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298:三十一路诸侯再聚首
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五日,京城。

夏意初显,阳光透过北影厂区繁茂的梧桐树叶,在略显陈旧的柏油路面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主楼那间熟悉的会议室,再次迎来了它的老朋友们。

四年光阴,足以改变许多人与事。

会议室的门楣依旧,但走进其中的人,身份与心境已大不相同。

韩三坪一身深色行政夹克,坐在主位,气度沉凝。

他不再是北影厂厂长,名片上的头衔已换成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实际执掌着制片与发行业务的权柄,位高权重。

王盛坐在他左手边第一个位置,一身剪裁合体的休闲西装,年轻的面庞上不见丝毫青涩,唯有历经市场淬炼后的从容与内敛。

他的“盛影系”已成长为民营影视巨头,触角延伸至多个领域,声势之隆,远非九六年那个提出“婚庆电影”概念的北影子弟可比。

与会者陆陆续续到场,皆是当年响应“电视内容发行联盟”的三十路诸侯代表,多为各地电影制片厂的掌舵人。

“韩董!王总!好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西影厂厂长张坯民声若洪钟,大步走进来,用力地与韩三坪和王盛握手。

他是联盟的铁杆支持者之一,性格豪爽,四年过去,鬓角虽添白发,但精神矍铄。

“吴厂长,您也是老当益壮。”韩三坪笑着回应。

王盛起身相迎,态度谦和:“吴厂长,上次《30天》在西北的发行,多亏您大力支持。”

“互利互惠嘛!你们片子好,我们跟着沾光!”张坯民哈哈大笑。

长影厂厂长紧随其后,他原是厂里的副厂长,前任因经济问题被调离后,他顺利接班。

“韩董,王总。”他的握手力度适中,笑容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热络与几分新官上任的谨慎:“咱们长影可就盼着这次联盟的新动作,好带我们杀出重围啊!”

“赵厂长放心,机会就在眼前。”韩三坪意味深长地说。

金陵厂厂长李国志是个儒雅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他原是厂里的文学部主任,老厂长退休后,他凭借几部成功的系列电视电影站稳了脚跟。

“韩董,王总,久违了。”他说话不疾不徐,带着江南的软糯口音,“这次召集大家,想必是有大文章要做。”

“李厂长好眼光。”王盛微笑颔首。

潇湘厂、珠影厂、峨影厂、天山厂……一家家电影厂的负责人相继落座,熟悉的,陌生的,面孔交织。

四年间,有人如韩三坪高升,有人如王盛崛起,也有人因贪污落马,或到点退休,或平调他处。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久别重逢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揣测,寒暄声、叙旧声、试探声不绝于耳。

见人已到齐,韩三坪清了清嗓子,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位掌握着行业核心资源的巨头身上。

“各位老战友,新朋友,”韩三坪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四年了,咱们这个联盟,从无到有,靠着一部部《家和万事兴》、一部部电视电影,在电视台杀出了一条血路,帮不少厂子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这一点,在座各位都有切身体会。”

众人纷纷点头,那段抱团取暖的日子,记忆犹新。

“但是,”韩三坪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峻,“电视的盘子就那么大,广告收入的天花板肉眼可见。而且,电影,终究是要回到大银幕的!这才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电影人的主阵地!”

他目光扫过全场:“前不久,广电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也就是320号文件,想必大家都已经学习过了。核心是什么?打破壁垒!鼓励民营资本!推行院线制!”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文件是东风,方向指明了。但具体怎么干?今天请各位来,就是商量这件大事——搞影院!搞院线!”韩三坪的声音斩钉截铁。

他详细阐述构想:“我的想法是,由联盟牵头,各家有条件的电影厂,利用自身在地方的土地、人脉和品牌优势,至少在所在省会城市,改造或新建一家现代化多厅影院,作为旗舰店。

中影集团负责参股统筹,提供品牌背书和部分资金支持,协调与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的关系。”

接着,他看向王盛:“王总的盛影传媒,作为文件鼓励的社会资本代表,将以现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各家影院的建设和运营中,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支持和稳定的优质片源保障。”

最后,他提出联盟内部的合作模式:“各厂之间,如果有实力,可以交叉入股其他厂建设的影院,形成更紧密的利益捆绑。

如果资金暂时困难,也可以用自己厂未来的影片投资权、收益权或者厂区土地的使用权等进行置换,或者直接采用联盟内部协商的换股模式。

总之一条原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出资源,把这条院线网先织起来!”

这时,王盛接过话头,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说服力:“韩董已经把框架说得很清楚了。我补充几点具体的,尤其是关于如何解决我们过去深恶痛绝的‘票房瞒报’问题。”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在2000年堪称石破天惊的想法:“我们新建的这条院线,将全面采用计算机联网售票系统,与专资办直接挂钩。

每一张票的销售数据,实时上传到位于京城的数据中心。中影和联盟核心成员,可以随时监控到每一家影院的实时票房数据。”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实时联网监控?

这技术能实现吗?

王盛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虑,解释道:“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我们盛影投资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开发类似的在线票务系统原型。初期我们可以采用专线网络,确保数据安全和稳定。

每个影院的售票终端与总部服务器连接,卖出一张票,数据立刻更新。这不仅能从根本上杜绝手工台账带来的瞒报空间,也能为我们提供最精准的市场决策依据。”

他继续描绘蓝图:“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电话订票、乃至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选座购票系统!让观众买票更方便,让我们的运营更高效,让票房数据透明到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实时查看。”

这番话让在座的厂长们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将信将疑。

互联网售票?

听起来像是科幻。

但王盛过往一次次用成功证明了他的前瞻性,由不得他们不认真考虑。

西影厂张坯民率先表态:“我看行!这法子要是真能搞成,看谁还敢偷老子的票房!我们西影在西安钟楼附近有块地,位置绝佳,改造成影院正合适!我第一个支持!”

长影厂厂长沉吟道:“技术方面,王总有多大的把握?这投入可不小。”

王盛回答:“李厂长,技术研发和前期投入,主要由盛影和中影来承担。各家影院需要配合的是硬件采购和网络铺设,这部分成本,我们可以纳入整体投资预算,根据入股比例分摊。而且,一旦系统成型,其带来的管理效率和反瞒报收益,将远远超过初期投入。”

金陵厂李国志推了推眼镜:“数据透明化,我举双手赞成。只是……这套系统推行下去,可能会触动一些地方发行公司和老旧影院的既得利益,阻力不会小。”

韩三坪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改革就是要动奶酪!320号文件就是尚方宝剑!院线制是国家定下的大方向,谁敢阻挠,就是逆潮流而动!

中影和总局这边,会全力支持联盟的院线建设,对于那些冥顽不灵、阻挠改革的,在片源供应、政策扶持上,就要有所侧重了!”

他这话等于给了联盟一颗定心丸,也表明了上层推动改革的决心。

王盛补充道:“而且,我们这套联网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管理工具。总部可以清晰看到各家影院的排片率、上座率,对于运营效率低下、可能存在问题的影院,可以及时介入,优化管理。这本身就是提升整体院线竞争力的手段。”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各位厂长就入股比例、投资金额、选址标准、技术方案细节、利益分配机制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不乏激烈的争论。

但在韩三坪的强势主导和王盛提供的清晰技术路径及资本支持下,大方向很快确定下来。

最终,一个以“中影-盛影”为核心,联合全国主要电影制片厂,以资产为纽带,以现代化多厅影院为节点,以计算机联网售票和数据实时监控为特色的新型跨省院线联盟的雏形,在这次北影厂的会议室里,初步勾勒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