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19 章 快刀斩乱麻
送走曹大伟和孟庆丰后,李毅飞在水又市市委大楼前驻足片刻。

三月的寒风吹动着他略显单薄的西装,但他的目光却异常坚定。

转身走向办公楼时,李毅飞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这片他将要治理的土地。

秘书长王明快步跟上,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市长,您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是否需要先休息一下?"

"不必了。"李毅飞脚步不停,"直接去办公室,你把最近一个月市政府的常务会议纪要,还有流感防控指挥部的所有文件都拿过来。"

走进市长办公室,李毅飞快速扫视这个陌生的环境。

办公室宽敞明亮,但显得有些冷清,似乎前任离开得相当匆忙。

他注意到书架上的文件摆放整齐,但办公桌上的文件筐却空空如也。

"王秘书长,"李毅飞在办公桌后坐下,"通知下去,下午两点召开市长办公会,所有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必须参加。

同时,让卫生局、公安局、财政局的一把手列席会议。"

王明面露难色:"李市长,张副市长正在流感防控一线指挥,刘副市长在省里开会,可能......"

李毅飞抬起手打断他:"现在是特殊时期,所有人都要到位。

你直接转达我的原话:这是曹书记亲自部署的工作,谁缺席,后果自负。"

听到"曹书记"三个字,王明立即改口:"明白,我这就去通知。"

待王明离开,李毅飞仔细翻阅起会议纪要。

很快,他发现了异常:在过去一个月的会议记录中,关于流感防控工作的讨论很少,而且决议事项大多停留在纸面上,缺乏具体落实的情况汇报。

更让李毅飞在意的是财政支出明细。

一笔标注为"流感防控专项资金"的支出引起了李毅飞的注意:这笔资金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拨付,但使用情况却语焉不详。

下午两点,李毅飞提前五分钟走进会议室。

让他意外的是,除了两位请假的副市长,其他人都已经到齐了。

看来自己上午的强硬表态已经起到了作用。

"人都到齐了?"李毅飞在主位坐下,语气平静。

常务副市长刘建明连忙解释:"李市长,张副市长在隔离区确实走不开,刘副市长在省里的会议是上周就安排好的......"

李毅飞没有接话,而是直接切入正题:"今天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如何快速控制住流感。

请各位分管副市长按照卫生、公安、财政的顺序汇报工作。"

卫生局长张海第一个发言,他翻开准备好的材料:"李市长,目前我市流感防控形势严峻,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疲劳作战,防护物资短缺......"

"我要具体数据。"李毅飞打断他,"现有多少床位,使用了多少,还需要多少;

医护人员在岗人数,缺口多少;

各类防护物资的库存量,日消耗量。"

张海一时语塞,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李毅飞转向公安局长赵强:"社会秩序方面呢?"

赵强立即起身:"李市长,我们加强了街面巡逻力度,重点保障医院周边秩序......"

"具体措施和效果。"李毅飞再次打断,"出动警力多少,处理了多少起与疫情相关的案件,目前还存在哪些治安隐患。"

赵强也陷入了沉默。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李毅飞环视在场众人,语气依然平静:"看来各位对分管工作还不够熟悉,这样吧,我们换个方式。"

李毅飞站起身:"现在就去市人民医院,现场办公。

请卫生局、公安局、财政局的主要负责同志跟我一起去。"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刘建明急忙劝阻:"李市长,医院现在风险很大,您刚来,是不是......"

"正是因为风险大,我才更要去。"李毅飞已经走向门口,"如果连市长都不敢去一线,还怎么要求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半小时后,车队抵达市人民医院。

眼前的景象让李毅飞皱紧了眉头:医院门口排着长队,人群中不时传来咳嗽声,几个维持秩序的警察站在远处,医护人员忙碌地穿梭其间,但显得力不从心。

院长闻讯赶来,一脸惶恐:"李市长,您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了......"

"带我去看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李毅飞直接下令,"张局长、赵局长,你们一起。"

在视察过程中,李毅飞发现了更多问题:病床严重不足,有些病人只能躺在走廊的临时床位上;

防护物资紧缺,他看到有护士的防护服已经破损,却还在坚持工作;

工作流程混乱,登记和分诊处排着长队。

更让他注意的是,医院周边的治安状况堪忧,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而警察却视而不见。

"张局长,"李毅飞转向卫生局长,"这就是你汇报的'有序防控'?"

