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17 章 突如其来的调令
正月里的阴铁市,处处张灯结彩。

虽然流感疫情尚未完全过去,但在李毅飞的主导下,这座城市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活力。

街道上行人戴着口罩却步履从容,商场严格执行限流却货品充足,工厂在严密防护下保持运转。

黑瞎子沟数据中心项目工地更是热火朝天,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在严格管理下加紧施工。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这座他倾注心血的城市,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已完成,首批入驻企业名单基本确定,一切都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市长,这是本周的流感疫情防控简报。"秘书小刘推门进来,"继续保持零新增,物资储备充足。"

李毅飞仔细翻阅后点头:"不错,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

返程高峰即将到来,要提前做好预案。"

"明白,已经让交通局制定了详细方案。"小刘回答道,随即又补充道,"刚才接到省委办公厅电话,说伊省长明天要来调研,重点看我们的流感疫情防控和数字经济项目。"

李毅飞眉头微挑:"这个时候来调研?好,我知道了,你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准备。"

第二天,伊春济省长如期而至。

在视察完流感疫情防控点和黑瞎子沟项目后,他在会议室里对阴铁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毅飞啊,你们在特殊时期展现出的担当和智慧,值得全省学习。"伊春济拍着李毅飞的肩膀,语气中带着赞赏,"特别是这个数据中心项目,化危为机,很有远见。"

然而,李毅飞敏锐地察觉到,伊省长的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忧虑。

在单独交谈时,伊春济终于道出了实情。

"水又市的情况很不好。"伊春济叹了口气,"流感疫情防控出现重大疏漏,现在已经全面失控。

民众恐慌,大量人员外逃,交通瘫痪,社会秩序几近崩溃。"

李毅飞闻言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水又市毕竟是省会城市,资源配备应该很充足才对。"

"问题就出在思想上。"伊春济摇头,"当地领导对流感疫情重视不够,防控措施流于形式,等到发现问题严重时,已经来不及了。"

说到这里,伊春济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毅飞,做好心理准备,有消息说可能会有重要任务交给你。"

李毅飞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

送走伊省长后,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久久凝视着窗外的城市景象。

他心里明白,阴铁市这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来之不易,是他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奋斗多年的成果。

如今各项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数字经济产业园初见雏形,这个时候离开,确实心有不甘。

但他更清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水又市现在水深火热,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正处在困境中,这个担子再重,他也得挑起来。

三天后,调令正式下达。

正月二十五日下午,李毅飞正在主持召开数字经济产业园推进会议,秘书小刘匆匆走进会议室,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毅飞面色不变,只是微微点头,继续把会议开完。

散会后,他独自在办公室坐了很久,才让秘书通知召开紧急常委会。

会议室里,李毅飞平静地宣布了调令消息:"同志们,刚接到省委通知,组织上决定调我去水又市工作,主要负责当地的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阴铁市市长一职,由刘一昆同志接任。"

这个消息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会场激起千层浪。

"什么?这个时候调走李市长?"分管招商的副市长第一个站起来,"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关键时期,这么多项目都是李市长一手推动的,这个时候换将,不太合适吧?"

"是啊,"另一位常委附和道,"水又市的疫情确实重要,但我们阴铁这一大摊子事也离不开李市长啊!"

李毅飞抬手制止了大家的议论:"这是组织决定,我们必须服从。

而且,水又市现在的情况确实危急,作为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必须顶上去。"

李毅飞环视在场的每一位常委,语气诚恳:"我在阴铁工作这些年,感谢同志们的支持与配合。

阴铁能有今天的局面,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相信,在一昆同志的带领下,阴铁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会后,李毅飞特意约见了即将接任的刘一昆。

两人在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长谈。

"一昆同志,阴铁就交给你了。"李毅飞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刘一昆,"这是所有在建项目和重点工作的详细资料,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园,已经和青云科技等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一定要持续推进。"

刘一昆郑重地接过文件,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毅飞市长,说实在的,接到这个消息我很意外。

你在阴铁干得风生水起,这个时候调走,确实可惜。"

作为共事一年多的同事,李毅飞和刘一昆虽然在工作理念上时有分歧,但私交还算不错。

刘一昆为人正直,做事稳妥,在干部中口碑很好,这也是他能够接任市长的重要原因。

"一昆啊,"李毅飞语气诚恳,"我知道你对数字经济产业园有不同看法,但我还是要说,这是阴铁转型的关键。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

刘一昆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毅飞市长,我理解你的苦心。

但这个项目投入太大,风险太高。

阴铁现在更需要稳扎稳打,把基础打牢。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上。"

"可是......"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刘一昆打断他,"但是毅飞市长,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执政理念。

