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秦风进京的目的一共有四个。
其一去炮兵司令部要经费。
其二申请将金陵电讯技术研究所并入到新成立的沈阳雷达厂,增强雷达厂的实力,有利于稍后更先进的雷达研究。
其三请求抽调一些他记忆中的大佬,组建龙国的半导体研究所,并开始着手研制晶体管。
其四向上级通报用技术换汽车工厂和发动机工厂的想法。
事情还是很多的,所以秦风和李局长打了一个招呼后就进京去了。
在兵工局办公楼三楼的某个窗户当中,一双充斥着阴霾的眼神望着车辆离去。
不多时,马副局长便端着茶杯来到了局长办公室直接倚在门口。
李局长看到他后,疑惑的看了一眼:“老马,有什么事吗?”
马展轻轻抿了一口茶,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没什么,刚看秦副局走的有些匆忙,这是要是去哪里出差吗?”
李局长点了下头:“没错,的确是去出差,还有事情吗?”
马展盖上杯盖,摇头道:“没了,我先去忙了。”
在回到办公室后,马展便拨通了一个电话。
沈阳火车站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也是东北的交通枢纽所在,是连接关内外的命脉。
也正是如此,这个火车站几乎每天都人来人往,非常的忙碌。
十多个小时后,秦风和警卫燕双鹰便乘坐火车来到了北平。
这次他下榻的地方依旧还是北平饭店。
这也是首长的意思。
以后只要他来北平,北平饭店就会给他留一个最好的房间,这也算是对秦风做出大贡献的优待。
休息了一晚上后,秦风第一站肯定是找自己的老首长。
陈部长对于他来说毕竟有着知遇之恩。
同时也是他接触到比较粗的大腿,可必须要抱紧了。
当然秦风也没有直接找陈部长,而是找到了自己的上司赵副部长。
如果他直接越过他去找陈部长的话,就显得有些不尊重他这个上司了。
当然赵副部长或许不会这么想,但他在知道的情况下肯定也是不能这么做的。
这也是他活了一辈子总结出来的一个小小经验。
赵副部长见到秦风来了之后还是很高兴的,热情的招呼他坐下,还亲自给他端了一杯热茶。
“秦风,你可是稀客啊,这次来部里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秦风大大方方的点头道:“对,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找两位部长商量一下。”
赵副部长可是重工业部的副部长,所以这么说也没有什么毛病。
赵副部长闻言若有所思道:“哦,正好!部长也有事情准备找你,你可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做好心理准备?这怎么听都不像是好消息呢。
秦风心中忍不住一突。
不过赵副部长没有给他问话的机会,直接起身往外走,同时说道:“部长今天就在部里办公,你跟我一起过去吧。”
部长的办公室就在隔壁,另外一侧则是孙副部长的办公室。
部长自然是知道秦风来了部里。
所以见到他之后也毫不意外。
“你们都来了,先坐下吧。”
随即陈部长也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见到坐下的秦风直接问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具体说说吧。”
赵副部长也好奇的看向他,想知道究竟有什么事情非要陈部长才能解决。
秦风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说道:“两位领导,9·12防空大捷,我们的新式防空武器系统大发神威,击落了美帝三架喷气式战机。
当时苏熊的营长哈勃列夫全程都看在眼中。
等他来了我们营地后,我当时就有了一个想法,用我们的新技术换取苏熊的汽车工厂和发动机工厂。
我当时自作主张跟他说了,所以这次特地来和领导汇报一下。”
听到秦风的陈述后,两位领导的表情却各不一样。
赵副部长闻言眉头轻蹙。
陈部长听到后却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是看向他问道:“你既然跟他说了自然有你自己的考虑,先跟我说说你的想法。”
见到陈部长没有怪罪,秦风也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是有些感动。
“这301雷达和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技术其实算不上多么先进。
根据我的了解,苏熊现在的雷达技术发展还是不错的,不出一两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拿出同款的雷达。
至于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技术,苏熊更是已经掌握了核心,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也是可以搞出来的。
而汽车工业在未来是国家工业的支柱型产业,能够提供大量的经济利益,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发展的一个产业。
我们龙国想要自己从无到有建立起汽车工业的话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我就想着用这些他们能够掌握的技术换取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听到秦风的陈述后,赵副部长的眉头舒展了开来,眼睛也有些发亮。
陈部长则是沉思了起来。
良久之后,陈部长方才出声说道:“你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要过于冲动,还是可以先问问我们这些老同志的。”
这话显然是同意了他的做法。
而后面一段话是对于他的告诫,对此秦风也是虚心接受。
这次他的确是冲动了一些。
主要是他太想要这个汽车工业了。
汽车可是很多武器平台所需要的载体。
比如自行火箭炮、地空导弹。
更何况现在的龙国的确非常需要汽车产业。
这也关乎到志愿军的后勤保障。
解决了第一件主要的事情之后,秦风心情也愉悦了起来。
“两位领导,其实我这次来部里还有两件要紧事。”
陈部长现在心情好像也很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秦风的提议。
他脸上也带着一丝笑意调侃道:“你事情倒是不少,一件件说吧。”
领导许可,秦风也不卖关子了。
“雷达工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我们这次能够取得防空作战的大捷,依靠的主要就是雷达。
而在我看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雷达将会越来越重要,也会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当中。
就比如现在美苏两个国家都在研制射程数千甚至上万公里的弹道导弹。
这种导弹他们只需要在本土装上核弹头,就可以打到我们的领土上。
而远程的防空预警雷达是唯一能够提前预警的手段,关乎到国家存亡。
所以我请求将金陵电讯技术研究所并入到我们东北,组成一个新的单位。
我有信心在未来一两年内就带领他们制造出更先进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