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铁市的五月,初夏的阳光已经开始展现威力。
市委大楼里,赵国强的心情却比窗外的天气还要燥热。
赵国强看着最新一期的政务简报,李毅飞主导的几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特别是那个被他视为“劳民伤财”的医疗卫生建设,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在加速。
“这个李毅飞,是真不把我放在眼里啊。”赵国强对心腹秘书冷哼,“省里都打过招呼了,他还这么一意孤行。”
秘书小心地汇报:“书记,李市长昨天又批了一笔防疫物资采购款,这次是呼吸机。财政局的王局长据理力争,还是没拦住。”
赵国强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很好。
他李毅飞不是喜欢独断专行吗,我就让他尝尝什么叫寸步难行。”
此时的市政府会议室里,气氛同样紧张。
李毅飞正在主持召开医疗卫生专项工作会议,但与会的各部门负责人个个面露难色。
“市长,不是我们不支持工作,”财政局长王建军率先发难,“实在是这笔呼吸机的采购太突然了。
一台呼吸机几十万,一次性采购五十台,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卫健委主任也委婉表示:“市长,我们理解您未雨绸缪的想法。
但是现在各医院现有的设备完全够用,突然增加这么多高端设备,会不会造成资源闲置?”
就连一向支持李毅飞的几位副市长也保持沉默,显然对这笔突如其来的大额支出心存疑虑。
李毅飞环视全场,平静地开口:“都说完了?”
李毅飞放下手中的笔,语气沉稳却带着力量:“我知道各位的顾虑。
但是请问,如果现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的ICU床位够吗?我们的呼吸机够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不够!”李毅飞自问自答,“远远不够!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补历史的欠账。医疗中心的建设周期至少要三年,但防疫物资的储备必须现在就做。”
李毅飞转向王建军:“王局长,钱的问题我知道你难。
这样,这笔采购款,我从市长备用金里先垫付一部分,剩下的你分三个月拨付。
如果最后证明这些设备用不上,责任我来承担。”
王建军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叹息:“市长,我不是不支持,是实在……”
“我知道。”李毅飞打断他,“所以这个恶人我来做。”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李毅飞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
“真是麻了。” 李毅飞在心里苦笑,“这感觉就像在玩一个超高难度的策略游戏,所有人都觉得你点错了科技树。”
想起今早秘书悄悄告诉自己,赵国强正在暗中联络其他常委,准备在下次常委会上对他的“铺张浪费”提出质询。
“老赵这是要给我上强度啊。” 李毅飞揉了揉太阳穴,“不过也好,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战略预判了。”
虽然压力山大,但李毅飞丝毫不慌。他早就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一周后,李毅飞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他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医疗卫生建设考察活动”。
考察的第一站是市人民医院的老旧传染病区。
斑驳的墙面、拥挤的病房、老旧的设备,让前来考察的领导们纷纷皱眉。
“这是我们市唯一的传染病区,”李毅飞指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氧气管道说,“建成已经二十多年了。
各位可以想象,如果真发生重大疫情,这里能承担多少救治任务?”
第二站是正在规划建设的医疗中心工地。
李毅飞亲自讲解设计理念:“这里规划了负压病房、独立的检验中心、现代化的ICU。
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最后一站,李毅飞带着众人参观了新建的防疫物资储备库。
看着仓库里码放整齐的口罩、防护服和刚刚到货的呼吸机,政协主席忍不住问:“李市长,储备这么多物资,是不是太超前了?”
李毅飞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超前?”他微微一笑,“各位知道吗,就在上周,国外某个城市因为一起小型聚集性疫情,口罩价格翻了五倍,防护服根本买不到。
如果我们现在不储备,等需要的时候,花十倍价钱都未必能买到。”
李毅飞环视众人,语气诚恳:“我知道很多人说我李毅飞在瞎折腾。
但我请问各位,是我们现在花点钱储备物资好,还是等传染疾病来了手足无措好?”
这番实地考察加推心置腹的谈话,效果立竿见影。
考察结束后,人大主任当即表示:“李市长的远见,我们服气。这笔钱,花得值!”
政协主席也表态:“我们政协全力支持市政府的工作,必要时候可以组织专题调研,为医疗卫生建设发声。”
消息传到赵国强耳朵里,他气得直接摔了杯子:“这个李毅飞,太会做戏了!”
但更让他头疼的还在后面。
李毅飞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市委常委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之前的各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
“李毅飞同志这个方案,是不是太激进了?”赵国强还想做最后抵抗,“全市各级医院都要改扩建发热门诊,这得花多少钱?”
李毅飞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书记,我算过一笔账。
现在投入这些钱,比将来真的出现传染病爆发时的损失要小得多。
而且,这部分投入还能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李毅飞展示了一份省里的最新文件:“巧的是,省里刚刚下发通知,明确支持各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有相应的资金补助。”
常委会上一片寂静。
谁都看得出来,李毅飞这是有备而来,连省里的政策风向都摸得一清二楚。
最终,方案顺利通过。
散会后,赵国强脸色铁青地第一个离开会场。
回到办公室,李毅飞终于松了口气。他站在那幅巨大的城市规划图前,目光落在医疗中心的位置上。
“这波节奏带得可以。” 李毅飞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先让大家实地感受,再用省里政策施压,完美。”
想到赵国强那张铁青的脸,李毅飞不禁好笑:
“老赵啊老赵,你以为自己是在第三层,其实我在五层等着你呢。”
不过李毅飞也清楚,赵国强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新的招数。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他嘴角微扬,“让我看看你还有什么花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老赵陪着逗逗乐子也不错”
时间来到19年11月份。
秘书小刘敲门进来:“市长,刚收到消息,鑫华科技的生产基地下个月就能投产了,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好!”李毅飞精神一振,“通知招商局,把这个好消息好好宣传一下。
让所有人都看看,来阴铁投资的企业,都能享受到'阴铁速度'。”
李毅飞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正在施工的医疗中心工地。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每一个扎实的进展,都在让他的布局变得更加稳固。
“医疗中心要加快进度,”他转身对小刘说,“我要在明年这个时候,看到主体结构封顶。”
“是,市长!”
看着小刘离去的背影,李毅飞深吸一口气。
医疗卫生建设,只是这一盘棋中的关键一步。
自己要做的,是在各方压力下,把这盘棋下活、下赢。
至于那些质疑和阻力?
“让子弹飞一会儿。” 李毅飞微微一笑,“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