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沈叔叔和玛丽(8k!)
……

……

“WTF?!多少?!!”

“三……三个亿?!!!”

“这特么是硬吹的吧,放卫星也没这么放的!顾清怎么可能拿到这么高的片酬?!这够拍多少部电视剧了?!”

全网炸锅,舆论瞬间被点燃,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博客热搜榜首,#顾清天价片酬#的词条后面紧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浏览量呈指数级攀升。

“怎么不可能?!你看爆料分析贴啊!《唐探》三十亿票房,如果他真如爆料所说拿的是票房分成,10%就是三个亿!我的老天爷啊,这吸金能力太可怕了!”

“天价片酬,这才是真正的天价片酬!以前那些几千万的简直弱爆了!”

在看清那白纸黑字的“三亿”数字时,整个内娱从上到下,从资深从业者到吃瓜群众,全疯了。

这数字已经超出了许多人想象的边界,更像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商业神话。

就连一向战斗力强悍、对顾清充满信心的“顾家人们”,在看到这则爆炸性爆料时,脑袋也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弟弟……真的赚了这么多?”有粉丝在超话里小心翼翼地问。

“应该是真的吧……《唐探》票房实在太恐怖了……”

“可……三个亿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别说粉丝了,就连圈内的同行,那些见惯了高片酬的一线艺人、制片人、导演,在看到这个数字时,也普遍持怀疑态度。

三个亿!这可是实打实的三个亿现金!

娱乐圈里多少兢兢业业一辈子的老前辈,把职业生涯所有片酬、代言细算在一起,

刨去税收、团队分成和各种开销,最终能攒下三亿净资产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这简直是对传统演员收入体系的颠覆性冲击。

然而,

当人们带着震惊和质疑,仔细阅读那些看似有理有据的爆料长文,看到里面详细分析的“票房分成”模式,

再联想到《唐人街探案》那突破天际的三十亿票房……

虽然情感上依旧难以接受,但理智上,许多人心里都隐约明白——这种可能性,并非天方夜谭。

顾清或许真的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与票房成绩深度绑定的顶级酬劳模式。

看着内娱因为这“三亿片酬”而地动山摇,始作俑者——顾清那家自作聪明的公司内部,高层们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带着一丝扭曲的快意的笑容。

“哈哈哈,好!很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有人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他们急切地期盼着,最好能借此机会将广大路人也拉进场,引发对明星天价片酬的普遍声讨和愤慨,

让所有人都加入对顾清的口诛笔伐,用舆论的压力逼他就范,让他知道离开公司的“庇护”将寸步难行。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预想中顾清被千夫所指、路人缘崩塌的场景,压根没有出现。

首先,关于明星高片酬的讨论和抱怨确实存在,但矛头却奇异地发生了偏移。

“笑死,顾清一部戏挣这么多,老子愿意!《唐探》我刷了三遍,值回票价!为什么要骂他?”

“就是!最起码人家顾清的电影质量对得起票价!我花钱看得开心!那些演技尴尬、剧情稀烂,还拿着几千万片酬的流量们,才真该被挂起来骂!”

“尤其要点名其余几个顶流和小鲜肉,拍的都是什么工业垃圾,简直污染我的眼睛!”

“你要能产出跟顾清一样质量的片子,别说三亿,你挣三十亿我都拍手叫好!问题是你们有那本事吗?”

“这钱是市场给的,是观众用一张张电影票投出来的!我们心甘情愿!”

顾清长期以来积累的良好路人缘、过硬的作品质量,尤其是《唐探》的广泛好评,

以及近期他为了沉淀演技,甘愿在巅峰期急流勇退、回归校园的“清流”举动,在此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观众们心中自有一杆秤。比起去抨击一个用作品说话、赚钱赚得“光明正大”的顾清,他们更乐于将怒火倾泻向那些德不配位、滥竽充数的其他流量明星。

更讽刺的是,

之前敌对公司为了捧杀顾清而买的那一堆“鼓励沉淀”、“支持上学”的热搜,

此刻反而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顾清的“护身符”,强化了他“重艺轻利”的正面形象。

而娱乐圈内部,对于顾清这“天价”收入的反应,也完全超出了公司的预料。

在最初的极致震惊、难以置信之后,同行们的情绪迅速演变成了更为复杂的羡慕、嫉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娱乐圈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将“名利”二字刻进骨子里的地方!

