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三百三十章 :《华夏诗词大会》(5k)
……

……

风波骤起,来势汹汹。

一位颇具声望的大学历史学家公开发表长文,尖锐批评《女医明妃传》。

其观点视频迅速被转载至小破站,引发广泛讨论。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女主角历史原型的魔改。文中指出,剧中女主角谭允贤的历史原型是明代真实存在的女医谈允贤,但剧集对其生平进行了大量脱离史实的虚构和戏剧化改编。

例如,将一位史料记载中仅是普通家庭妇女、无子女且晚年凄凉的女性,塑造成与两位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

有复杂感情纠葛的“大女主”,此举被斥为“为博眼球,罔顾基本史实”。

其次,是对历史人物,尤其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塑造存在严重偏差。

文中痛心疾首地指出,剧中将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瓦剌的经历(史称“北狩”)描绘得如同“瓦剌留学”,甚至安排其“怒杀‘哈士奇’”等儿戏般的情节,是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

同时,剧中表现的宫庭权斗也被批评为“过于儿戏和离谱”,缺乏历史正剧应有的厚重与逻辑。

雪上加霜的是,

一位来自金陵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也站出来发声,质疑剧中出现的某些医疗手段,

如“鸡粪治霍乱”、“疯狗脑子治破伤风”等,指出这些方法不仅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且在医学伦理上存在巨大争议,容易误导观众。

这些批评言辞犀利,逻辑清晰,且出自专业人士之口,迅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

对于《女医》剧集的粉丝,尤其是顾清、刘师师、霍剑华等人的忠实拥趸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她们的反应迅速分化为两派:

激进派粉丝怒不可遏,评论普遍充满火药味:

“这只是一部电视剧!是艺术作品!为什么不能进行改编?非要跟历史一模一样吗?”

“《西游记》《三国演义》也是改编的,你们怎么不去骂?”

“分明就是欺软怕硬,蹭热度的‘砖家’快滚!!”

“剧情有问题你骂编剧和导演啊!凭什么上升到演员身上?演员只是按剧本演!”

“我只能说弟弟他们是被对家资本做局吗?之前那么多狗血雷剧没人管,怎么偏偏我们火了就闹这么大?”

而温和派粉丝普遍只有一句话:“一群博流量的狗东西!祝你们全家出门被车撞!!”

更有甚者,一些极端不理智的粉丝,已经开始试图寻找这些学者、教授的个人信息,扬言要“开盒”报复。

一时间,

相关新闻和视频的评论区几乎被粉丝们的各种辩解、怒骂和控评所攻占。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话题热度持续发酵,牢牢占据热搜榜首,

大量的“纯路人”观众开始被吸引过来,并迅速加入了战团,形成了对粉丝言论的“反扑”:

“笑死,魔改历史还有理了?拍得烂还不让骂?”

“剧情看得我直犯恶心,就这还敢吹‘明制天花板’?专家骂得太对了!”

“某些孝子丫鬟还有脸提四大名著?你家这剧要能有四大名著十分之一的质量和尊重原著的態度,谁会骂?”

“剧情不对全是编剧的锅?合着你们家哥哥姐姐接戏之前不看剧本?是瞎子吗?有问题别接啊!”

“支持下架!这种误导青少年的烂剧必须下架!!”

“姐妹们,一起去总局官网投诉!!”

之前还能勉强控评、强词夺理的粉丝言论,在这股庞大的“路人”浪潮冲击下,瞬间被打得溃不成军,

只能缩回自己的“信息茧房”里,抱团取暖,徒留无能狂怒。

晚间时分,

几家敌对明星的粉丝群里却是一片欢腾快意。

她们互相通报着“战果”,言语间充满了幸灾乐祸和猖狂:“姐妹们继续努力!

加把劲!争取早点把这破剧举报到下架!”

“顾狗的那些贱婢粉丝,之前不是天天吹她家主子在官方那里很有排面吗?呵呵!”

“要是真能把他的剧给举报下架了,那可就是实打实的污点艺人!看她们以后还怎么猖狂!”

面对这汹涌澎湃、几乎一边倒的网上舆论,《女医明妃传》的制片方和播出平台自然是心知肚明背后的推手。

他们选择的危机公关方法很传统,也很简单:装死!冷处理!

