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年代1959带全家做城里人 > 第1099章 我帮你们做一个
“你还有炮弹吗?”根喜问着那个孩子。

“有,我都留着呢,都没舍得吃。”那孩子搓了两把手上沾着的乌油泥,一掏兜,掏出了一小把黄豆,还往嘴里丢了一颗,嚼的咔咔响。

也不嫌沾了乌油泥。

黄豆应该是他家大人给他准备的干粮,这玩意儿炒熟了吃着挺香,就是容易放屁。

到他这儿成炮弹了,就是不知道一会儿打炮的时候,他会不会放屁配音。

根喜一见有炮弹,就把那根快干了的炮管拿过来,小心翼翼的往炮架子上按着。

刘根来算是明白那俩孩子搓的东西是干啥用的——沾炮管的长条。

等把炮管固定好了,本来还有点模样的大炮已经被糊的看不出模样了。

根喜跟他要了好几粒黄豆,一股脑都塞进了炮管,一直塞到不能塞了才停手。

只是,炮弹有了,怎么把炮弹打出去?

刘根来正琢磨着,根喜一掏兜,拿出了一个小鞭。

这玩意他哪儿来的?

哦,知道了,肯定是刘敏结婚的时候抢的,小哥俩离鞭炮最近,抢的最多。

这小子能留到现在,应该是遗传了李兰香的精打细算。

根喜把那个小鞭全塞进了炮管后头,原本塞进炮管里的黄豆被挤出老几粒,典型的顾头顾不腚。

塞好小鞭,根旺和那两个帮忙的孩子都巴巴的看着根喜,等着他发射炮弹,根喜明显有些犹豫,挠了挠脑袋,看向刘根来,“大哥,火柴能给我用一下吗?”

还挺会装蒜。

刘根来朝他屁股就是一脚,“我都听到火柴咣当的动静了,还给我装。”

“嘻嘻……我别跟咱妈说。”

根旺给自己找补着,摸了两下屁股,从兜里拿出一盒火柴。

没哪个大人会让孩子玩火,这盒火柴肯定是这小子偷的,刘根来这个大哥在这儿,他没敢往外拿。

刘根来没吱声,在根喜点着小鞭的时候,往后退了两步。

嘭的一声,炮管直接炸膛了,来了个天女散花,乌油泥被崩的到处都是。

那炮管根本就没干,就是最外面一层被风一吹,失了点水,颜色有点发白而已,哪儿经得起这么炸?

四个孩子躲的也挺远,倒是没被乌油泥溅一身,就是那个大炮都被炸毁了。

这特么就是科技小制作?

跟科技这俩字沾半点关系吗?

“哦,哦,成功了,炮弹都飞到那边去了。”那个贡献了黄豆的孩子又蹦又跳的欢呼着,还像模像样的指了指一个方向,就跟真看到了似的。

“炮管还没干,等干了就不会炸了。”根喜多少还要点脸,知道演砸了,但嘴还挺硬。

“泥管不行啊,要是有铁管就好了。”另一个小孩有点丧气。

“泥管干了一样用,这是乌油泥,干了可硬了。”根喜还在犟着。

“硬了也不如铁管。”

“那你去弄铁管。”

“弄就弄,”那小子一梗脖子,“村里上回打猎,有个土枪炸膛了,不能用了,我去把枪管偷……要过来。”

说着,这孩子还看刘根来一眼,明显是有点心虚。

刘根来还穿着公安制服呢!

当着公安的面儿还敢说偷东西,胆儿肥了。

刘根来朝他屁股就是一脚,“你要敢偷枪,我一枪把你崩了。”

这毛病可不能惯,一个村的孩子,谁见了都不会不管,他还成天守着根喜根旺,别把他俩给带坏了。

那孩子吓得立马不敢吱声了,根喜和那个贡献黄豆的孩子也都缩着脖子,一副做错事,等着挨训的样子。

这年头的小学生都这副德行,不管心里咋想的,挨训的时候都里立正。

刘根来琢磨了一下,“你们别捣鼓这些没用的东西了,不就是科技小制作吗?我帮你们做一个。”

“大哥,有我的吗?”根旺巴巴着两眼,一脸渴望的看着刘根来。

“算你们哥俩的。”

刘根来这个当大哥的当然不会厚此薄彼,至于小哥俩想带上谁,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嘻嘻……大哥你真好。”

根旺小嘴巴巴甜,根喜只在傻笑。

“你们咋都不上学?”刘根来看了看周围,村里的孩子几乎都在捡柴。

“老师吃不饱,没劲儿给我们上课,学校给我们放假了。”根喜这回嘴倒挺快。

吃不饱饭肯定是真的,没劲儿上课就恐怕未必了。刘根来又瞄了一眼导航地图,深山里漫山遍野都是蓝点,少说也有上千。

不光岭前村,周围那些村子的人都在进山打猎,学校的老师多半也在其中。

想分杯羹,就得出把力,老师也是一样。

可惜,人多势众跟能不能打到猎物没啥太大关系,这么多人一块儿闹哄哄的进山,早就把野兽吓的往更深的深山里跑了,他们多半会空手而归。

还好,自己明智,提前把野猪打好了,要是现在进山,走的路起码也要翻倍,肯定要在山里住一宿。

刘根来胡乱琢磨的时候,四个孩子已经玩儿上泥巴了。

他们一人一块泥巴,捏成类似烟灰缸的形状,往块平整的石头上使劲一扣,扣住的空气就会把底儿炸开,谁炸开的口儿大,谁就赢。

刘根来小时候也玩过这个游戏,看孩子们玩儿的起劲儿,心里有点痒痒,正想伸伸手,再一看,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咋了?

四个熊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往泥碗里吐着唾沫。

刘根来小时候也这么干,把唾沫抹匀了,尽可能的把底儿搓薄,底儿越薄,扣的时候,炸开的口子就越大。

自己的唾沫可以不嫌弃,别人的唾沫……还是算了吧。

“别往深山里走啊!”

刘根来叮嘱一句,带着些许遗憾,出山回村,去了会计室。

刘老头就在会计室,却没当吉祥物,而是正儿八经的端着大队长的架子,跟对面的一个年轻人说着什么。

刘根来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认识,宋干事。秋收的时候,就是他来的岭前村蹲点,还被以郑老担为首的村里几个头头好一通忽悠。

他这又是来干啥了?

“大孙子,你来的正好。”刘老头一见刘根来进门,就指着他,冲宋干事嚷嚷道:“我在我们村能不能说的了算,你问问我大孙子,我就是个摆设,啥都管不了,耽误生产这事儿,你找我没用,等五个生产队长都回来了,你直接跟他们说吧!”

宋干事因为打猎的事儿来的?

也对,这么多人都进山打猎了,农业生产谁管?公社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可只派宋干事一个小年轻过来,公社应该只是想应付一下。

既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社员饿死,又要应对上头的压力……

高有光这个公社书记也不好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