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先敬罗衣后敬人”,极度崇尚咖位和商业价值的地方!

顾清一部戏能挣三个亿……这已经超越了普通“艺人”的范畴。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行走的资本啊!

而且还是一个年仅20岁、前途无量的年轻资本!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女艺人看着手机屏幕上顾清那张清秀俊美的青春脸蛋,心尖都在发颤,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如果能把这个“金龟婿”把到手……那还需要费尽心思去讨好那些脑满肠肥、各有家室的老男人富豪吗?

这哪里是顶流?

这分明就是踩着七彩祥云来的白马王子!!

是真爱与事业的完美结合体!

为什么在流量经济大爆炸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选择“内部消化”,

艺人之间结婚联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不像早些年那样,女明星们挤破头都想嫁入豪门?

原因很简单,

在片酬飞涨的时代,一个当红二三线艺人,一部戏赚个几千万并非难事。

他们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所谓的“富豪”,而且这钱赚得相对稳定、清白,没有实体经济那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只要对方不是背景深不可测的顶级豪门,寻常的中小型富豪,在当红艺人面前,财力上还真未必有什么优势。

艺人和艺人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强强联合,是资源和影响力的迭加!

而眼下,

顾清这“三亿片酬”的横空出世,仿佛一道惊雷,以其恐怖的吸金能力,

似乎要将这个“艺人即资本”的时代,更猛烈、更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最直观、最戏剧化的反应,

来自于一直以来将顾清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克里斯吴。

他在自己的豪宅里,慵懒地刷着社交媒体,当“顾清狂揽3亿”的热搜标题映入眼帘时。

他先是动作僵住,瞳孔放大,仿佛不认识那几个字一样。

紧接着,

一股混杂着极度震惊、不甘、忿怒的情绪直冲头顶,他猛地将手中的平板电脑摔在昂贵的羊毛地毯上,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近乎癫狂的低吼:

“啊啊啊啊啊!!!”

“三亿?!他凭什么?!他怎么能挣到三个亿?!!”

小丑!

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小丑!!

回想起自己之前拿到那份6000万片酬合同时的志得意满,甚至还在某些私人场合,对着同床崇拜他的女粉丝们不经意地炫耀……

此刻,那些记忆都化作了最响亮的巴掌,一下下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他好不容易才凭借《西游伏妖篇》,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高的八千万片酬,

本以为足以傲视群雄,能手撕顾清,脚踩陆寒,稳坐顶流第一的宝座。

可谁能想到,

顾清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走的根本不是固定片酬的路子,他拿的竟然是票房分成!

“哈哈哈,现在顾清的热度,不仅能吊打其他三位顶流,就连片酬也能吊打了。”

“顾清:你们三个捆在一起也不够我打的!”

“哈哈哈——弟弟威武!这才是真正的顶流之巅!”

想到热搜底下那些扎心的评论,克里斯吴气得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

他从在南韩做练习生时期,就被公司寄予厚望,捧为天之骄子。

出道后,所在的XO更是火遍亚洲,乃至世界,堪称顶流制造机。

回国发展后,他一路顺风顺水,资源拿到手软,何曾受过这样的碾压和屈辱?

如今被顾清在热度、作品、乃至最引以为傲的商业价值上接连打脸,心高气傲的克里斯吴,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你能拿票房分成,我就不能拿吗?!”

一个念头钻入他的脑海,迅速滋长。

克里斯吴立刻抓起手机,查看数据。

目前春节档已下架的电影中,他主演的《西游伏妖篇》累计票房是17亿!

这在往年来说,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冠军级成绩。

可跟《唐探》的三十亿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10%的票房分成……如果我能拿到同样的合同,《西游伏妖》我最少也能分到1亿7千万!”

克里斯吴的鼻孔微微扩张,呼吸变得急促,眼中闪烁着无法抑制的贪婪和亢奋。

1亿7千万!这个数字让他的喉咙一阵发干发紧。

这比抢钱还快啊!

愤怒和嫉妒之外,一股诡异的“感激”竟然油然而生——

他反倒要“感谢”顾清,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更具“钱”景的财富之路!

娱乐圈,根本不怕你艺人赚钱!只怕你赚不到那么多钱!

