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算来了!”
“你这多久没来了!”
“你终于落到我手里了!快,帮我干活!”
沈乐一脚踏进景德镇秘境,当头就挨了瓷妖赵先生一键三连。
没办法,虽然解析出了阿梓内部的符篆结构,但是,沈乐在烧制这类瓷制法器方面,经验到底不足——
为了一次成功,或者,为了尽量快点成功,沈乐不得不硬着头皮,到景德镇秘境拜山。面对赵先生的要求,沈乐也只能赔笑:
“帮忙帮忙,一定帮忙。那个,现在,制作法器的流水线,研发得怎么样了?”
“制作瓷坯没问题!但是烧,但是掌火,这个必须要我来——你都来了,你来替我掌会儿火呗!”
“行行行,好好好,我在这里一天,每天帮你掌两个小时火。”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沈乐果断说软话:
“只能两个小时啊,不能再多了,这次过来,我们任务很重的!”
“我们这边任务就不重了吗?!两小时够什么的?我们这边一天都三班倒了!不行,你至少要顶其中一班!”
“一班?八小时?!”沈乐整个人都不好了:
“八小时帮你烧火,八小时搞研究,再八小时睡觉,我吃饭的时间都不够了!真的只能两个小时!”
“那你走!”赵先生理直气壮。仗着身为瓷妖,不用吃,也不用睡,可以24小时无限连轴转,他是真的一窑接着一窑,盯个不停——
最狠的时候,八座瓷窑,八个方向,围绕着他同时开工。他一个人站在中间,指挥着小瓷妖们忙忙碌碌,投柴,生火,调风,调整各种各样的参数。
从头到尾,连续几天目不交睫,全场压力拉满——哪怕他的配置里没有“需要睡觉”这一项,长期精神紧绷,也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完全的保养——
需要被一双温柔的手抱起来,先在30度的温水里泡30分钟,再用柔软的海绵,蘸着50到60度的水,从头到脚擦洗干净。
擦干,放到恒温恒湿的房间里,调暗光线,避免阳光直射,让它好好地休息一下,不要在高温、灰尘、震动之下来回折腾……
“我还没让你帮忙掌一窑火,从点火盯到开窑呢!只让你顶一班,你有什么不能的?”
“顶一班我真的顶不住啊!——要不然,你给我空个窑出来,我最近掌握了一种用灵火快速烧瓷的方法,我试试看能不能两小时烧一件出来?”
这个倒是可以有。一窑瓷器,从开烧到窑炉降温、开窑取瓷,里里外外,怎么也要五六七八天。
沈乐能把烧瓷时间压缩到两小时的话,里外里,等于他一次性顶了十几个班……
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沈乐弄到了一个窑,摩拳擦掌,开始用灵火帮忙烧造瓷塔;
赵先生拿着沈乐给出来的图纸,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着工作人员努力干活。
两组人员,一组手工制作,一组设计流水线,建模,复制瓷坯生产方式,一点一点堆塑陶屋。
手工制作的那一组先完成任务,小心用车子推到赵先生面前,赵先生检查一遍,没找出问题,扭头看看陶屋:
“阿梓啊,我做的东西你看到了吗?你觉得怎样?有哪里需要修改的?”
“看不见?看不清?不理我?”
“不是吧,沈乐你教出来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讨喜啊!我是瓷器,它是陶器,大家应该是一家的,他怎么不搭理我啊!”
沈乐:“……”
他盘膝端坐,精神力千丝万缕,散布在窑炉内,火焰当中,控制着瓷土塑成的雏形,一点一点往坚硬的瓷器转化,同时还要保持住它的灵性。
赵先生嘀咕什么,抱怨什么,他每一个字都听在耳朵里,但是,却一个字也没有回:
不好意思,没空,忙着烧瓷呢。且让赵先生跳一会儿,等他这边忙完了,再去回复!
反正对赵先生来说,瓷塔能加速烧出来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活计都是不重要的……
烧一件,失败,炸了。
再烧一件,失败,釉质没有流淌均匀,导致塔身上的阵法没法完美转化力量。
再烧一件,还是失败,里面有条通路,灵气引导失误,导致阵法瘸了一条腿……
摔!
