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并非直接创造了反物质,而是像一把精巧至极的钥匙,在锁芯里轻轻一拧,撬开了量子真空的基态,让那些本应湮灭的虚粒子对,在湮灭前的那一刻被卡住了。
正粒子被强大的时空曲率瞬间拉回并湮灭,而它的反物质伙伴,却因为那一点点拓扑结构造成的不对称,被从虚无中甩了出来,获得了实体的存在!
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极短,产生的反物质数量也微乎其微,但它的原理被揭示了,通过精确操控特定的时空拓扑结构,可以从量子真空中,稳定地、可预测地提取反物质!
陈辉猛地站直了身体,眼中出现一抹奇怪的神色。
他意识到,他偶然发现了一个与时空涟漪本身一样具有革命性的东西。
他立刻调出对撞参数,手指在虚拟界面上飞快舞动,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重新配置对撞能量与聚焦点,放弃原有时空涟漪观测,尝试在下一个对撞窗口中,于预设的拓扑扭结点,捕获并约束反氢原子!”
指令下达。
混沌环的超级磁约束系统调整到位,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准备在宇宙的源头之泉中,捞起那传说中的镜像之水。
新一轮对撞启动。
能量奔涌,在探测器最核心的区域,一个被强大磁场精心构筑的陷阱里,一个由时空本身分娩出的反物质粒子,一个反质子,与一个同样由此产生的正电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并非通过衰变或对撞,而是被从真空中提取并成功地组合成了一个稳定的反氢原子,并被磁场牢牢束缚住!
控制台的屏幕上,一个独一无二的信号稳定地跳动着,宣告着它的存在。
【反氢原子稳定约束持续时间,1.2秒……2.5秒……持续……】
陈辉静静地注视着那个信号,脸上没有任何狂喜的表情,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知道,就在这一刻,人类文明的手中,又握住了一把新的钥匙,一把通往近乎无限能源、通往恒星际航行、甚至通往宇宙终极平衡的钥匙。
总控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这之前,他们或许拿ALX没办法,但现在,能够稳定提取反物质的他们,已经有能力制造出足够强大的推力,将ALX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从头顶拿开。
蓝星已经彻底安全了!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之后,又经过几次实验后,陈辉就彻底掌握了反物质提取的方法,然后把这个方案丢给蒋同高等人,他再次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通过先遣队传回来的消息,陈辉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ALX背后必然是一个早已踏足星空的文明,这颗小行星只是他们的试探,即便掌握了反物质提取技术,陈辉也不认为他们能够抵御这个文明。
只有更强大的技术才能让它感觉踏实一些。
所有人都认为偏转ALX就是新生,只有他知道,在他们解决ALX危机后,真正的危机才会降临。
他必须在那之前找到解决办法!
……
太阳系,这片曾经被视为人类未来疆域的广阔空间,此刻变成了一个无形的角力场。
那颗被命名为ALX的小行星,如同一颗被赋予了邪恶意志的黑暗子弹,正沿着一条被精心计算、却又无比凶险的轨道,切入内太阳系的心脏地带。
这是他在宇宙中航行的第387天,它终于彻底踏入了太阳系的范围。
很快,在火星轨道附近,那数千个附着在它崎岖表面的微推力引擎曾同时点火,幽蓝色的等离子尾焰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上勾勒出短暂而繁复的光纹。
这不是一次狂暴的推动,而是一次精妙至极的轻触。
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在火星巨大的引力场杠杆作用下,被放大、偏转,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最后关头轻轻拨动了ALX的方向盘,让它偏离了最初直指蓝星的死亡航线,踏上了一条更为曲折、却也决定了两个世界命运的轨迹。
随后,是漫长的等待和数次更加精细的中途修正。
蓝星的深空监测网络如同无数双紧张的眼睛,一刻不敢眨眼地追踪着那个黑暗身影。
它掠过火星的背影,它的轨迹在黄道面图上被反复描绘、计算、验证。
赵阔和他的团队不眠不休,他们的世界只剩下不断更新的数据和运行着复杂模型的超级计算机。
终于,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了。
在地球的夜空中,ALX不再只是一个天文望远镜里的光点,它变成了一颗肉眼可见的、移动的星星,并且亮度与日俱增。
起初,它像一颗普通的晚星,但随着距离拉近,它变得越来越亮,甚至在某些夜晚,其反射的太阳光能在地面上投下淡淡的、摇曳的、令人不安的影子。
全球的灯火仿佛都黯淡了几分,亿万民众走上街头、天台、旷野,仰望苍穹。
没有喧哗,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默。
孩子们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恋人们十指相扣,老人们喃喃祈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极致恐惧和渺茫希望的复杂情绪。
在移山计划指挥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显示着ALX与蓝星轨道的实时模拟图。
两条线,一条代表死亡,一条代表生机,正在以令人窒息的速度接近,数值在疯狂跳动,警报系统处于最高敏感状态,但预想中的碰撞警报始终没有响起。
最近点到来。
在太空视角,那是一幅无比壮丽而又令人心悸的景象。
蓝星,如同一颗镶嵌在黑丝绒上的蓝宝石,散发着温润的生命之光,而在它不远处,一颗巨大、黝黑、表面嶙峋狰狞的岩冰混合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滑过。
它投下的阴影,仿佛死神的黑袍,短暂地拂过月球表面,继而扫向蓝星,并非撞击,而是以一种极近的距离,近乎擦着大气层的顶部,呼啸而过。
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里,宇航员们贴在舷窗上,目睹了这终生难忘的一幕。
ALX那坑洼不平、记录着太阳系早期历史的表面,在阳光的侧照下显得格外清晰、冷酷。
它沉默地、以一种碾压性的体积和存在感,从他们的视野中缓缓移过,最近时,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那冰冷的岩石。
空间站甚至能感受到其巨大引力带来的微弱但清晰的扰动,站体结构发出了轻微的、令人牙酸的呻吟。
在地面上,这颗近地天体在夜空中达到了最亮,甚至一度超过了金星,成为夜空中仅次于月亮的最耀眼存在。
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的威严,从熟悉的星座间穿过,其光芒并非温暖,而是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寒芒。
它没有停留,也没有丝毫犹豫,就像一位冷酷的审判官,在检视了被告后,最终选择了暂时收起利刃。
然后,它开始远离!