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能给投资方带来远超投入的回报,

别说三亿,就是更高的分成,那些挥舞着钞票的资本也愿意给!

而以往一部电影能赚几千万利润就不错了,赚上亿那就是现象级爆款。

可现在,市场的膨胀速度,连他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

顾清的“三亿”非但不会劝退资本,反而会像一块磁石,吸引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尤其是几家互联网大厂,他们会更加疯狂地追逐能够创造奇迹的顶级流量!

自认为想明白了一切,克里斯吴立刻打电话联系自己的经纪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道:“马上!把我下一部戏的片酬模式,全部改成票房分成!

条件……不能比顾清的差!”

作为顶流,他自信有足够的资本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克里斯吴的下一部戏,正是由话题度极高的小四执导的奇幻巨制《爵迹》。

“什么?!”

“他也要票房分成?!还不能比顾清的低?!”

接到电话的郭导当场大怒,差点把手中的红酒杯捏碎。

他很想对着电话吼回去: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配和顾清比吗?!

这部《爵迹》,是他呕心沥血,试图向全国影迷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偶像剧导演的野心之作!

他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资金,采用了现在最先进的CG技术,力图打造一个宏大的奇幻世界。

为此,

他不惜血本,请来了几乎半个娱乐圈的当红明星助阵,制作成本早已是个天文数字。

如今,克里斯吴这边态度强硬,毫不退让。

而郭导环顾整个华语影坛,能扛起票房、又有顶级流量的青年男演员,屈指可数。

顾清请不来,陆寒的气质又与《爵迹》的暗黑奇幻风格不太符合……

思来想去,似乎能选择的目标,真的只剩下克里斯吴一个人了。

他的流量和粉丝基础,确实是票房的保障之一。

“10%……就10%吧!”

郭导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猛地一咬牙,几乎是带着一股悲壮做出了决定。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虽然自己最终分到的利润变少了,但同时也将一部分票房失利的风险转移给了克里斯吴。

万一……他是说万一,

这部倾注了心血的《爵迹》市场反响不如预期,至少能在片酬支出上减少一些损失。

得到郭导的妥协,克里斯吴团队动作迅速,第二天就通过各种渠道,半公开地爆出了他将以“票房分成”模式参演《爵迹》的消息。

目的明确——营销自己的逼格,彰显自己与顾清处于同一层级,你能拿到的顶级待遇,我克里斯吴同样可以!

看到娱乐圈两位最具代表性的顶流,再次以这种形式“隔空较劲”,整个行业的风向似乎悄然转变。

许多自觉有流量、有粉丝基础的艺人,无论是当红小花还是资深演员,都开始蠢蠢欲动,

有样学样地向正在接洽的剧组,试探性地提出了“票房或收视率分成”的要求。

就连确定出演《爵迹》女主角的大冰冰,据说也向剧组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当年,

顾清凭借一己之力开启了内娱的“大CP时代”;

如今,他这“三亿片酬”的冲击波,似乎又在不经意间,提前催生了内娱的“大分成时代”!

只不过,

这些渴望分成的艺人们,是否拥有与顾清相匹配的挑片眼光、演技实力和扛票房能力,

那就是另一个需要时间和市场去检验的故事了。

……

翌日,周六。

入住星级酒店的顾清,依然保持着高度自律的生活规律。

天刚蒙蒙亮,晨曦微露,他便已起床,换上了一套轻便的灰色无袖运动衫和黑色短裤,戴上黑色口罩,准备前往酒店地下一层的健身房进行晨跑锻炼。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电梯门刚在健身房所在的楼层打开,他一步踏出,

就被一个早已守候在此、约莫三十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拦住了。

“顾清?您是顾清对吧?!”

男人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型录音笔和笔记本,“您好!我是XX时报的娱乐记者,请问可以占用您一点点时间,采访您几个问题吗?”

顾清着实被这突如其来的“埋伏”惊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健身房走廊,有些无奈地摘下口罩,

露出那张即使素颜也无可挑剔的脸:“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还有……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点不可思议,“大哥,你不会是专门在这里堵我的吧?”

“顾顶流,实不相瞒,我是猜的。”

男记者嘿嘿一笑,带着点职业性的狡黠和得意,解释道,“我得知了您在这家酒店入住的消息。

然后研究了您过往的很多访谈,注意到您一直强调生活规律,并且多次提到喜欢通过锻炼来保持状态。

所以……我就干脆办理了入住,然后从昨晚开始,就时不时来健身房蹲守。

看来,我的功课没有白做!”