我会对阴铁的发展负责,但可能要走一条更稳妥的路。"

听到这里,李毅飞心中涌起一阵失落。

他明白,刘一昆上任后,很可能会调整发展思路,那些他精心规划的数字经济项目,恐怕要受到影响。

但此时的他,已经无能为力。

"好吧,"李毅飞轻叹一声,"具体决策权在你手上。

我只希望你能多为阴铁的长远发展考虑。"

与此同时,在市委书记办公室,赵国强正难掩喜悦之情。

他站在窗前,望着市政府大楼的方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终于要走了。"他喃喃自语,心情无比舒畅。

这一年来,李毅飞在阴铁市声望日隆,特别是在这次流感疫情防控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在干部群众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赵国强虽然是市委书记,却常常感到自己的影响力被这位能干的下属所掩盖。

现在好了,李毅飞要调走了,而且还是去处理水又市那个烂摊子。

赵国强几乎可以预见,在那样的困境中,即便是李毅飞,也很难在短期内做出成绩。

"小陈,"赵国强叫来秘书,"通知办公室,今晚我要宴请几位常委,为李市长饯行。"

他特意在"饯行"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第二天,李毅飞开始着手交接工作。他首先把秘书小刘叫到办公室。

"小刘,跟我这几年,辛苦你了。"李毅飞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得力助手,语气中带着不舍,"我走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小刘红着眼圈:"市长,我...我想继续跟着您去水又市。

那里情况复杂,您需要人手。"

李毅飞摇摇头:"水又市现在流感疫情严重,情况特殊,你不适合跟去。

我已经和组织部谈过了,准备安排你到经开区担任副主任,好好历练历练。"

"市长......"小刘的声音有些哽咽。

"别这样,"李毅飞拍拍他的肩膀,"你还年轻,要多在基层锻炼。

经开区是阴铁发展的重点,你在那里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安抚好小刘后,李毅飞又开始约谈各位副市长和部门负责人。

他不仅要交代工作,更要为这些跟随他多年的部下安排好出路。

"王副市长,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项目,你比较熟悉。

虽然一昆同志可能有不同想法,但你还是要把前期工作做好交接。"

"张局长,黑瞎子沟数据中心的施工进度不能耽误,特别是流感防疫措施一定要到位。"

"李主任,流感疫情防控仍然是当前重中之重,千万不能松懈。"

一连几天,李毅飞都在忙碌地安排着各项工作。

他不仅要确保工作的平稳交接,更要为阴铁的未来发展尽可能多地留下火种。

在最后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李毅飞看着在座的各位干部,深情地说:"在阴铁工作的这些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感谢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阴铁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李毅飞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我要离开了,但我的心永远和阴铁在一起。

希望大家在新市长的带领下,继续为阴铁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干部的眼眶都湿润了。

会议结束后,刘一昆主动找到李毅飞:"毅飞市长,晚上我设宴为你饯行。

虽然我们在工作上有过分歧,但我一直很佩服你的能力和魄力。"

李毅飞笑了笑:"多谢好意,但我还得整理交接材料,饯行就免了。"

他看得出来,刘一昆的邀请更多是出于礼节。

两人心照不宣地握手道别,都知道这一次分别后,再见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离开市政府时,李毅飞特意去各个办公室转了一圈,和共事多年的同事们一一告别。

大家都依依不舍,有的女同事甚至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市长,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等流感疫情过去了,记得回阴铁看看!"

"我们会想您的!"

此起彼伏的告别声,让李毅飞的心中充满感动。

回到家中,李毅飞开始收拾行李。

看着客厅里摆放的行李箱,李毅飞不禁感慨万千。

苏舒的视频打了过来,只见苏舒抱着孩子,眼泪汪汪的看着李毅飞,说道,非去不可吗?那边很严重。

"正因为严重,才更需要人去。"李毅飞握住妻子的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这个时候不能退缩。"

"那你要答应我,一定要做好防护。"苏舒红着眼圈说,"我和孩子等你平安回来。"

"放心吧。"李毅飞安慰道,"我在阴铁积累了这么多流感疫情防控经验,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第二天清晨,李毅飞准备出发。让他意外的是,市政府门前聚集了数百名前来送行的干部群众。

"李市长,一路顺风!"

"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谢谢您为阴铁做的一切!"

望着那一张张真诚的脸庞,李毅飞的眼眶湿润了。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坐进车里。

车辆缓缓启动,驶离了他奋斗多年的城市。

李毅飞透过后车窗,久久凝视着阴铁的街景,心中充满不舍与牵挂。

而此时,在市委大楼里,赵国强正站在窗前,目送着李毅飞的车队远去。

他的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喃喃自语:

"终于走了。阴铁,该回到正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