亮度逐渐减弱,移动的速度在视觉上似乎变慢了,但那是因为它正在驶向更遥远的深空。
它从一颗令人恐惧的伪月,重新变回一颗明亮的星,继而黯淡,最终融入漫天繁星,难以分辨。
当全球监测网络最终确认,ALX的轨道已经将其带离蓝星的威胁范围,并且在其后续的引力弹弓序列中,将与金星进行下一次安全的交互,最终将被甩向太阳系外围时。
那根紧绷了将近两年的全球神经,终于,啪地一声,松弛了下来。
死神,擦肩而过!
在ALX最接近蓝星的那个夜晚,街道上空无一人,所有人都紧盯着屏幕,当确认安全的消息通过所有紧急广播频道、电视信号和网络推送传遍全球时,压抑已久的情感如同火山般喷发。
城市广场上,素不相识的人们相拥而泣,高喊着“我们活下来了!”。
交通彻底瘫痪,不是因为拥堵,而是因为司机们激动地鸣响喇叭,形成一片欢庆的海洋。
酒店饭馆里,所有酒水被免费提供,人们举杯痛饮,唱着、跳着,宣泄着近乎崩溃的神经。
灯火通明的家中,亲人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之前所有因恐慌产生的隔阂瞬间消融,只剩下失而复得的珍视。
社交媒体被#我们活下来了#、#感谢科学家#、#蓝星万岁#等标签瞬间刷爆。
无数人上传着拍摄到的ALX划过夜空的视频,配以激动颤抖的语音解说。
移山计划指挥中心内,在最终轨道确认数据跳绿、巨大的“安全”字样占据主屏幕的瞬间,死寂被打破了。
没有欢呼,先是几声压抑的、仿佛终于能喘过气来的抽泣,随后是雷鸣般的、持续了数分钟的掌声。
工程师、科学家、军官们互相拥抱,许多人瘫倒在椅子上,泪水无声滑落,那是长达近两年、背负着文明命运的极致压力后的释放。
官方的公开庆祝是有限的。
他们迅速将救世英雄的桂冠戴在了整个科学团队和所有参与者的头上,作为移山计划引力序列的提出者,陈辉无疑再次走上风口浪尖,大家发现,这位天才数学家似乎已经成为了蓝星文明顶梁柱般的人物。
民众们疯狂庆祝,但官方的态度却无比凝重,随着对ALX的了解越多,他们就越发肯定,这并非一颗偶然飞入太阳系的自然行星。
内部通令已经下达,将此次事件定性为首次外文明非友好试探,并将深空监测与防御体系的建设提升为未来五十年的绝对核心国策。
胜利的香槟杯底,沉淀下的是对深空更加深邃的警惕。
日理万机的钱老同样来到了指挥中心,当尘埃落定,他也松了口气。
ALX的危机早在一年多前陈辉发现了反物质提取方法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他们早就派人在ALX近蓝星端安装了反物质炸弹,若是陈辉的引力弹弓序列计划失败,到时候也可以引爆反物质炸弹。
足足一公斤的反物质,如果引爆,就算不能摧毁ALX,也完全足以改变它的方向。
正反物质湮灭的能量效率能够接近100%,哪怕是目前最先进的核聚变氢弹,能量转换效率也只有不到2%而已,就更不用说普通的化学炸弹,比如TNT之类的,能量转换效率不足十万分之一。
一公斤的反物质炸弹爆炸,能够产生相当于4300万吨TNT炸弹爆炸的能量,它的威力,甚至都足以对蓝星造成毁灭性打击。
索性最后并没有用到这个备用方案,在应对接下来那个文明时,能够多保留一些底牌,总是好的。
钱老轻叹一声,迈步走出指挥中心,上到飞船,向天宫3号飞去,那里,是陈辉现在的实验室。
这一年多时间,陈辉在完成大一统理论的验证后,除了偶尔使用混沌环验证一些猜想外,所有时间都在进行他的壁垒系统研究。
在陈辉看来反物质炸弹虽然威力强大,但太过笨重,他相信能够不着痕迹驱使ALX这种小行星的文明,恐怕不会给他们用反物质炸弹命中的机会。
想要保证蓝星,保证太阳系的安全,他们需要更加坚固的防御系统。
陈辉的设计在理论上完美无缺。
他想要在太阳系外围,利用一系列名为律令节点的巨型装置,共同激发一个包裹整个太阳系的、稳定的统一场,该场将局部提高精细结构常数。
精细结构常数(α)决定了电磁力的强度,α值大幅提升,意味着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暴增,原子轨道崩溃,电子会被拉向原子核,所有物质的化学键失效,原子本身的结构也无法维持。
也就是说,如果壁垒系统能够成功,任何闯入的实体,其构成物质将从最基础的层面瓦解,只要他愿意,将不会有任何物质能够闯入太阳系,他们将拥有一个无比坚固的避风港。
他们能够安然在太阳系内发展,等到几十年,或者数百年后,完全消化基础理论的蓝星文明,无论是继续蜗居太阳系,还是踏入星空,就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