“你……一夜没睡?”顾清有些愕然。

“对,不过一点都不困!”

男记者挺直腰板,精神亢奋,“能采访到顾顶流您,拿到独家消息,我三天不睡觉都行!”

“……牛。”

顾清沉默片刻,由衷地给这位敬业的“记者”比了个大拇指,

同时在心里默默给这家酒店的隐私保护能力打了个差评,拉入了黑名单。

“我一般就跑半个小时。”

顾清走到一台跑步机前,一边调试着速度和坡度,设置为慢速爬坡模式,一边对记者说,“你可以问,但我有言在先,不要问太过于私密的问题。

我相信,作为一名专业的记者,你应该能把握好这个度的。”

“没……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男记者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顿时欣喜若狂。

他连忙调整好录音笔,拿出纸笔准备记录,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全网最关心的问题:“顾清老师,首先恭喜《唐探》取得辉煌成绩!

关于网上爆料您凭借此片获得高达三亿的片酬,请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三亿片酬?谁爆料的?”

顾清略显惊讶地挑了挑眉,他昨天睡得很早,并未关注网络上的腥风血雨。

他接过记者递来的手机,快速扫了几眼屏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题和讨论,

眉头微蹙,随即又将手机递了回去,语气平静地回答道:“首先,我需要澄清一下概念。我拿的并非固定片酬,而是票房分成。

其次,即便按照分成计算,我本人最终到手的,也远没有爆料中说的那么多,还要缴纳高额的税款呢。”

“这……这么说,分成模式是真的?!”

男记者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从顾清口中得到近乎肯定的答复,还是又惊又喜,下意识地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趁热打铁,抛出了第二个尖锐问题:“那……顾老师,您是否担心,这样的‘天价’收入,会引起部分观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呢?”

“观众为什么会反感我?”

顾清一边保持着匀速运动,一边转过头,略带疑惑地看了记者一眼,语气坦诚而自信,

“我觉得《唐探》这部电影的质量,应该不算差吧?

相反,我和我身边很多人都看得非常开心,市场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而且我再次强调,我拿的是票房分成,这意味着我的收入和电影的市场表现直接挂钩。

这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观众用一张张电影票‘投’出来的。

电影不好看,观众不买账,我就赚不到钱。这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

他进一步阐述道:“毕竟,既然是分成,那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如果《唐探》的票房只有一千万,一个亿,或者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电影最终未能如期上映,那么我可能一分钱都分不到,

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从这个角度看,拿固定的、稳妥的高额片酬,似乎是更安全的选择,对吗?”

“可顾老师,您最终还是选择了更具风险的分成模式。”记者适时地补充了一句。

顾清闻言,调整着呼吸节奏,微微一笑道:“因为,我对导演有足够的信心,对《唐探》整个剧本、对我们所有演员的创作状态,都抱有极大的自信。

我坚信,这会是一部值得观众走进影院、并且能让他们获得快乐的好片子。

我愿意用我的酬劳,为这份‘相信’买单。”

“那么请问,《唐探》还会有第二部续集吗?您是否会继续参与?”记者追问。

“这恐怕得去问思成哥了,他是总舵主。”

顾清笑了笑,“具体的计划我目前也不清楚。不过他之前确实跟我透露过,《唐探》会努力打造成一个可持续的系列电影宇宙。

我也很期待能再次穿上秦风的那件风衣。”

“……”.

男记者很懂得见好就收,在获取了关于电影和片酬的核心回应后,

其余的问题便主要围绕着顾清在北电的校园生活展开——上课感受如何?

和同学们相处怎样?

对表演系的专业课程适应程度如何?……

顾清对此也乐得回答,分享了一些校园趣事和学习的感悟,气氛倒是轻松融洽。

半个小时一晃而过。

顾清缓缓停下跑步机,用毛巾擦了擦汗,对着记者礼貌地颔首示意:“就到这吧,辛苦了。”

男记者也非常识趣,连连道谢,挥手告别,并没有不知进退地继续跟随。

他心满意足地看着设备里记录的素材,知道这些独家内容足够他在社里扬眉吐气,甚至升职加薪了。

……

回到酒店房间,冲了个舒适的热水澡,洗去晨练后的薄汗,顾清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休闲服。

他打电话叫了客房送餐服务,然后拿起手机,发现赵莉颖和何老师早已给他发了消息。

赵莉颖:“弟弟,起床没?姐姐和何老师九点钟准时到酒店楼下接你哦!”

