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鉴真的话语带着强烈的说服力。
不少人面色微变,心中已有猜测。
高原低空作战,莫不成西南那边....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意识至此神情严肃了几分。
“我们未来的武装直升机,必须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第一是高原机动性,这代表发动机功率必须足够,旋翼系统才能在稀薄空气中提供足够升力。”
“第二则是强大火力,我们配备的武器包括航炮、火箭弹、反坦克导弹乃至空对空导弹。”
“最后是高生存性,在关键部位要有装甲防护,甚至考虑配备简单的干扰弹发射系统。”
“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冯鉴真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台下专家们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他们都是行业内顶尖的人才,心中立马就有了框架。
“总师,这个项目我们早就该上了!”
“高原环境对发动机和旋翼是极大的考验,但也是我们实现技术超越的机会!”
一位负责旋翼技术的专家举手投足间有些激动。
之前因为直升机的序列研发等级不高。
让他一直感觉浑身才能没有用武之地。
眼下见冯鉴真启用武装直升机项目。
他的心情顿时澎湃起来。
这时,另一位武器系统专家补充道。
“火力系统倒是我们可以整合现有的技术。”
“但需要针对直升机平台进行优化和减重。”
在此之后,会议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纷纷就各自领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发表看法。
冯鉴真满意地看着这一幕。
他之所以将这个项目提升优先级。
正是因为预见到了西南方向潜在的威胁。
在那种特殊环境下。
一架优秀的武装直升机,其作用比一架先进的战斗机更为直接和有效!
“好!”
冯鉴真压下众人的讨论声。
“项目代号暂定为.....”
冯鉴真沉吟一二,眼中寒光一闪。
“猎鹰者!”
随后他看向一人。
“由张工牵头,各系统抽调精干力量参与。”
“是!总师!”
被点名的张工和其他专家齐声应道,脸上充满了干劲。
会议结束后。
冯鉴真独自留在会议室。
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武装直升机概念图,思绪飘向远方。
阿三的挑衅,武装直升机的立项....这些都只是眼前的棋步。
而美丽国在南部海域受挫后绝不会善罢甘休。
根据零星的情报显示。
美丽国国内已经紧急上马了数个针对性的武器研发项目。
从新一代的舰载防空系统到高速隐身战机。
显然是想与龙国展开一场全面的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冯鉴真轻轻敲着桌面、
嘴角忽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想用庞大的国防预算和科技优势拖垮我们?”
“想法不错,但是....”
一个灵感如同电光石火般在他脑海中闪现。
“你们不是想看看我们的底牌吗?”
“不是想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先进装备吗?”
冯鉴真低声自语。
“好啊,那我就举办一场‘盛会’,让你们看个够!”
他想到了后世那些规模宏大吸引全球目光的国际航展。
那不仅是展示国家航空工业成就的窗口。
更是开展军事外交、甚至.....进行战略忽悠的绝佳平台!
现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举办一场高规格的航展。
向世界展示龙国“部分”的军工成果。
这既可以提振国民士气,吸引潜在合作伙伴。
更可以巧妙地释放一些“烟雾弹”误导对手的判断。
从而在紧张的军备竞赛中。
为龙国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和战略主动权。
“就这么办!”
冯鉴真目光锐利,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一场名为“航展”,实为“战忽”的大戏。
开始在他脑海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他拿起笔迅速起草了一份文件。
标题名为《关于举办首届“龙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命令》。
在文件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后。
他喊来朱黎清将文件下发到‘铸剑’工程负责行政的相关部门。
如今的他位高权重,这种级别的事情他一人就能决定。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很快,签发的关于举办航展的命令立马被执行了。
“铸剑”工程内部已然成立了工作组。
并且立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文件。
文件措辞简洁,目标明确。
尽快遴选合适城市!
完成首届龙国国际航展的筹备与举办工作。
命令通过“铸剑”工程高效的行政系统迅速下发。
由于是冯总师亲自下达的任务。
故负责具体执行此事的是工程总部下属行政协调局的局长郑国明。
这位年富力强以作风干练著称的干部在接到文件的第一时间,便感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压力。
时间紧任务重。
关键是这选址牵动着太多方的神经。
在消息传开的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国内数个有潜力有想法的中小城市。
尤其是那些沿海拥有较好基础设施和开放姿态的城市。
听到消息更是闻风而动。
“铸剑”工程如今在龙国体制内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这已不仅仅是某个绝密的军工研发计划。
更是被高层屡次点名资源倾注。
甚至是主导未来十年龙国发展的核心国策!
由其主导的首次国际性航展,其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力不言而喻。
这不仅仅是展示几件新式武器那么简单。
这将是龙国向全世界宣告科技崛起,展示综合国力的窗口!
能够承办如此盛会对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意味着巨大的知名度提升,潜在的招商引资机会以及难以估量的政治资本。
一时间,郑国明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各种打招呼,递条子,甚至亲自上门拜访的城市代表络绎不绝。
其中既有老牌的工业重镇,也有新兴的经济特区。
更多的则是一些急于寻找发展突破口的沿海中小型城市。
如朱海,达利安,周山,清岛等地,表现尤为积极。
竞争之激烈远超郑国明的预料。
他原本设想内部讨论确定几个候选城市再行磋商。
但眼下各方势力交织,人情关系复杂,简单的内部遴选已然无法服众。
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非议,也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效率。
郑国明当机立断请示冯鉴真。
在得到冯鉴真尽快事毕批复后。
他决定召开一次小范围的“航展承办城市竞标说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