别看这个方法老旧,但在很多时候确实管用。

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每日海量的信息更新会迅速冲刷掉热点。

只要在未来一周内,没有新的、更实的黑料被爆出,外界对《女医明妃传》的骂声热度自然会逐渐降低。

然而,

《女医》的剧方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话题或许会冷却,但剧集每周都在照常播出啊!

恰恰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播出的剧情进入了允贤和朱祁镇流落瓦剌、相互扶持的阶段,

大肆渲染女主的坚韧魅力与两人之间若有似无的情愫,

为后续“两帝争一妇”的狗血高潮埋下伏笔。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那些“纯路人”和批评者们骂得更欢了:“看看!还在魔改!还在胡编乱造!”

但痛骂之余,他们也有些郁闷地发现:想集中火力骂顾清,似乎有点找不到完美的切入点。

因为此刻顾清饰演的朱祁钰的剧情线,

正聚焦于他登基称帝后,身穿甲胄,浴血奋战,守护大明江山的段落。

在他开拍前就坚持的要求下,这部分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情节,相对得到了较多的尊重和还原,历史硬伤较少。

想从演技或剧情逻辑上挑刺,只能进行一些鸡蛋里挑骨头式的硬黑,杀伤力有限。

好在,

这些“有心人”很快发现了因祸得福的一点:只要他们将矛头集中对准刘师师和霍剑华,

顾清的粉丝们的抵抗意愿就会大大降低,甚至隐隐有种“巴不得把自家弟弟干干净净摘出去”的默契。

“姐妹们!调整策略!集中火力,矛头对准刘师师和霍剑华!!”

黑粉头目在群里指挥。

“啊?为什么?我们的目标不是搞垮顾清吗?”

“笨蛋!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这部剧下架或整改!剧没了,对顾清不就是最大的打击吗?

先让那些顾家人们放松警惕,以为能独善其身,后面有她们的苦头吃!”

于是,

舆论的枪口开始更加精准地对准了刘师师和霍剑华。

这场舆论风暴的声势越来越大,其背后早已不再是几家粉丝的互相倾轧,而是诸多大型经纪公司默许甚至推动的结果。

他们无法容忍一个不受掌控、势头过于凶猛、几乎要打破现有格局的顶流艺人稳坐山顶。

既然无法将其纳入麾下或夺走其资源,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拉下来,毁掉!

压力之下,刘师师率先有些扛不住了。

面对潮水般的恶意和指责,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

而一向以“老干部”形象示人、性情温和的霍剑华也快要被骂哭了。

满腹委屈:剧本是公司接的,台词是编剧写的,导演让怎么演他就怎么演,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只不过是一个尽职的演员而已。

而作为最大投资方的蔡老板,

心情更是如同坐过山车,从最初收视率大爆的欣喜若狂,跌落到现如今焦头烂额、疲于应对的境地。

她气得每天都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那些背后下黑手的同行:“你们这样往死里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有什么意义?!

以后你们自家拍的剧就敢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最起码老娘这部剧在服化道上用的是百分百考究的明制!”

然而,

无论她再怎么愤怒咒骂,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些雪花般飞向总局的举报信和投诉电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已经引起了官方层面的注意。

近年来,总局本就对市场上泛滥的粗制滥造、歪曲历史的历史剧颇为反感,

前几年就已明令禁止了“穿越”和“宫斗”题材的古装剧备案。

蔡老板几乎要绝望了,虽然“下架”倒不至于,但她隐约听到风声,搞不好剧集会面临“短期停播整改”的命运。

这对于一部正在热播、依靠日更维持热度的电视剧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对主演声誉的伤害更是不可估量。

就在蔡老板万念俱灰,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之际,她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显示收到一条新消息。

“顾清?”

看到发信人的名字,蔡老板猛地一怔,几乎是屏住呼吸,手忙脚乱地拿起手机查看。

消息内容异常简单,只有一句话:“蔡姐,下周日晚八点,记得切换一台,收看节目。”

“一台?这不是……”

蔡老板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划过脑海。

她手指颤抖着迅速打开网页搜索,片刻后,终于确认了下周日晚上八点,

那个频道即将播出的节目是什么——

《华夏诗词大会》!

这可是央妈近些年来打造的,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的王牌文化节目!

它不仅成功带动了全民重温古典诗词、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其新颖的竞技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吸引了从耄耋老人到年轻学生的广泛观众群体,影响力巨大!

一瞬间,蔡老板算是明白了顾清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给她发这样一条消息!

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说我的剧“魔改历史”、“亵渎传统文化”、“三观不正”吗?