何老师则发了一条更详细的信息:“小顾,早上好!我们大概九点到。

另外,中午的饭局,我想带两位圈内的好朋友一起,不知道你是否介意?”

“何老师,当然不会介意了,您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非常欢迎!”

顾清信息刚发出去没多久,他的手机突然响起了视频通话的邀请铃声,是小赵姐姐打来的。

顾清刚一接通,小赵姐姐那张可爱的包子脸就几乎怼满了整个屏幕,

“哇哦~这就是价值‘三亿’英俊的小脸蛋吗?”

“快让姐姐瞅瞅。”

她的语气里难掩着亲近的羡慕与搞怪,背景音里还传来何老师忍俊不禁的笑声。

“看到了吗?”

顾清配合地举着手机,找了个光线柔和的角度,笑着回应。

“嘶溜~嘶溜~舔一下屏!

啧啧,怪不得值三亿呢,这张脸真是太好看了!”

小赵姐姐花痴的傻笑着。

“哈咯小顾!”

何老师的脸也出现在屏幕中,带着他标志性的温暖笑容,“真的要再次恭喜你!《唐探》突破30亿,创造历史!

我现在都觉得像做梦一样,跟我通视频的,竟然是华语影史最年轻的票房冠军!

娜娜昨天还跟我说,以后在圈里混,就得抱紧你的大腿才行呢!”

何老师一如既往地擅长送情绪价值,给他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谦逊地回应:

“何老师您可别取笑我了。娜姐的博客粉丝都破亿了,国民度那么高,是我该抱她大腿才对。”

这时,顾清注意到手机屏幕的一角,有个模糊的人影晃动,从身形和衣着来看,明显是位女性,似乎有些拘谨地坐在后座。

他好奇地问道:“何老师,您说的两位朋友,已经和你们在一起了吗?”

“在的在的!”

何老师笑着接过手机,将镜头转向旁边,“来,丽丽,别害羞,跟我们的顾清弟弟打声招呼。”

镜头对准了那位脸蛋圆润、看起来极具亲和力的女人。

“师父,我就不要了吧…”

她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好意思,可面对着举到面前的手机,只好挥下手,声音带着点腼腆:“顾…顾清弟弟,你好!”

在看清女人样貌的瞬间,顾清倒是微微一怔,随即主动且准确地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玛丽姐?”

“咦?弟弟,你认识丽丽?”何炅有些惊讶。

“认识啊!”

顾清笑道,“上春晚的时候,看过玛丽姐和沈滕哥的小品,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有意思。”

他心思一转,好奇猜测问道:“何老师,您说的另一位朋友,不会就是沈滕哥吧?”

“嗨!弟弟你这猜得可真准!”

何老师喜笑颜开,显然很开心顾清对自己朋友的认可,

他立刻又将手机镜头转向车辆的前排副驾驶,“来,沈叔叔,别装深沉了,跟小顾打个招呼。”

下一秒,

那张极具喜剧色彩、仿佛天生带着笑点的脸出现在屏幕中。

沈滕此刻的态度却与他在舞台上的挥洒自如截然不同,

面对这位在春晚上大放异彩、如今更是火遍全国、创下影史票房纪录的年轻人,

他显得有些局促和恭敬,甚至带着点对待前辈般的紧张:

“顾老师,您好您好!您叫我小沈就行,在电影界我是后辈。”

顾清被沈滕这突如其来的“低姿态”逗乐了,还以为他是在故意制造喜剧效果,连忙笑着摆手:“哈哈,沈滕哥,您快别开玩笑了,

您和玛丽姐才是我春晚的前辈,带给观众那么多欢乐,是我学习的榜样。

你叫我小顾吧,别客气,你是何老师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他看着屏幕里未来的“喜剧票房之王”此刻略显青涩的模样,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没想到,何老师口中要带来的两位朋友,竟然是未来撑起中国喜剧电影半边天的“沈马”组合。

只是,

何老师这次来首都特意找沈马二人,是为了什么呢?

他的心里也不禁升起一丝好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