这种成功率,等于他顶八小时的班了!
幸好第四件终于成功了。沈乐稍微总结一下经验,记录两笔,晃晃悠悠地踱过来,摸摸陶屋,侧耳倾听它的发言:
“阿梓说,它成为灵器的时间虽然比较晚,但是,烧出来的时间,比您早多了!您一口一个孩子的,它不开心!”
赵先生:“!!!”
这怎么还按被做成的时间算了啊?
灵器的年龄,不都是按照修炼成妖的时间,至少也得按照拥有自我意识的时间算吗?
“这个,沈乐啊,你家的孩子,你要教好它啊。”他痛心疾首,几乎要捶胸顿足:
“灵器的年龄怎么算,你得跟它说啊……”
“哦,我们家不是这个样子的。”沈乐无辜摊手:
“我们家的孩子们,他们自己有自己论资排辈的方式,不是按照被我唤醒的时间算的……”
赵先生被噎得一愣一愣的,瓷白的脸上,几乎要憋出一丝丝细细的釉裂纹路。
但正事当前,他也只能把这口气咽下去,嘟囔着“老古董了不起啊”,一边指挥着小瓷妖们干活:
“把瓷坯抬进去!小心一点,放稳一点!不要歪倒了!”
“架高!架高!不,再放低一点,这是陶器,不是瓷器,需要的火不一样!”
“没有支钉、没有匣钵怎么办?凉拌呗!”
一只只小瓷碗、小瓷碟、小瓷瓶被他催得满地乱滚,唯恐稍微做差了一点,又挨上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好容易把东西固定稳当,又塞进去一大堆陪烧的陶坯,赵先生围着窑炉转悠,秀美的脸上,渐渐严肃起来:
“先说好,这个玩意儿,我也是头一回烧!”
他手里捏着一把灵光闪闪的探火针,不停地飞进窑内各个方位:
“泥料配比我调整过了,干燥我也控制好了,但是陶器和瓷器到底有点不一样,里面的法阵我也是第一次见。成不成,我可不敢打包票!”
“尽人事,听天命。”到这个时候,沈乐也收起了嬉笑,神色凝重地点头:
“赵先生,您放手施为,需要我配合什么,尽管开口。”
“那就……先来点灵玉?我干活儿,没工资没关系,没灵气可真要了老命了!特事局给的聚灵阵虽然好,可架不住我要养一大家子……”
沈乐大方地掏出一大匣子。别的东西他没有,灵玉那是多了去了——特事局专门炼制的单晶硅方块,放在云鲲的船舱里,由云鲲吸收核反应堆能量,转化成灵力。
可爱的小云鲲,总是怕他缺灵气用,每次回家都给他带一大批!
有了灵玉供应,赵先生立刻全力开工,一天24小时全程感知窑内变化。
沈乐也没闲着,不但同时感知,还在关键时刻,催动自身灵火,配合赵先生掌控的窑火,仔仔细细烧窑:
加把劲!
争取一次成功!
第一次烧制,持续了整整三天。赵先生一步都没有离开窑炉,小瓷妖们跑来跑去,扔柴,抽柴,扇火,移动窑炉里凑单的陶器,忙得不可开交。
开窑的时候,热气蒸腾,居然凝结成了灵芝祥云的形状,内部响起轻轻的金玉之声。赵先生抚掌微笑:
“吉兆!吉兆!这次肯定没问题!”
沈乐却笑不出来。他都不用探入精神力,就能感知到,里面那个东西不对——灵气没有按照他需要的方法流转。
等到窑温降至可以进入,小瓷妖们钻到板子地下,哩啦哩、啦哩啦地把新烧好的陶屋请出来,映入眼帘的,是陶屋侧面,一道触目惊心的巨大裂痕!