结果现在,我们剧的主演,却受到了央妈旗下最具文化分量、宣传传统文化力度最大的王牌节目的邀请,即将堂堂正正地登台亮相!

什么叫根红苗正?

什么叫官方背书?

这就叫根红苗正!这就叫官方背书!

“哈哈哈——哈哈哈哈——!”

巨大的狂喜和扬眉吐气的感觉瞬间冲垮了连日的阴霾,蔡老板忍不住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放声大笑,

她对着空气,仿佛对着那些躲在暗处的对手咬牙切齿地:

“闹吧,你们就闹吧,等下周一到,我看你们还怎么欢!”

与此同时,

发完消息的顾清,正乘坐航班前往首都。

“老板,你真是太厉害了……”

助理赵雅艰难挡开几位热情地想找顾清签名合照的空乘人员,回到座位后,脸上依旧难掩崇拜和激动,

她压低声音,“这么短的时间内,两次登上一台的节目,更别说还有年底的春晚,国内有几个艺人能做到啊!”

“我……其实也挺诧异的。”

顾清微微蹙眉,目光中带着一丝真实的困惑。

他虽然知道大公主不像六公主那样紧跟娱乐热点,但也不是与世隔绝。

可如今网上关于《女医明妃传》的负面舆论闹得沸反盈天,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对于身处如此巨大争议漩涡中的艺人,按照常理,大公主通常会更加谨慎,避免惹麻烦才对。

这次竟然会主动邀请他参加节目,这着实让他有些想不通。

“总不至于……有哪家大人物的千金看上我了吧?”

一个荒诞的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失笑否定。

直到飞机落地,抵达大公主总部,完成了一系列流程化的对接、合照、签名之后,顾清被工作人员引到一间休息室等候。

没多久,房门被敲响,随后走进来好几位气质沉稳、气场不俗的中年人。

顾清一眼就认出了后面跟着其三张面孔:主持人董沁、小撒,以及他来之前特意在网上查过资料的《华夏诗词大会》的总导演。

但另外几张陌生的面孔,从他们的神态举止和周围人的态度来看,显然是级别更高的领导无疑。

“这位就是小顾同志吧?”

一位领导笑着开口,态度和蔼,“不错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啊。

最关键的是,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贡献’和觉悟,很好!”

“领导好,领导好。”

顾清立刻局促地站起身,充分发挥年龄和长相的优势,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腼腆和谦逊笑容,这副乖巧又帅气的模样,极易博得长辈的好感。

赏心悦目的外貌,再加上来之前了解到的一些关于顾清的“正面材料”,这几位大领导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明显,

又勉励了几句“继续保持”、“发挥好榜样作用”之类的话,便先行离开了。

房间内的气压随着领导们的离开仿佛瞬间恢复正常。

只剩下董沁和撒贝宁两位主持人。

顾清这才不易察觉地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都要冒汗了。

“坐坐坐,放松点。”

小撒热情地招呼着,揉着皮笑肉不笑的脸,张大嘴活跃肌肉,

“别说是你了,我刚才脸都快笑成石膏像了,这会儿肌肉都是酸的。”

“小撒,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跟个皮猴子似的,在领导面前就不能学着稳重一点吗?”

董沁在一旁轻笑着摇头,依旧保持着优雅端庄的仪态。

“董沁姐,小撒哥,”

顾清茫然不解,询问道:“刚刚领导们说的……‘贡献’?我有点没太听明白,我到底是做了什么了?”

他是真的困惑。

“你不知道?”董沁很受用他这声乖巧的“姐”,微微一笑后,脸上露出些许惊讶。

“我是真的不知道……”

顾清茫然地摇头。

“这……”董沁显得有些犹豫,似乎不确定该不该由她来说。

“哎呀,没事儿,”撒贝宁倒是爽快,他笑着拍了拍顾清的肩膀,“不介意的话,我托大叫你一声弟弟吧,总不能跟领导们叫一样的称呼。”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一点声音,但语气依旧明朗,“刚才来的人里面,有一位是税务方面的领导。

他发现,你啊,是从去年到今年到为止,整个娱乐圈里,所有明星中,纳税金额最高、申报最规范的那一个!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很多领导对你刮目相看了,这下懂了吧?”

“我……懂了。”

顾清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然后像小鸡啄米一样连忙点头,“谢谢小撒哥。”

敢情……大的要来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