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 > 第508章 重返红旗大队
等江小满拿着东西进屋去,周逸尘才得了片刻的空闲。

他闭上眼睛,意识沉入脑海,调出了那个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天赋面板。

一行行淡蓝色的数据,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医术LV4(2287/4000)】

【八段锦LV10(558/1000)】

【八极拳LV3(626/3000)】

【教学LV9(615/900)】

【厨艺LV6(121/600)】

【农业LV1(460/1000)】

医术的熟练度已经过了一半。

周逸尘心里估摸着,这次下乡巡回医疗,接触的病人肯定少不了,估计等任务完成回来,就能升到五级了。

他心里清楚,单论医术,自己现在已经不比院里那几个主任差了。

甚至,他懂得更多,更全面。

不管是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推拿,还是西医的诊断治疗、外科手术,他都懂。

这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其他的几个技能,也都在稳步提升。

特别是八段锦,已经到了十级,再往上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这次下乡,肯定也少不了跟各村的干部和老乡打交道,教学技能说不定也能跟着涨一波。

周逸尘看着面板,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正想着,江小满从屋里出来了。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周逸尘睁开眼,笑了笑。

“没什么,在想明天的工作。”

他拉过江小满的手,把她揽进怀里。

“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第二天一早,县医院门口。

一辆解放牌卡车停在院子里,医疗队的七八个人都到齐了。

除了周逸尘,还有外科、妇科、儿科的医生,外加两个护士。

大家把医疗箱、药品、宣传手册都搬上车,互相打了声招呼,就算是认识了。

卡车突突突的发动起来,缓缓驶出县城,朝着乡下的方向开去。

医疗队的第一站,是红旗大队。

周逸尘坐在颠簸的车斗里,看着两边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心里有些感慨。

上次来红旗大队,还是去年流感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卫生院的一个小医生。

现在再来,他已经是县医院的正式医生,医疗队的骨干了。

真是物是人非。

卡车在红旗大队的晒谷场上停了下来。

车还没停稳,早就等在这儿的大队干部和村民们,就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医疗队来了!”

“县医院的医生来了!”

带头的是大队书记李志勇,还有一队队长李明和二队队长吴峰。

李志勇一眼就看到了从车上跳下来的周逸尘,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周医生!可把你们给盼来了!”

他快步走上来,紧紧握住周逸尘的手。

“上次流感的事,我们大队可都记着你的情呢!欢迎欢迎!”

村民们也都认出了周逸尘。

“是向阳大队的周医生!”

“我听说他现在在县医院上班,出息了!”

“周医生好!”

周逸尘笑着跟大伙儿打招呼。

“李书记,李队长,吴队长,大家好啊。”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眼神清澈,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正寒暄着,人群里挤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

正是红旗大队的赤脚医生,孙医生。

他一把拉住周逸尘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眼睛里满是感慨。

“逸尘啊!”

“我听说这次医疗队是你带队,我就知道,你这小子肯定错不了!”

孙医生拍了拍他的胳膊,由衷地说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周逸尘连忙谦虚地回道。

“孙大夫,您可别这么说,我就是个小年轻,还得跟您多学习呢。”

简单几句对话,却让周围的村民们,对周逸尘的看法又高了几分。

你看人家县医院的医生,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对他们大队的孙医生这么客气。

这人,能处!

客套话说完,就得干正事了。

李志勇和大队干部们很有经验,早就把大队部里间那间最大的屋子给腾了出来。

屋子中间,并排摆了两张长条桌,几条长凳。

一张桌子给周逸尘他们内科和儿科用,另一张给外科用,就算是临时的诊室了。

医疗队的其他同事还有些拘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周逸尘却像是回了家一样,熟门熟路。

他把自己的帆布挎包往桌子上一放,拿出听诊器、血压计,整整齐齐地摆好。

“大伙儿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他声音不大,但很稳,一下子就让原本有些嘈杂的场面安静了下来。

这感觉,熟悉又亲切。

就好像他又回到了当初在向阳大队当卫生员的时候。

一个老大娘拄着拐杖,第一个凑了上来。

“周医生,你可来了。”

她一屁股坐在周逸尘对面的长凳上,愁眉苦脸地指了指自己的腿。

“我这老寒腿,一到天冷就疼得钻心,晚上觉都睡不好。”

周逸尘点了点头,一边拿出纸笔准备记录,一边温和地问。

“疼多久了?”

“好几年了!”

“我帮您看看。”

周逸尘站起身,走到老大娘身边,蹲下身子,轻轻按了按她的膝盖和腿上的几个位置。

“是这里疼得厉害吗?”

“对对对,就是这儿!”

周逸尘心里有了数。

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农村常见病。

他没有直接开药,而是先给了老大娘一些实用的建议。

“大娘,您这腿,得注意保暖,不能着凉水。”

“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水里可以放点姜片。”

“我再给您开点止疼药,疼得受不了的时候吃一片,但不能多吃。”

老大娘听得连连点头。

这些话,比直接塞给她一包药片,听着让人心里踏实多了。

跟着周逸尘一起来的那个外科医生,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看着周逸尘这熟练的样子,眼神里有些佩服。

这跟乡下人打交道的本事,可不是在医院里能学到的。

送走了老大娘,紧接着又来了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

孩子三四岁,流着清鼻涕,蔫头耷脑的。

“周医生,俺家娃这两天不爱吃饭,还拉肚子。”

周逸尘拿过桌上的一个干净木勺,压住孩子的舌头看了看嗓子,又摸了摸额头。

不烧。

他又问了几个问题。

“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家里井里的水,烧开了再喝吗?”

年轻媳妇被问得有点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有时候渴急了,就直接舀着喝了……”

周逸尘明白了。

这是典型的肠胃炎,加上有点着凉。

他开了点治腹泻的药,然后拿出一包糖块一样的东西,递给那个媳妇。

“这是打虫子的药,叫宝塔糖,甜的。”

“等他肚子不拉了,给他吃两块。”

他又看着那个媳妇,很认真地嘱咐了一句。

“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水不能喝,这不光是为了孩子,大人也一样。”

这话说得简单直白,谁都听得懂。

那媳妇红着脸,一个劲儿地点头。

“知道了,周医生,我们以后一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