在周围簇拥着,只能慢慢往前开。

等到过了镇政府,大家才渐渐停下了脚步,最后剩下一群骑马的娃子跟着周至的车,一路送过了大山顶。

“肘子哥哥!等放假了我就来看你!”紫琪阿果骑在木呷拉哈的身前,对着周至哭喊:“我一定好好学习!”

周至喉头梗咽说不出话来,只对着后视镜竖起了大拇指。

麦小苗早都在副驾上哭成泪人儿了,抽噎着道:“没想到乡亲们会聚拢来送我们,他们真是太好了!”

“其实都该去农大基地拜访一下的,搞得都不敢多停留。”周至叹气道:“只有网上去道个歉了。”

“乡亲们的确都挺好的,哪怕是两年前我过来,去家访的时候,就算只有两个鸡蛋了也要硬塞一个给我。”周至说道:“我为什么会待在这里,就是因为看到他们生活好起来,笑脸越来越多,这样的成就感比什么都强。”

“嗯!”麦小苗点头:“这种快乐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这时候周至的手机响了,接通原来是吴仁中打过来的:“肘子,土叔说你准备回蜀都了?”

“对,联和乡的事儿都上正轨了,该交接的也交接得差不多了,我也该回去专心料理我的课题了,你不会忘了我还是学生吧?”

“你这样,你别急着走。”吴仁中说道:“我姐夫还想见一见你,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我今晚能到市里,可能托运还要花些时间,一车厢的东西要发往蜀都西站。”

“知道你这三年积攒的零碎不少。”吴仁中说道:“不过托运的事儿交给别人去办就好,那我先给你登记邛海宾馆,晚上我们在那儿见个面,一起吃个饭。”

“都哪些人啊?”周至问道:“要是人多就算了,小苗不喜欢。”

“就我姐和姐夫,还有沙马。”吴仁中笑道:“你少拿小苗当挡箭牌,是你自己怕麻烦吧?”

“那就晚上见。”周至笑道:“主要是你现在身居高位,我不得不多个心眼了。”

“你滚!”吴仁中笑骂:“那就晚上见!”

虽然离送小伙伴们离开才过去半个月,邛海边的草就已经开始黄了,而宾馆侧面的泸山主峰纱帽顶倒是依旧郁郁苍苍,和围绕邛海的另外几座高耸但光秃秃的山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上次来就想问了,”麦小苗从车上下来后,牵着周至的手在公园一样的宾馆里溜达,然后问道:“为啥围绕邛海的这么多山头,就泸山这边长满了树林,其余山峰都光秃秃的呢?”

“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周至说道:“因为泸山主峰这边有许多的人文景观,有从汉代就开始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等分属三教的十多座古刹,还有地震碑林,明代铜铁铸佛像、铜像、塔式香炉等文物,还有一个全国独有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又接近市区这边,作为西昌市的绿色屏障,一直保护得都比较好。”

“就连二千年前的‘九龙汉柏’都保留了下来,这可是蜀中最老的十棵大树之一,上次我们看到过的。”

“但是周围山头和湖边可就不一样了,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围湖造田和伐木增产的时代,当时的人们还在为了温饱而努力,这就欠下了一笔生态债务。”

“从八九年开始,各地才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比如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野生动物保护等各种措施,不过效果却各有差别。”

“因为中国很大,各地的地理条件完全不一样。”周至说道:“其实我们老家夹川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笔架山,榕山,福宝等地的森林也遭遇过严重的砍伐。”

“但是夹川是亚热带气候,因此植被恢复起来出奇的快。任何地方只要半年不打理,就能够长出浓密的野草和灌木,水土流失就不会太严重。”

“但是这里的气候更接近高原,环境相对脆弱,加上风大,降雨也集中,因此一旦植被被破坏之后,水土流失就会非常严重,加上高原气候对于植被的恢复也非常缓慢,这就造成了时至今日,周围几个山头依旧很难恢复出来。”

“你看那几个山头形成谷地的地方,还是有些绿色的,那些就是这些年锲而不舍地飞播造林的成果了,太不容易了,要不是这样的话,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还会更加地严重。”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身后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

“哟,李书记你好。”周至扭头,发现李玉堂和吴仁中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不知道听了多久,赶紧打招呼:“想着您工作繁忙,不会这么早到,我就带着小苗在湖边逛逛,没想到您和仁中也到了。”

“李伯伯好。”麦小苗也跟着周至向李玉堂打招呼。

“小苗好小苗好。”李玉堂赶紧回招呼,内心里还有一点小尴尬。

李玉堂是很早就见过麦小苗的,当时完全以为就是个天真可爱的普通小女孩,虽然周至介绍过是蜀大计算机系主任的孙女,但麦小苗年纪就在那里摆着,因此李玉堂认为就是个趁假期从外国来中国旅游的小女孩,没有当一回事儿。

当时周至让麦小苗叫他伯伯,他也就受了,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个乖巧的子侄辈。

可是后来事情就越来越不对了。

开始不断有高层的人物将电话打过来,要他关注在联和乡的外来年轻人,不要打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要照顾好,不能出岔子。

而且打招呼的人层级还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