从屋顶,笔直贯穿到地基。哪怕完全的外行也能够看出来:
这玩意儿没救了……
“啧!内部支撑还是不够,角楼那个位置应力太集中了!”赵先生捶胸顿足,心疼得直抽气——就好像他不呼吸能憋死一样……
沈乐默默上前,手指拂过裂痕,精神力细细探查。脑海中,快速计算着陶屋烧制过程中,火焰带来的每一分变化:
“不止是应力,泥料在收缩时,灵力流转也不畅,在这里形成了阻塞点。我们制作坯体的时候,需要稍微调整一下……”
两人立刻凑在一起,对着图纸和阿梓本体上的纹路,开始了紧张的修改和计算。一群工作人员围着打下手:
“需要做实验吗?”
“需要调点灵土,或者灵玉碎屑过来吗?”
“需要调用超算吗?”
调整三天以后,他们动手进行第二次烧制。这一次,调整了泥料配方,优化了内部符篆回路,沈乐甚至不惜大费周章,在坯体入窑前,用精神力细细温养了一遍关键节点。
这一次,开窑后,陶屋整体完好,没有目视可见的裂痕。
赵先生刚刚露出点喜色,沈乐却皱起了眉。他伸手抚摸陶壁,陶器表面,没有任何灵气激起的光华波动:
“形在了,神未至。”沈乐叹息:
“灵力通路是通了,但是,没有被‘推’起来,没法自行循环,这东西,没用。”
赵先生仔细探查后,也无奈点头:
“火候还是差了点意思,或者说,我们的方法不对?我感觉,这陶屋和我烧的瓷塔还不一样,控火需要别的手段……”
“也许不光是手段的问题。”沈乐灵光一闪:
“我明白了!不是火不对,是‘意’未至!烧制的时候,我们只关注了技术和能量,却忘了赋予它意念核心!”
到底不像烧制瓷塔的时候,沈乐在瓷塔的记忆当中,已经烧了几百几千遍,烧到熟极而流,烧到制作器坯、控火的时候想都不用去想,闭着眼睛打着盹都能完成。
而这一次,既然是全新制作,自然要动用全新的方式。比如说,在制作法器的同时,就要让这座陶屋,明白它诞生的意义……
第三次烧制前,沈乐全程,都处在一种类似梦游的状态当中。
他一边层层雕刻符篆,制作器坯,一边回忆着他旁观、降临、代打沈家家主的过程,回忆着这个家族的风雨兴衰。
一边回忆,一边将自己的记忆当中,关于“家”的温暖、安宁、庇护、归来的意念碎片,以及对亡者的牵引之意,全部融入陶屋坯体之中。
“来吧,赵先生,我们再合力试一次!”
沈乐盘膝坐下,精神力展开,虚空引动灵火,向窑炉内部覆盖进去。而赵先生也肃然点头,指挥着他麾下的小瓷妖们,全力催动窑火。
这一次,窑火不再是单纯的炽热,反而带上了一种温润蓬勃的生机。
火焰舔舐着陶坯,一点点孕育着它的生机,催生着它的变化。
而窑炉之内,也隐隐有玄奥的符文升起,在火光中流转闪烁,与陶屋坯体上雕刻的符篆相互呼应。
这一次开窑的时候,没有冲天光华,也没有蒸汽凝结成各种异象,只有一股浑厚、安宁的气息弥漫开来。
那座一米多见方的三进陶屋,静静地立在窑床上,色泽沉静,古朴无华。
但是,甚至不用渗入灵气,只用肉眼观察,就能看到陶壁表面,有微不可察的光晕流转。
沈乐微笑起来,伸手触摸,一种温热的、如同母亲怀抱般的暖意,和一种与脚下大地隐隐相连的厚重感,立刻顺着指尖,沁入他的精神力当中。
“成了!”沈乐和赵先生异口同声。只这一声喊,旁边就冲过来两位特事局专家:
“成了吗?”
“烧造完成了吗?”
“真的搞定了?——我们可以拿出去测试吗?”
“嗯,测试吧。”沈乐放松地点点头,伸个懒腰,瞬间又苦下脸来:
“还没完——咱们要搞出全自动生产线,至少,要搞出能制造器坯的全自动生产线来!”
“这玩意儿的需求量可太大了,把我们捆在这里干活,那是肯定不行的!”
“对了……三进的陶屋实在太大了,东西一大,不好摆,烧造难度也翻倍。阿梓你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弄个小点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