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9书屋 > 都市小说 >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像是存稿
没有推辞,也没有伴奏。

余惟只是清了清嗓子,便轻声开了口,简单起了个头,他惊讶的发现,居然不难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有些好听,他的声音干净透亮,像山涧清泉流过光滑的鹅卵石。

虽是清唱,却自带一种节奏和韵律,每个字都咬得清晰而真切。

道爷我成了!

虽说这首《歌声与微笑》非常简单,但余惟这次并没有用外挂,只是随口唱唱。

量变产生的质变。

只会做麻婆豆腐的人终于产生了肌肉记忆,虽然刀功依旧青涩,但做家常菜已然足够。

这只是个开始,但却让余惟异常兴奋,毕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功,意义非凡。

太难的暂时还得练,但简单好唱的不在话下。

还真是随口唱唱……

在众人看来,余惟这两句确实挺简单,至少跟他那些热门歌曲大相径庭,风格看起来更像是儿歌。

但简单不意味着平淡,歌里的“歌”与“微笑”比起本身的寓意,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细品很有意思。

最让他们意外的,还是这首歌无比应景,从各种意义上都是。

哪怕不谈歌曲内容,光是儿歌这一题材,都合适的像是在提这一刻量身定做。

虽说节目正在录制,但余惟真正要唱歌的对象并不是观众,而是面前的孩子们。

给小朋友唱歌,什么词曲内核艺术,说实话都不怎么重要,孩子们不懂,也不会去想那么多。

很多所谓的小学生神曲,其实他们也就听个响,真正适合他们的,还得是儿歌。

形式上无比契合就罢了,更难得的是,余惟这歌甚至连内容都和现状遥相呼应。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光是这一句,完美适配音乐课的主题,甚至和还有所延伸。

池乐萦让余惟给音乐课做总结其实就是打个官腔,她也没想到这家伙真能用一首歌做总结啊……

唱歌换得孩子们的微笑只是最浅层的表达,把歌带回家,本身就代表着传承。

一方面点出了音乐课的教学意义,另一方面,歌声与微笑也让最后的唱歌环节有了更高级的出发点。

分享歌声和微笑,这是可以跨越年龄和文化的共同语言。

池乐萦感觉自己口头做总结都不一定能这么全面,没想到余惟靠两句歌就写出来了。

她又是布局又是谋划的,其实还真没余惟最后这几句歌来的有用,这才是真正的画龙点睛。

如果不是教室人多,她甚至想长长叹一口气,自己无论怎么机关算尽,在真正的实力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

有点被打击到的同时,池乐萦不由得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余惟这歌,真是随口唱唱嘛?

很多人都说他是存稿多,手上应该还藏了不少歌,这池乐萦是信的,毕竟他创作周期挺短,不可能每次都是现写。

光是他那些成堆的废稿,都够养活一批音乐人,“失败之作”都那么多,说明余惟手上确实有不少存货。

但这一次,不像是存稿。

儿歌题材很少有人涉猎,更别提风格正好还跟歌声有关了,儿歌加音乐课,这怎么可能是存货?

难不成余惟以前就押题自己未来会回小学上音乐课,所以才提前写了这首歌?那太扯了。

说做总结,他真做总结,只有一种可能,这首简单的歌并不是余惟的存货,而是他刚才现写的。

其他几人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余惟以前那些歌说是存货不无可能,毕竟题材比较宽。

但刚才这首,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太适配了,别说提前了,昨天他都不知道这期节目拍什么。

所以,他这是当堂即兴写了首新歌出来?