张海满头大汗,无言以对。

回到医院会议室,李毅飞立即召开现场会。这一次,他的语气明显严厉了许多。

"现在我宣布几项决定:"李毅飞目光扫过在场官员,"第一,立即启用市体育中心作为临时医疗点,24小时内必须完成500张床位的改造;

第二,全市所有民营医院统一纳入防控体系,实行统一指挥调度;

第三,成立物资调配中心,所有防护用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李毅飞看向刘建明:"刘副市长,这三项工作由你总负责,明天这个时候我要看到进展报告。"

刘建明连忙点头:"明白,我立即落实。"

"张局长,"李毅飞又转向卫生局长,"我给你12小时,拿出详细的医护人员调配方案,要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岗位。"

接着,李毅飞对公安局长说:"赵局长,立即增派警力,对全市所有医院周边实行24小时巡逻,确保医疗秩序和医护人员安全。"

最后,他对财政局长说:"刘局长,所有防控资金即日起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下午5点前把支出明细报我办公室。

之前那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明天我要看到详细说明。"

现场部署完毕后,李毅飞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从今天起,我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王秘书长,你回去把我的行李拿来。"

"李市长,这太危险了!"几位副市长齐声劝阻。

"不必多说。"李毅飞摆手,"流感不退,我不离一线。

这不仅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各位的要求。

刘副市长,你在指挥部坐镇;

其他各位,按照分工立即行动。"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医院,当医护人员听说新市长要在医院办公时,无不感到振奋。

一位老医生感慨地说:"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领导了。"

晚上,李毅飞在医院临时办公室里接见了几个特殊的人——来自各医院的医护人员代表。

李毅飞特意嘱咐不要通知院领导,只找一线的医生护士。

"请大家说实话,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李毅飞亲切地询问。

一位年轻医生鼓起勇气说:"李市长,我们最担心的是防护不足。

很多同事因为缺少防护装备被感染了。而且,有些该到位的物资始终没见到。"

一位护士长补充:"还有工作强度太大,很多同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

但最让人寒心的是,听说有些领导把防护物资批给关系户了。"

李毅飞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问题,脸色越来越凝重。

会谈结束后,他立即拨通了曹大伟的电话。

"曹书记,我需要支援。"李毅飞直截了当,"水又市最缺的是防护物资和医护人员。

另外,我怀疑之前的防疫资金使用有问题。"

电话那头的曹大伟立即回应:"需要多少物资,你报个数。

省卫健委已经组建了医疗队待命,随时可以支援。

资金问题,我让审计厅介入调查。"

第二天一早,支援力量就到位了。

二十辆满载防护物资的卡车开进了水又市,同时抵达的还有从全省各地抽调的三百名医护人员。

更让人意外的是,曹大伟亲自带队前来。

在水又市医院的临时指挥部里,曹大伟当着所有干部的面说:"省委会全力支持李毅飞同志的工作,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谁敢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就别怪省委不客气!"

这番话很快传遍了水又市的官场。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干部,立即行动起来。

在随后的三天里,李毅飞展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体育中心临时医院如期启用,新增床位缓解了就医压力;

物资调配中心高效运转,防护用品及时发放到一线;

医护人员轮休制度得到落实,工作强度得到缓解。

第四天早晨,李毅飞回到了市政府办公室。

这一次,他见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所有副市长早早就在会议室等候,各部门一把手全部到齐。

"各位,现在我们开个短会。"李毅飞在主位坐下,"首先宣布几个人事调整:卫生局长张海同志调任市卫健委研究员,原副局长王强同志代理局长职务;

财政局副局长李敏同志代理局长职务。"

这个决定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谁也没想到李毅飞会在这个时候连续调整两个重要部门的领导。

"其次,"李毅飞继续道,"即日起成立水又市流感防控指挥部,我任总指挥,刘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

所有防控指令,由指挥部统一发出。另外,设立督查组,对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会议结束后,刘建明特意留了下来。

"李市长,有件事要向您汇报。"刘建明压低声音,"之前市里确实储备了一批防护物资,但是被张书记批条子调走了一部分,说是要给省里一些关系单位。"

李毅飞沉默片刻,然后说:"这件事我知道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防控流感,其他的以后再说。

不过,从今天起,所有物资调配必须经过指挥部批准。"

刘建明会意地点点头,对这位新市长的手段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周后,水又市的流感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新增病例数首次出现下降,医疗秩序逐步恢复。

站在办公室窗前,李毅飞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脸上露出了来到水又市后的第一个笑容。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刘建明走进来,神色复杂地说:"李市长,张乾州书记明天要回市里开会,指名要听您汇报工作。

另外,他特意问起了人事调整的事。"

李毅飞微微一笑:"好啊,我也正想向张书记汇报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