课间的楼道很快变得嘈杂起来,但余惟的歌声似乎能穿透墙壁,在走廊里隐约回响。

众人逐渐回过味来,听到副歌以后,他们又发现了些新东西,余惟今天唱法跟以前不太一样。

听着都很好听,但今天他唱的格外认真,声音似乎有些略微的紧张……

破案了,就是即兴创作,毕竟是才想出来的歌,不怎么熟练很正常,这才对嘛。

这首歌虽然简单,但当场写出来实属不易,简单不意味着低创,质朴的语言才能勾勒出童真与友爱,这很符合小朋友的语言习惯。

别看儿歌简单,从创作角度,写一首儿歌其实要比写流行歌更难,毕竟流行音乐有不少公式。

即兴创作更是如此,但余惟这首歌完成度很高,其创作能力可见一斑。

其他人疯狂头脑风暴,但班上的同学只是在单纯的听歌,他们不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首歌很好懂,他们很快就理解了余惟的意思,那还说啥呢,你唱歌我们微笑不就完了?

一曲终了,教室里直接响起真诚而热烈的掌声,小朋友不搞那些有的没的,什么震撼茫然沉默泪目的,先鼓掌再说。

这节课到此才算真正结束,几人刚出教室池乐萦就主动迎了上来,问他这首歌叫什么。

“《歌声与微笑》,怎么了?”

池乐萦不语,只是打开还是查找关键词,这首歌,还没在余惟的里出现过……

众所周知,余惟在表演之前,喜欢把作品在里提前公布出来,但这次不是。

《歌声与微笑》这歌他都没往里写过,显然不是存货,看来是即兴创作无疑。

那肯定没在里出现过啊,余惟今天就想试试能不能不兑换直接唱,没走外挂渠道,所以才有了这首歌。

“本来想听点存货的,没想到你直接现写,牛的。”

节目组工作人员别提多开心了,光是这一段播出去,节目热度都得涨一截。

“嗯?”

余惟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误会了,文娱经典即兴创作是吧,别人不懂他还不懂吗,他都写过类似剧情。

他们敢说余惟都不敢认啊,即兴创作哪有那么容易,万一大家真信了以后天天让他即兴,他不得爆炸?

音乐课散场后,第一天的节目录制也随之结束,余惟还有十来本作文没改完,索性带回家继续批阅。

真正的小学老师可比他忙多了,还要写教案备课,不过他们就体验两天,这些工作肯定还得专业的来。

值得一提,余惟暂时还没想好这期节目唱什么歌。

《歌声与微笑》算是牛刀小试,音乐课唱唱还可以,但在节目的最终舞台似乎不怎么合适。

他一边选歌一边改作文,很快就想到一首合适的,不过今天的已经更新完,明天再写出来兑换也不迟。

没有什么比它更适合小学生了……

“怎么还有推荐我文娱的?”

45个同学的作文,其中有五个推荐了《恶意》,这个余惟倒是能接受,但推荐他文娱的就有点离谱了。

他要是真语文老师,老实说这得叫家长,小小年纪看点啥不好,吃史?

自己吃就算了,还要写进作文里推荐是吧。

[B+,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了。]

……

直到第二天投票结果出来,佟予鹿打赢AI的结果才成了不争的事实。

你,过关!

不过正如余惟所猜测的那样,她并没有直接选歌,而是发了条微博说打算攒攒奖池,以后再选。

规则上只说打赢AI就能从曲库选歌,但也没说什么时候选,对于她来说现在选没好处,不如等等。

别说,她这个想法还真有说法,因为很多重量级的歌曲余惟还没写进去,等到后面说不定能蹲到更好的。

池乐萦对此的评价是,有点心机但不多,如果是她,她就假装选《桃花诺》钓鱼,吃一波热度。

最后再用“难言之隐”的口吻不做选择,让剧方和外界开始阴谋论,再吃第二波热度。

粉丝联想到团队解散肯定会找公司闹,借舆论卖惨吃第三波热度,促成解约。

“你是懂的。”

余惟听完对她的想法表示认可,不过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这种拉扯一般人玩不来,很容易把自己玩进去,还不如跟佟予鹿一样装傻充愣。

音乐课一周只有一节,趁池乐萦闲着没事,余惟索性简单提了一下《少年》的改编。

这首歌的上限就是因为改编版格局大,比起单纯的火,它的上限还要高出一层。

池乐萦也没想到歌还能这么改,也不知道余惟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不过看来她确实有眼光。

抽到隐藏款了啊……